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的应用

2018-10-24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护患病毒性人性化

胡 迪

(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100)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导致其免疫功能发育不全及呼吸道防御机制较弱,极易受到各种病毒侵袭,且在临床治疗和护理中,操作难度较高,也易发生各类护患纠纷[1]。人性化护理是指在以患者为中心,注重人性要素,通过采取系列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的一种护理模式[2]。本研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护理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影像学及实验室菌株等检查确诊为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3];②临床表现为肺部鸣音、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③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6.28±2.25岁;对照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3~13岁,平均年龄6.35±2.62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人文气氛:保持病房整洁、安静,室温及湿度合宜,在墙上添加各种卡通图案,背景色为儿童喜欢的暖色系,同时在条件允许下开放活动室,并备几种小玩具及图书,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1.2.2 心理护理:充分尊重每个家庭的不同背景习惯,护理人员及时耐心详细与家属沟通,消除家长不良情绪,提高其信心,并对易哭闹的患儿给予安抚,增强其安全感。

1.2.3 呼吸道护理:定时对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拍背排痰,感染严重者采用低负压吸痰方法,排痰操作每次时间不能超过15s,动作保持轻柔,避免损伤患儿的呼吸道粘膜。如未一次性清理干净,中间休息3分钟,继续操作,直到痰液吸净。

1.2.4 发烧护理:当患儿体温38.5℃以下时,采用物理降温,多饮水,头部使用退热贴,温水擦拭四肢。当体温超过38.5℃时,按照医嘱给予服用降温药物,护理人员半小时对患儿检测一次体温,以后每隔1个小时对患儿进行体温检测,直到体温恢复正常。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咳嗽、发热、肺部啰音、鼻喉有痰等消失时间情况。比较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从用药方面、遵守医护人员的治疗方案、服从护理人员的指导及遵守儿科病房四个方面进行依从性评分:①完全依从:评分≥11分:②部分依从:2分≤评分≤10分;③不依从:评分≤1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通过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分。①非常满意:评分≥9分;②一般满意:6分≤评分<9分;③不满意:评分<6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情况比较

观察组各种临床状态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状态消失情况(d)

2.2 两组依从性、护患纠纷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依从率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依从性、护患纠纷及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每年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反复发作次数可高达6~7次,严重时可诱发重症肺炎,对其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4]。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由于病原体侵袭鼻、咽、喉及扁桃体所引起的炎症[5]。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对儿童护理的综合要求也不断提高。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护理满意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经过人性化护理,可提高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度,并舒缓其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依从性,从而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由此可见,在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采取人性化护理,可加快患儿的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护患病毒性人性化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护患情境会话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