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重组研究

2018-10-23沈言锦

学理论·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械类专业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摘 要:面对“中国制造2025”,我国的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背景都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产业发展的最重大群体,必然要随之改变。而高等职业教育机械制造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最大的困难就是课程体系的重组与重构。文章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两大方案和若干小的方案,希望对相关高等职业院校的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重组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机械类专业;课程体系重组;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3-0213-02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面对世界工业4.0革命而提出的第一个十年工业发展纲领性文件。2014年12月,“中国制造2025”这一概念被首次提出;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两会上做 《政府工作报告》,正式提出“中国制造2025”;同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中国制造2025》;5月8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2016年4月6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要求对接《中国制造2025》。凡此种种,体现了国家最高决策层对“中国制造2025”的极度重视。

一、“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制造,制造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不是大学本科院校培养的高级研发人员,而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产业工人。因此,“中国制造2025”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规格、品格需要有极大的提升

“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用十年时间,使我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且要求产业工人的生产率明显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有极大提升,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品格有着极大的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屏弃原有的粗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投入,提高师生比配备要求,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让绝大多数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可以独当一面,使他们不但会操作,还要懂原理。

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需要做极大的调整

“中国制造2025”不但需要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规格、品格,还要求高职院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以机械制造大类专业为例,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机械加工类、工艺设计类为主,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着重提升工业生产的智能制造水平和信息化控制手段。因此,“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向有着极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将智能制造因素和信息化的因素融入课程体系之中。

3.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需进行极大的重组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变革,使得课程体系必须随之改革。此外,“中国制造2025”实际是中国版的“工业4.0”,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最大特点是技术多点开发,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成倍增加,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但高等职业教育的课时是一定的,如何在总课时一定的情况下增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论, “课程重组”就成为产业变革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之举。

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重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变革的最大难点是课程重组,《机械基础》课程重组面临以下优势和困难。

优势是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实施和运用,一方面增大了课程教学的内容,另一方面,信息化教学动画的大量开发,使得学生理解相关原理更加直观、明了、容易,为高职院校的课程重组提供了很多便利条件。

困难是很多教师从大学开始,学习的课程和讲授的课程基本可以说是一成不变的,也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因此,课程重组面临的第一道关口就是教师的观念转变,让很多老师突然将很多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一时之间都很难接受。因此,课程重组最大的困难就是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三、“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机械基础》课程重组的具体实施模式

实施课程体系的重组,核心是重组《机械基础》课程。经过课题组调研,现在市面相关的教材有几十种版本,教学内容差别非常大,但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机械原理》《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六门课程,不同的版本包括的内容都不一样,如何重组该课程是机械类专业重组课程体系的关键。

在原有的课程体系中,《机械原理》《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材料与热处理》和《机械制图》都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由于《机械制图》号称是机械类的“语言课”,课时量大,且开设两个学期,因此,本课题组根据这些课程的课时、课程特点,设置了两种类型的大方案和若干种小方案。

方案一:《机械制图》和《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开设成一门课,命名为《机械制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融入《机械制图》课之中,放在倒数第二章,即《装配图》的前一章,单独作为一章进行讲解;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设置为一门课,命名为《机械基础》,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机械原理》《工程力学》《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都单独作为一大篇进行设置。此外,各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需求,还可以开设成“《机械原理》+X”模式。例如,以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需要详细讲解液压原理部分,因此,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将《液压与气压传动》开设成一门课,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整合成一门课程,命名为《机械基础》。

方案二:《机械制圖》单独开设成一门课,命名为《机械制图》;将《机械原理》《工程力学》《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整合成一门课程,命名为《机械基础》。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参照方案一,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实施“《机械原理》+X”模式。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由于该专业对材料、力学要求较高,可以将《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程力学》单独开设成三门课,将《机械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液压与气压传动》整合成一门课程,命名为《机械原理》。

由上述两种方案可知,《机械基础》课程重组是机械制造大类专业课程重组的关键和重中之重,各个不同专业的侧重点和授课方向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未来的课程开发过程中,其专业教材的发行形式也将不同,将会出现个性化、定制性的教材。还是以《机械基础》课程为例,同一个作者编写的《机械基础》,可能在发行过程中出现以下几个版本《机械基础(机械原理分册)》《机械基础(机械原理、公差、金料、液压、工程力学分册)》《机械基础(机械原理、公差、液压、工程力学分册)》《机械基础(机械原理、金料、液压、工程力学分册)》《机械基础(机械原理、公差、金料、工程力学分册)》等分册,而不同版本之中,牵扯到同一主题的,其内容则一样。

四、小结

职业教育的最大使命是服务于产业发展,当产业发展发生变革时,职业教育必然随之变革,否则难以服务产业发展需要。“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面对新形势提出的新的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后继还将有“中国制造2035” “中国制造2045”出现,因此,職业教育如何服务好“中国制造2025”产业发展,也将对“中国制造2035” “中国制造2045”的产业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变革是由一些小的微观因素组成的,只有当每个微观元素都产生积极作用时,整个方案才可以到达预期的要求。机械制造大类专业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减少“机类课程”,增加“电类课程”和“控制类课程”,而减少“机类课程”的关键就是整合《机械基础课程》。本文提出的两种方案,希望对各种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沈言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J].成人教育, 2016(10).

[2]沈言锦.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 2017(11).

[3]敬石开.“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7).

[4]黎修良,沈言锦.“中国制造 2025”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10).

[5]黎修良,沈言锦.高职院校企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30).

[6]李玉静.中国制造 2025 与职业教育发展[J].职业技术教育,2015(6).

[7]夏建国,周太军.中国制造 2025 和应用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5(5).

[8]刘金山,曾晓文,李雨培.中国智造业竞争力调研分析[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6).

[9]邓小华.“中国制造2025”与高职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研究——基于《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的启示[J]. 职业技术教育, 2017(7).

[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确定防控义务教育学生失学辍学的措施,确保实现“十三五”义务教育巩固率目标;部署深入实施临时救助制度,以更有效的救急救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EB/OL].[2017-07-20].http://www.haidong.gov.cn.

[11]刘桂涛,李志敏,贺秋冬.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冶金机械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7(2).

[12]黄红珍. 锐意创新潮头立 百舸争流敢为先——余姚创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县(市)的路径思考[J].宁波通讯, 2017(2).

猜你喜欢

机械类专业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
学分制下机械类专业中自动化类课程体系的建设探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标下的专升本课程体系构建之研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