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对一带教与排班制带教对护理实习生的教学效果观察

2018-10-24邹蓉蓉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呼吸科操作技能实习生

邹蓉蓉

(南京市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呼吸科常见疾病类型包括呼吸衰竭、慢阻肺、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病程较长,病情变化较大,对临床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较高,护理实习生进入呼吸科后,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期内,需接受系统化的教学,带教老师需指导实习生学习呼吸科常见疾病、护理专业操作技能等,临床带教存在难度,且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可能造成一定影响[1-2]。现选择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82名实习生,分析不同带教方法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12月在我院呼吸科实习的实习生41名作为观察组,实施一对一带教方法,其中,男4名、女37名,年龄19~22岁,平均(21.0±0.2)岁,学历水平:大专27名、本科14名。选取2016年1月~5月呼吸科实习的实习生41名作为对照组,实施排班制带教方法,其中,男3名,女38名,年龄19~22岁,平均(21.2±0.3)岁,学历水平:大专28名、本科13名。

1.2 方法

观察组护理实习生接受一对一带教模式,实习生进入科室后,由护士长负责安排带教老师,采用一对一教学模式,即为入科至出科均由同一位带教老师负责教学与指导,入科后制定带教计划,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常见呼吸科疾病知识,如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知识、呼吸机使用方法、性能、常用雾化药物等知识。带教老师在日常工作期间,以具有典型意义的病例为实习生讲解,鼓励实习生提问,指导实习生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工作,根据实习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下班后带领实习生进行技能训练[3]。

对照组实习生接受排班制带教方法,即由护士长为实习生合理安排班次,由每个班次的值班护士负责教学工作,进行培训。

1.3 观察指标

评估实习生出科考核结果,包括理论考试及操作技能考核,满分均为100分,评分标准:80分及格;81~90分为较好;>90分为优秀[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评估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99,t=35.593,P=0.000),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结果(±s,分)

表1 比较两组实习生出科考试结果(±s,分)

组别 n 理论考试 操作技能观察组 41 91.25±1.22 93.41±1.02对照组 41 82.34±1.05 85.56±1.24 t 35.444 31.305 P 0.000 0.000

2.2 评估满意度

观察组实习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04,P=0.006),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满意度[n(%)]

3 讨 论

护理专业学生接受学校2年理论知识教学后,需进入临床完成为期8~12个月的实习,此阶段实习生轮转于医院各大科室,需学习不同科室收治疾病类型、病情变化及用药治疗、专科护理技能等,而临床带教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实习生出科考试结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分析原因与排班制带教方法可帮助实习生快速融入科室环境,但因实习生班次不同,实习期间接受多位不同带教老师教学,因教学方法的不同导致实习生接受知识程度不同,实习生处于被动接受疾病知识的局面,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缺乏责任心,教学内容混乱、重复性较高,带教老师缺乏工作热情,导致对照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一般,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较低[5-6]。而一对一带教模式指实习生入科至出科均接受同一位老师教学,增加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联系,有利于带教老师及时掌握实习生对教学内容了解程度,每日护理工作期间,及时给予实习生指导,积极纠正错误行为,按照教学计划逐步完成教学,提高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与满意度。

综上所述,呼吸科护理专业实习生接受一对一带教方式,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评价较高,且出科考核成绩优秀。

猜你喜欢

呼吸科操作技能实习生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关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省级测试的思考——以高中生物学为例
风雨中逆行的抗“疫”巾帼战士——记呼吸科副主任张磊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呼吸科医生应当为降低人口全因病死率做出更大的贡献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PDCA循环在护生中医操作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操作技能形成的心理学解析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