上海自贸区升级背景下苏沪城际空间结构演化
2018-10-24田国杰
田国杰
(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上海自贸区升级背景下苏沪城际空间结构演化
田国杰
(苏州大学 东吴商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摘 要]分析上海自贸区升级背景下苏州与上海间的经济联系,运用城市群空间关联方法对苏沪间产业关联和城市功能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向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辐射作用模式多元化;上海总部经济进一步强化,与其他城市空间结构也预期变动。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为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建设提供了新契机。苏州应抓住新机遇,提高投资与贸易便利化程度,强化苏沪双核城市模式和苏沪间产业链关联程度。
[关键词]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港区;城际空间结构;经济辐射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326 (2018) 03-0033-05
DOI:10.13669/j.cnki.33-1276/z.2018.048
[收稿日期]2018-06-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73187);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2014SJB53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GH03015-00030)
[作者简介]
Evolution of Inter-city Spatial Structure between Suzhou and Shanghai against the Upgrading of China (Shanghai) PFTZ
TIAN Guojie
(Dongwu Business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econo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zhou and Shanghai on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and upgrading China (Shanghai) PFTZ, spatial-correlation-mode was applied to study industrialassociation and urban func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study shows the diversi fi cation of Shanghai’s radiation effect o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central economy position is strengthened with potential shift of inter-city spatial structures. Shanghai Free Port Zone offers Suzhou a new opportunity to enhance the dual-core-city mode and industrial chain connection by improving investment and trade facilitation.
Key words: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Free Port Zone; Inter-city spatial structure; Economic radiation effect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1],表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背景下我国加大改革开放的决心。而此前的2017年3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23号)明确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2]。将对标新加坡、香港等自由港,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区,意味着已建设五年的上海自贸区会进一步升级,未来涉及范围更广、“自由”空间更大。上海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是在上海自贸区建设基础上以自由港为最终目标,依旧处于先行先试地位[3]。由于上海已率先实现了“三步走”,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自由港功能和制度,建成人员、货物不受海关限制,物流活动便利的自由港条件已基本成熟。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努力本来就是增长新动力,上海自贸区升级为域内中外资企业提供了巨大贸易与投资便利,为长三角城市群发展增添新变数。但在过去五年,苏州从上海自贸区建设中获取的溢
出效应并不高,高新产业更多转移到南通等地。鉴于上海港口与长三角腹地城市间已形成综合性功能网络,上海自贸区升级会使上海以更开放的贸易环境、更优惠的税收政策、高市场化运作效率、更具有竞争力资金价格,通过贸易、航运、制造业、金融等产业一体化联动,对长三角及全国经济增长带动效应。苏州毗邻上海,有良好投资环境,未来工作重点应放在巩固和优化投资环境、促进苏州对外贸易发展模式转型上,通过健全可获得性、可预见性和稳定性的制度机制,提高与市场机制相匹配的经济制度环境
[4]
。
一、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辐射作用的模式
1.上海与周边城市经济地理关联
上海一直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龙头,在近现代经济发展中作用重大。上海自贸区升级会进一步增强上海在长三角地区“增长极”的作用,跨国公司总部、金融企业、航运公司及创新型企业会进一步在上海集聚发展,强化上海经济活动中心地位,使其在更大便利基础上产生更强吸引和辐射作用,推动其他行业进步和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根据长三角地区各城市离上海的距离层级划分,只有苏州和嘉兴在100km直线距离内,无锡、南通、湖州、宁波则在100~150km范围内,距离上海越近,人员流动、物流运输的成本就越低,便利性也越强。在上海自贸区建设过去五年中,政府治理、海关监管、投融资限制管理等政策措施不断在长三角地区各地被复制推广,江苏已基本实现无纸化报关报检。
2.上海发挥辐射作用的“雁型”模式
在上海自贸区升级与上海极化作用增强背景下,上海自贸区建设升级产生的管理政策创新、入驻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制造业外移、资本流动,如果沿着“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这一轴线以“雁型”模式对外发挥辐射作用(见图1),对苏州未来经济发展最为有利。就苏沪间的经济关系看,上海高端生产者服务业优势与苏州国际制造业优势形成的功能分工存在互补性共生关系,可使上海发展服务业、苏州发展国际制造业的格局稳定发展,便于跨国公司投资与经营,也能使苏州的制造业产生更大的聚集效应。有研究表明,苏州与上海间的城市联系指向度为37.5%,超过了无锡、常州及6县市城市联系指向度,苏州在长三角中心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指数高达19.5,远高于上海与长三角其它所有城市的经济联系程度[5]。一方面,上海自贸区建设已使上海地价猛涨,上海自贸区内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会不断上涨;另一方面,上海自贸区现在和未来政策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运营的税收成本、商务成本,两方面的消长有利于苏沪间进一步共生与合作。
图1 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辐射作用的“雁型”模式
3.上海发挥辐射作用的“半扇型”模式
上海自贸区建设升级,在商务成本、税收成本降低的同时,与制造业关联紧密的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会继续上升。南通、扬州、泰州等苏中、苏北城市在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能源成本方面与上海差距更大,比较优势更明显。自上海自贸区建设以来,南通高新产业发展迅猛。从经济逻辑和实证结果看,上海制造业由“通—扬—泰”一线转移或向苏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也有可能继续延续。在上海极化作用增强条件下,上海自贸区建设升级产生的政策制度创新、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如果以“半扇型”模式对外发挥辐射作用(见图2),对江苏总体未来经济发展最为有利。有研究表明,上海自贸区建设后的2016年,南通、泰州、苏州、扬州、常州高新产业增长分别为1 024.442亿元、781.993亿元、507.998亿元、487.776亿元、478.162亿元[6]。通过偏离-份额分析法剔除江苏整体制造业发展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区位优势的总偏离分量在南通、扬州、泰州、苏州、常州分别为709.047亿元、277.513亿元、545.842亿元、-220.065亿元、218.709亿元,南通为代表的“通—扬—泰”远高于其他地区,说明上海自贸区建设强化了“通—扬—泰”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条件[7]。而苏州已丧失继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
图2 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辐射作用的“半扇型”模式
4.上海发挥辐射作用的“扇型”模式
由于南京、杭州两个二级城市在长三角地区的存在,加上苏州相对远离经济发展腹地,长三角地区完全按照苏沪双核城市发展模式来发展并不现实。根据引力模型,两个城市间经济往来和相互作用大小与它们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成反比,也就是说,两个城市间的规模与经济产出越大,其相互作用强度就越大,联系就越密切。因此,南京和杭州可凭借其更大经济体量和城市容量的地位,吸收更多来自上海自贸区建设升级的辐射作用。就文化而言,浙江嘉兴与上海、苏州一样也都属于吴语语系苏沪嘉语言片区。上海自贸区建设产生的政策制度创新、技术溢出、产业转移,如果以“扇型”模式对外发挥辐射作用(见图3),对苏浙沪总体未来经济发展最为有利。
图3 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发挥辐射作用的“扇型”模式
二、上海总部经济格局的变迁
1.上海具备总部经济的区位条件
地区总部是由跨国公司总体发展战略变化导致的组织结构变迁前提下产生的,上海和北京一直是跨国公司总部聚集的两大城市。跨国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更多是出于政治因素;而将跨国公司总部设在上海,更多是出于经济因素。上海作为金融中心和商务中心,有较高市场化程度和良好产业配套环境,可大大降低总部活动交易成本并提供溢出效应;周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基础较好、产业聚集较高、对外贸易较为便利化、生产要素充足,可大大减少生产要素成本;上海与周边城市便捷的交通网络,可大大减少跨国公司总部与生产基地间联络的行政协调成本。上海是跨国公司总部所在绝佳场所,不仅可实现制造基地有机分离,还可通过供应商网络整合当地资源,构建完整、高效的价值链体系。服务业FDI倾向于选择接近顾客的地方从事经营活动,上海技术发达,交通和通信设施比较先进,居民有相对高的社会经济地位,且适应西方服务习惯,更能吸引服务业的投资。早在上海自贸区设立之前,不仅以研发、营销、金融等生产服务业为主要职能的跨国公司总部大量聚集于上海,江苏、浙江很多本土知名企业也在上海设立总部,也有本土大型企业在当地与上海间形成双总部格局。
2.上海自贸区建设与升级强化上海总部经济效应
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标香港、新加坡,建设开放度最高的自由贸易港区,在未来完全实现货物人员自由往来,可开展离岸贸易和离岸金融。这将进一步增强上海总部经济竞争优势,获取资金与技术、从事商业研发活动和跨境往来都将更加便利。跨国公司总部职能如结算中心、财务中心、采购中心、物流中心落户上海,无疑会强化上海总部经济效应。从当前公布的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看,政府会鼓励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建立完善的相关配套机制;积极研究完善适应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税收政策;从相关政策和已入驻上海自贸区的中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看,更有利于企业进行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便于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3.苏州从上海自贸区建设中获取溢出效应
跨国公司和大企业总部聚集上海更多是出于税收优惠,并希望上海总部借助金融等生产者服务业便利,更多承担起研发、营销、财务管理等业务职能。制造业企业生产职能则更倾向于转移到外地,因为适合规模生产并对成本敏感的生产部门,倾向于往外围地区扩散以获取最低生产区位成本。上海生产经营所需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明显高于苏州,其中劳动力成本、土地使用成本是苏州的数倍,工业用水、用电、燃气价格也高于苏州。自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制造业转移发生分化,劳动力密集的普通制造业更多转移到南通等地;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程度更高的新兴行业在苏州发展良好,占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逐步趋近50%。2015年、2016年苏州新兴产业产值分别为14870.31亿元、15 265.25亿元,同比增长率均为2.2%;2017年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为16 229.33亿元,增长率达8.9%[7]。2018年1—5月,苏州市实际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增长20.7%,提高13.3个百分点,呈现稳中向好迹象[8]。自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苏州全要素生产力提升较快,获得较大技术溢出效应,逐步由要素驱动经济增长阶段过渡到创新驱动经济增长阶段。
三、苏沪产业链的整合
1.上海自贸区升级推动跨国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生产链布局重构
长三角地区对于在华投资经营国外跨国公司具有突出地位,该地区大量国外跨国公司分支机构、外资背景的公司、与国外跨国公司关系紧密的代工企业是国外跨国公司国际价值链(GVC)的重要环节。上海自贸区建立与升级将优化长三角区域区位优势,这种区位优势变化在将来会逐步降低跨国公司在此区域内的投资经营成本,激励跨国公司有针对性地调整国际经营战略。苏州市外资背景企业较多,与上海经济联系最为紧密,更需要推进贸易与投资便利化,从生产链环节对接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在建设上海自由贸易港区条件下,国际跨国公司可在上海开展离岸业务,以更低商务运营成本控制全球一体化生产,通过调整外包与FDI、寻找战略联盟伙伴等方式重构国际价值链布局。一方面,国外跨国公司可调整国际一体化战略,通过增加投资或转移投资调整在该地区分支机构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国外跨国公司还可调整国际外包经营战略,对中间产品和零部件在国际市场寻找企业进行外包,再通过国际贸易方式进口到其本国。
2.上海自贸区升级迫使本土企业在长三角地区进行产业迁移
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而言,长三角地区是衔接我国中西部经济腹地的重要经济区域。以苏州为代表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外资企业加工再出口为主,凭借低廉要素成本和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优势,在优良基础设施支持下,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分工体系,外贸依存度较高,属于外源型经济增长模式。但随着要素成本不断上涨、环境承载能力下降,以及亚太经济圈内更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经济体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过度依赖外资进行发展的模式会受到冲击。在来自世界经济环境的外部冲击和上海自贸区建设对区域经济不断产生影响的背景下,本土企业经营环境将不断变化。生产效率不同的本土企业,进行一般贸易、到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为国外跨国公司进行代工、立足国内市场进行生产经营都是可能的经营战略。自上海自贸区设立以来,长三角地区各地生产成本对比发生变动,本土企业也在不断调整生产区位。
3.上海自贸区升级背景下苏州融入全球价值链方式面临变革压力
上海自贸区升级形成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可实现资金自由流动,资本市场有效利用可加快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强化该地区的竞争效应,产业链条也会向中西部经济腹地延伸。上海自贸区升级在未来会进一步与国际市场对接,并强化其国际都市地位,服务能力也会进一步强化,这有利于国内企业塑造自有企业品牌;资本、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和获取的便利性,大大降低本土企业产品创新和技术地方化的成本,有利于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苏州未来产业发展应充分用好上海自由贸易港区的条件。一方面利用上海自贸区升级形成的技术溢出、人员资本流动便利,实现苏州产业升级,提升国际制造业竞争力;另一方面借助上海自由贸易港区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以较低阻力进入国际市场。上海自贸区升级的同时,苏州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是: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和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并存;较好的借鉴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与区域发展定位模糊并存。利用上海自贸区升级产生的技术溢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是苏州未来发展导向。在长三角产业链整合关系中,苏州对内可承接下一步上海自贸区升级下的产业转移,拓展产业链发展空间。上海自贸区升级和苏沪城际关联紧密的外部优势,也有利于苏州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由扩大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向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与水平转移。
四、上海自贸区开放背景下苏州的应对之策
1.因势利导,出台更为开放的区域与产业政策
积极利用上海自贸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政策红利,使国际先进技术溢出、资本市场便利、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外贸活动便捷,更大惠及苏州经济发展;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法制水平,提供良好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环境,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充分利用好上海自由贸易港区,以较低阻力融入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苏州进入新常态之后并未获得国家战略垂青,上海自贸区建设、“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规划”、中国制造计划都不是以苏州为重点,但可发掘培育类似早先的苏州工业园区新项目,使之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内容之一,是提升苏州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在机会。苏州已较好学习借鉴了上海自贸区建设经验,应争取自由贸易港区相关政策在苏州落地。
2.突出苏州旅游与宜居城市特色,实现与上海的错位发展
苏州拥有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苏州园林群、周庄古镇、同里古镇等人文自然景区,与上海现代国际都市形成差异发展模式,在城市发展人文层面区别于上海。苏州各阶段教育发展较为齐全,交通相对流畅便捷,生活居住成本相对较低,工业园区等现代化水平与上海基本无差异。苏州未来应进一步提高通信、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便利化与智能化程度,缩短与上海的通勤距离,对接上海及长三角互联网金融服务网络,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平台;打造适合缓解现代大都市快节奏的旅游度假、疗养居住的城市生活休闲区域,形成一定规模国际社区聚集地带,针对外籍人士提供运动休闲、医疗、教育等配套设施。苏州从不同层面吸收来自上海的旅游居住、员工安置等生活消费溢出,以及物流仓储、职业培训、会议商展等生产消费溢出。
3.加强苏沪间城市产业关联
在经济新常态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推动苏沪间形成产业链融合,强化“上海—服务基地,苏州—生产基地”双核城市发展模式,实现优势互补。建立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网络化协作平台和特色产业联盟,逐步完善苏沪间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产业生态系统;打破市场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消除由于行政区划导致的要素流动体制性障碍,加快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市场。苏州应把握上海自贸区建设升级契机,充分利用其生产性服务业、金融服务业、物流服务业提升苏州制造业工艺水准、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制造环节附加值并争取向全球产业链两端延伸,使苏州制造业企业在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间进行自由切换,避免对外资和加工贸易过度依存。
4.多维度对接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发展
(1)加快苏沪轻轨与苏沪城际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并尽量向浦东延伸或直通上海自由贸易港区,使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苏州出口加工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更快更便捷地通往上海,尤其是自由贸易港区所在的浦东地区,减少苏沪间往来交通阻力。
(2)做好人员、资金、货物经由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出入境技术准备,与上海就港口、供水等基础设施方面建立共享机制,利用长江“黄金水道”航运价值和上海自由贸易港区建设背景下的国际航运服务环境,对接航运软硬件机制,消除苏州出口物流瓶颈。
(3)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升级的便利,实现全球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与苏州实体经济相融合,使苏沪间生产要素市场有效对接,吸引优质资本、先进技术、高素质人才继续流向苏州,助力苏州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吴赣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