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成人混合痔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2018-10-22李华庆
李华庆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成人混合痔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拟在骶管阻滞下择期行混合痔手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6例,分别按顺序给予0.60%、0.45%和0.30%浓度的罗哌卡因25 ml行骶管阻滞。观察三组患者麻醉前后循环系统功能指标变化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法对三组患者术后0.5 h的运动阻滞程度进行评定。结果:C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均较A组和B组明显缩短,麻醉优良率72.2%,明显低于A组和B组的100%(P<0.05),但A组和B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的Bromage评分均明显优于A组(P<0.05),但B、C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论:对成人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0.45%罗哌卡因25 ml行骶管阻滞,可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运动恢复好,术后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罗哌卡因; 浓度; 骶管阻滞; 混合痔; 麻醉;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1.07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1-0-02
罗哌卡因作为新型长效的酸胺类局麻药,凭借着较低的心血管及神经系统毒性,同时较低浓度下就能同时获得感觉和运动分离的优点,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上的硬膜外阻滞[1]。目前众多麻醉学者都积极开展在骸管阻滞时如何选择最低浓度的罗哌卡因,既能够确保达到运动阻滞效果,又可以保证维持足够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2-4]。为此本文特就2016年1-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混合痔手术的成人患者开展了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骼管阻滞的肛肠手术,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1-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拟在骸管阻滞下择期行混合痔内扎外切术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2~60岁,7 d内无口服避孕类和阿司匹林药物史,均经酸胺类局麻药过敏实验呈阴性。将以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B组、C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被告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已排除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患者、骶尾部感染患者、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脊柱畸形患者、明顯呼吸或循环系统异常患者。其中A组男1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8.8±12.4)岁;ASA分级Ⅰ级14例,Ⅱ级22例。B组男16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7±12.3)岁;ASA分级Ⅰ级17例,Ⅱ级19例。C组男18例,女18例;平均年龄(40.4±12.0)岁;ASA分级Ⅰ级16例,Ⅱ级20例。三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患者术前均未用药,入室后均给予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无创血压等连续监测。患者取侧卧位并暴露骶部,标记骶裂孔中心位置,采用改良直入法以中线垂直进针进行穿刺,穿刺达骶尾韧带有明显阻力感时,将针杆倾斜30°或45°后进针,待穿刺无阻力且有落空感,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对A组、B组、C组患者分别一次性注入浓度为0.60%、0.45%、0.30%的罗哌卡因25 ml,注射时间1.5 min。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三组麻醉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其中麻醉起效时间以罗哌卡因注药完毕时间至针刺肛门及肛周无疼痛感的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麻醉起效后疼痛开始时间。(2)采用文献[5]改良Bromage评分法对三组患者术后0.5 h的运动阻滞程度进行评定,其中以术后0.5 h患者腿可伸直、可抬起计为0分;以患者腿可伸直、可屈膝,但可抬起计为1分;以患者可活动踝关节但不可屈膝、腿不可伸直计为2分;以患者踝关节不可活动,不可屈膝、腿不可伸直计为3分。(3)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及主诉对麻醉效果进行综合评定:以患者术中安静,肛门括约肌松弛,自述无不适感视为优;以患者肛门括约肌松弛,自述有不适感且有轻微疼痛,给予少量静脉镇痛或镇静药物辅助为良;以患者肛门括约肌未松弛,自述不适且疼痛明显,静脉给予镇痛或镇静药物辅助仍未缓解,临床需加用局麻用药或更改麻醉方式为差。(4)观察患者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l9.0版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C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B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较A组和B组明显缩短,麻醉优良率72.2%,明显低于A组和B组的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B组,麻醉持续时间长于B组,但两组麻醉优良率均为100%,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Bromage评分比较
三组患者Bromage评分结果显示,A组0分25例(69.4%),1分11例(30.6%);B组0分34例(94.4%),1分2例(5.6%);C组0分33例(91.6%),1分3例(8.4%),B组、C组均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7.604、5.675,P<0.05),但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
三组患者均于用药麻醉后,不同程度的出现了恶心呕吐、术后尿储留症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A组患者中出现术后尿潴留3例;B组出现术后尿潴留1例;经导尿治疗后24 h即恢复;C组出现术后恶心呕吐1例,临床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三组患者在术中、术后均未出现过敏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罗哌卡因作为人工合成的长效酰胺类纯导异构体局麻药,具有麻醉效果显著,维持时间久的特点,这一效果与布比卡因不相上下[6];而且还表现出较为显著的感觉-运动阻滞分离特征[7]。而临床上对于同等容量下能导致同种麻醉药物的起效与持续时间出现差异的只能取决于该药物的浓度差异[8]。
虽然临床上骶管麻醉凭借操作便捷及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无明显影响而得以广泛应用[9],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C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较明显长于A组和B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均较A组和B组明显缩短,麻醉优良率72.2%,明显低于A组和B组的100%;这说明三种浓度中较低浓度(0.3%)的罗哌卡因在成人的骶管阻滞麻醉效果并不理想,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人体骶管内的血管数量较多,因此当麻醉药物浓度过低时势必对麻醉效果造成影响[10-11]。但是本研究也注意到,三组患者Bromage评分结果显示,B组、C组均明显优于A组,这也提示浓度过高的罗哌卡因虽然麻醉效果較为显著,但是也因此造成患者的运动阻滞时间延长,因此可能影响患者的麻醉后恢复[12-13]。此外三组不良反应的比较也无明显差异,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的应用安全性,这与全剑锋[14]的研究结果也基本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成人混合痔手术患者,采用0.45%罗哌卡因25 ml行骶管阻滞,可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术后运动恢复好,术后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新宇,张莉,崔云凤,等.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围术期镇痛管理的评价[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2):194-196.
[2]王晓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成人手术骶管阻滞的麻醉及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5):1047-1048.
[3]徐梅芳.罗哌卡因在剖宫产麻醉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49-50.
[4]莫镇豪,姚永壮.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应用于老年TURP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7):96-97.
[5]胡宝良,宋长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骶管阻滞用于肛肠手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210-211.
[6]杨泰源,熊国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骶管麻醉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北方药学,2015,12(10):158-159.
[7]徐妍丽.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50-51.
[8]务军.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在骶管麻醉的效果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4,36(1):34-35.
[9]苏和.相同浓度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小儿骶管麻醉的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2017,41(1):7-9.
[10]姜崇发.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在肛肠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887-1888.
[11]陈斯宇.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5,12(4):35-35.
[12]马才梅,葛莉,何雪芹.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效果[J].江苏医药,2015,41(9):1096-1097.
[13]李兴春.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麻醉在小儿下腹部手术及术后疼痛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4,43(19):2508-2508.
[14]全剑锋.两种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异丙酚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6,22(2):121-122.
(收稿日期:2018-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