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18-10-24徐莹萤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抢救室风险意识危重

陈 萌,徐莹萤*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

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我国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对于危重老年,需要将其安置在急诊室观察。但由于危重老人病情相对严重和不稳定等特点,加上心理焦虑,缺乏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会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影响,容易增加护理风险[1]。本研究分析了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3月-2018年4月90例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护理风险管理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67.21±2.66)岁。对照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62-75岁,平均(67.26±2.61)岁。两组一般资料相似。

1.2 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1)为患者开展氧疗。及时给予吸氧,可缓解呼吸困难,稳定病情。(2)心理护理。引导患者正确认识危重病,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缓解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3)做好护理人员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加强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强其法律、风险意识,降低护理风险。(4)严格检查基础医疗设备。为了促进患者护理水平的提高,急诊抢救室需要及时更换器械,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医疗设备性能良好[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0-100分,得分越高则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越高);护理前后患者不良情绪评分;护患纠纷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统计,计量资料施行t检验,计数资料开展x2检验,P<0.05显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相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45(100.00)

高于对照组36(80.00),P<0.05。

2.2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相比较

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护理风险管理组不良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相比较(±s)

表1 护理前后不良情绪评分相比较(±s)

组别 例数 时期 焦虑情绪评分 抑郁情绪评分护理风险管理组 45 护理前 58.32±0.25 59.31±0.26护理后 24.24±0.32 31.71±0.15对照组 45 护理前 58.39±0.21 59.25±0.21护理后 45.25±0.69 42.21±0.23

2.3 两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相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96.66±1.44分、96.24±3.21分优于对照组85.13±2.17分、82.78±3.13分,P<0.05。

2.4 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相比较

护理风险管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2(4.44)低于对照组9(20.00),P<0.05。

3 讨 论

急诊室老年留观患者由于年龄和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护理风险。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为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将风险管理护理用于患者的护理中[3]。为了降低医疗风险,医院制定了相应的对策。通过氧疗,可维持患者有效呼吸和生命体征稳定。通过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此外,医院定期对急救室医护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以此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本研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护理风险管理组应用护理风险干预。结果显示,护理风险管理组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管理组护理人员风险意识、风险处理能力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不良情绪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护理风险管理组不良情绪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风险管理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干预在急诊抢救室留观老年危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减少护患纠纷,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和风险处理能力,提高满意度。

猜你喜欢

抢救室风险意识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监管能力 为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限制抢救室人流量对急诊医疗质量的影响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室创伤患者疼痛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
我爱瑞金之温情抢救室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急诊抢救室封闭式管理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