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糖尿病高危人群
2018-10-22策划图片提供
策划/晓 谊 图片提供/壹 图
糖尿病高危人群如何预防糖尿病
文/中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洪 靖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我们身边的亲朋好友中不乏糖尿病患者,您是否也担心自己或者家人未来也会患上糖尿病?目前全球有4.25亿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每11名成年人中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而中国的情况更为严重,2010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1.6%,糖尿病前期为50.1%。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惊人了!那么怎么做才能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话题。
我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吗?
糖尿病高危人群又称糖尿病易感人群,主要包括以下人群。
1.40岁以上中老年人。
2.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升高,但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或两者并存3种情况。具体地说,糖尿病前期是指患者血糖水平介于糖尿病和正常水平之间,即空腹血糖110~125 mg/dL(6.0~6.9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140~199 mg/dL(7.8~11.0 mmol/L)。
3.超重或肥胖者。
4.久坐不动者。
5.有糖尿病家族史。
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期血糖高的妇女。
7.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的患者。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体重增加,糖尿病发病的机会就增多了。
关注高危人群有多重要?
已故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创始人潘孝仁教授在20多年前因对国人糖尿病危害的担忧,率先开展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这一研究在糖尿病预防领域轰动全世界,随后被多国学者效仿。大庆研究发现,90%以上的糖耐量低减人群会转为糖尿病。这给国家、社会、家庭和患者本人带来非常沉重的负担。糖尿病最终走向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衰竭、失明和截肢甚至危及生命。糖尿病危害大,因此要早发现、早干预,不要等到出现糖尿病并发症才治疗,那时糖尿病就无法逆转了。所以要高度关注糖尿病高危人群。
如果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也不必太紧张,好消息是70%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可以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得到预防。事实证明,只要在生活方式上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就能有效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大庆研究显示,在糖耐量低减人群中,生活方式干预不仅能够长期预防糖尿病,而且可以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降低死亡率。可见,这是最经济有效的干预方法之一。
如何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越早预防越好。
预防糖尿病从孕妇抓起。有研究发现,成年后的健康状况与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的营养摄入密切相关。婴幼儿早期摄入合理、均衡的饮食,有助于降低其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也就是说生命早期1000天(即妊娠期和出生后两年)是对一生健康最重要的时期。可见,预防糖尿病应该首先从孕妇抓起。孕妇孕前要规律生活,保持理想的体重;孕早期切忌营养过度,保持营养均衡,适度运动,以预防妊娠糖尿病。孕妇在怀孕期间应进行血糖监测,及早发现高危和异常信号,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理。
预防糖尿病从孩子抓起。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受益终身。有数据表明,70%的成人过早死亡可能归因于青少年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预防糖尿病从孩子抓起,仍然是饮食和运动这两个关键点。儿童和青少年从小要注意保持适宜的体重,既不要成为“小胖墩”,也不要是“黄豆芽”。儿童和青少年要养成一日三餐的良好膳食习惯,多吃蔬菜、奶类和水果,少吃高盐、高糖和加工零食,如含糖饮料、冰淇淋、薯片等等。家长要带孩子多运动,如骑自行车、慢跑、跳绳、游泳等等,让运动成为习惯和爱好;不要久坐不动,宅在家里。“管住嘴,迈开腿”,从小就为健康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该怎么办?
对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早期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有望阻止糖尿病的发生,否则很有可能转为糖尿病。
1学习糖尿病相关的防治知识。一般来说,长期形成的生活习惯是很难在短期内被完全纠正的。得知血糖异常后,有的患者特别担忧,情绪低落,非常紧张,不敢吃东西,运动量过大;有的患者满不在乎,吃东西不注意,也不参加运动;还有的患者四处寻医问药……其实,这类人群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主动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主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请专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饮食运动指导,并需要严格随访和监督。
2生活方式干预。不健康的饮食和久坐的生活习惯会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肥胖或超重者每日饮食中的总热量减少400~500卡路里,饱和脂肪酸摄入控制在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有规律地进行适量的运动,可将运动量增加到250~300分钟/周,以减轻体重,或使体重减少5%~10%。体重正常范围可根据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2)分为正常体重(BMI18.5~23.9)、超重(BMI24~27.9)、肥胖(BMI 28)。另外,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也可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
3降糖药干预。临床工作中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依从性并不十分理想,相当一部分患者生活方式干预的效果可能较差。因此,对单纯生活方式干预困难者,可考虑药物干预。对于强化生活方式干预半年以上血糖仍不达标者,或者高血糖进展,年轻、经济条件较好、有高的健康需求及医疗条件者,可考虑使用药物。糖尿病前期患者,特别是那些重度肥胖(体重指数BMI>35)、年龄小于60岁和有妊娠糖尿病史的妇女,可以考虑使用二甲双胍等药物来预防2型糖尿病。
4监测。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需要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情况,建议每年至少到医院做1次血糖检测和(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一旦发现有糖耐量受损或空腹血糖受损,应及早进行干预。若已进行药物干预,也需要定期检测血糖。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除了关注血糖,定期检测体重、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
总之,生活方式干预是最重要、最安全、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这是基础,是首选。对于生活方式干预的依从性较差,可考虑药物干预。必须强调,还应对血糖以外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因为每个人健康条件、健康要求、经济条件及医疗条件等因素不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干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