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护性心理护理和睡眠指导在乳腺癌手术患者 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8-10-21张海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睡眠质量

张海萍

摘要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手术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开展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负性情绪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并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干预;乳腺癌手术;睡眠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2095-7130.2018.10.042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Protective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Sleep Guidance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Zhang Haiping

(Luoyang Centr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Zhengzhou University,Luoyang,4710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quality of slee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08 cases of patients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start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double blind randomization methods,with 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mon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given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The sleep quality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leep quality scores of the nursing group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 in the nursing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plays an active rol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sleep and could effectively relieves the patient′s negative emotions and pain.It is worthy of the clinical using.

Key Words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Breast cancer surgery; Sleep quality

乳腺癌作為当前治疗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危害较大。临床治疗中以手术治疗方法为主,但由于手术会对患者带来的创伤较大,极易引发应激反应,加之术后患者乳房切除,在心理方面也有沉重的压力,造成情绪低下,心态消极。一定程度上心理方面过重的负担会对患者的恢复带来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不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本文就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开展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患者10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年龄29~68岁,平均年龄(48.5±3.6)岁,临床分期:Ⅰ期23例、Ⅱ期21例、Ⅲ期10例;观察组中年龄27~68岁,平均年龄(47.5±3.1)岁,临床分期:Ⅰ期24例、Ⅱ期18例、Ⅲ期12例。对2组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年龄、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可比性。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满足经临床、病理学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确诊为原发性乳腺癌;所有患者均经医务人员告知研究意义及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1)未合并其他严重疾病患者;2)近期未发生严重的家庭不良事件患者。

1.3 排除标准 1)排除了合并精神病史、癔病史;癫痫病史患者;2)非原发性乳腺癌患者。

1.4 护理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应用一般护理方法,内容包括入院检查、健康宣教、卧位、饮食及用药指导,在护理工作中开展一般心理护理,术后开展患者肢体功能训练方法,并确定术后化疗及放疗的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护理方法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法,详细护理工作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4.1 睡眠障碍评定 应用PAQI评分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患者开展近1个月时间的睡眠质量评定,该量表由专职护士發放并使用统一指导用语进行填写。睡眠障碍于患者入院后3 d完成,在1个月后再次评定[1]。

1.4.2 保护性心理护理 对患者存在的否认、怀疑等心理可不着急纠正,让患者对癌症诊断信息带来的沉重打击有自我的适应和过渡。让患者恢复冷静后帮助患者建立对自身疾病的正确认知,并开展对乳腺癌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的介绍。另外,对于必须行乳房切除患者,应让患者明确该治疗方法的意义,并以已愈患者现身说教,对于乳房缺陷可通过佩戴义乳等进行纠正[2]。

1.4.3 睡眠指导护理 充分尊重患者以往的睡眠习惯,并对其不科学的睡眠方法进行调整,对于患者存在的床品设施不适问题进行解决,建议和允许患者使用在家惯用的睡眠用具。

1.4.4 对于心理压力过大且睡眠障碍严重的患者,可进行以下个性化的心理指导:1)正念减压训练:术后第2 d起进行躯体扫描训练,1次/d,10 min/次。2)同时联合正念冥想训练:护理人员指导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情绪,闭上双眼感受自己脑海中出现的事物、思维及情绪,充分的体验其从形成到消失的全过程。3)音乐疗法: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化的治疗环境,以患者的喜好选择相应的曲目让患者佩戴耳机欣赏音乐,将音量调整至30~50 dB,曲目包括《夜的钢琴曲》等,2次/d,30 min/次,直至化疗结束[3]。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其中睡眠质量应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OI评分表)进行评定,详细评定内容见前文。负性情绪使用SDS评价(抑郁自评量表)及SAS评价(焦虑自评量表)展开对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的评价。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睡眠质量、负性情绪),采用 t 检验,以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的负性情绪 观察组患者焦虑及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2.2 比较2组的睡眠质量 观察组睡眠质量各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3 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发展趋势,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经临床实践证实不理想,而手术方已成为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初诊乳腺癌女性患者在疾病确诊后,会对其心理方面带来沉重的打击,心理变化会有最初的怀疑、否定转变为绝望、抑郁、孤独、食欲缺乏及日常生活中断等。对于中青年患者而言,乳房切除后会存在较大的担忧,情绪的骤然变化使得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几率较高[4]。由此在临床中开展相应护理方法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情况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1)个性化护理工作开展以注重对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通过人性化的考虑患者得知疾病确诊后对情绪方面带来的变化,为确保患者预后质量的改善和治疗的正常开展,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法,改善了其睡眠质量。为患者提供提供安静、舒适睡眠环境,能够消除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恐惧感。加之对患者护理计划及睡眠计划的安排,提升了患者的睡眠质量,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2)正念减压训练、正念冥想训练及音乐疗法,帮助患者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摒弃杂念,不仅有效避免了心理困扰,也能够减少患者对疾病注意力,维持情绪、心态的稳定化,使得患者对疾病刺激带来的耐受程度提升,降低了知觉压力。同时正念减压训练帮助患者提高了对真实自我的注意力,能够避免患者因自身疾病、家庭和社会压力产生心理困扰,以此建立正面的心态,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方面有积极的作用,临床护理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詹淑琴,李占江,季建林,等.释说新语——关注睡眠障碍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C].2015西部精神医学年会会议专刊,2015.

[2]黄露,钟肖红,刘文明,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7):1337-1338.

[3]崔晓凤,周毅娟,刘丹,等.个性化护理对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负性情绪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系统医学,2016,1(7):1028-1029.

[4]王文芳.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情绪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3):119-120.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睡眠质量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6周太极拳锻炼及停练8周对老年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
芪枣安神汤对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情志护理干预配合针刺对急性面瘫患者不良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高职新生睡眠质量调查分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新疆地区民汉中职护生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致早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