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探究

2016-08-11孟丹岳丽买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干预依从性哮喘

孟丹+岳丽+买莹

【摘要】 目的 研究哮喘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改善效果。方法 100例哮喘患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完全依从33例, 部分依从15例, 不依从2例, 治疗依从率为96.00%, 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 部分依从17例, 不依从13例, 治疗依从率为74.00%;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2, P=0.0021<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可显著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哮喘;个性化护理干预;依从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159

哮喘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且常伴随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升高, 患者常表现为气喘、气促、胸闷等[1]。临床中常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 疗效好, 且用药安全性较高。目前, 临床研究显示, 我国对于哮喘患者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案, 患者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差[2, 3]。多位学者研究发现, 对于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是治疗开展的关键, 护理措施干预成为改善患者依从性, 提高疗效的重要途径[4]。本研究中本院采用个性化护理措施对哮喘患者进行干预, 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并且经过本院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②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关于哮喘患者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心、身及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②对于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较差的患者。观察组男29例, 女21例, 年龄17~68岁, 平均年龄(43.5±6.7)岁。

病程1~4年, 平均病程(2.4±1.1)年;对照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19~66岁, 平均年龄(43.9±6.2)岁。病程2~4年, 平均病程(2.8±1.1)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患者入院后, 向患者讲解期病情状况, 并对哮喘的发病机制进行讲解, 告知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哮喘的各种诱因, 切勿进行长期劳作, 对其用药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讲解。在治疗期间, 给予患者健康饮食指导;②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相关护理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 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状况、用药状况及注意事项, 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 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方案;③治疗期间的心理护理干预:相关医护人员将患者的病情状况及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讲解。针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对患者进行讲解和指导。并在治疗过程中进行讲解和吸入性的训练;④家庭护理干预:在治疗期间, 做好对患者的家属的教育, 督促患者进行按时用药, 并且督促患者家属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及饮食状况, 消除各类诱发因素。

1.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依从性主要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记录分析, 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率为96.00%, 高于对照组的74.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2, P=0.0021<0.05)。见表1。

3 讨论

哮喘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 患者表现为喘息、气促等气道高反应性的气道炎症状况。目前, 临床中常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 对于患者进行规范性治疗的护理干预是临床护理开展的重点[5]。哮喘属于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迁延性气道炎症性疾病,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规范化治疗。但是, 临床研究显示, 由于治疗周期长, 因此患者对于用药的依从性较差, 患者不能接受长期的治疗, 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较差。

针对患者出现的病情状况及用药等方面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 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进而提高治疗的效果[6]。本研究结果显示, 护理后, 观察组完全依从33例, 部分依从15例, 不依从2例, 治疗依从率为96.00%, 对照组完全依从20例, 部分依从17例, 不依从13例, 治疗依从率为74.00%;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02, P=0.0021<0.05)。

综上所述, 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在哮喘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良好, 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悦, 崔磊, 张静, 等.哮喘患者非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22):2551-2553.

[2] 马旭升, 涂林修, 梅依君, 等.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治疗效果评价.临床儿科杂志, 2015, 11(8):706-709.

[3] 李新霞, 马迎民, 方秋红, 等.哮喘患者缓解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北京医学, 2012, 34(2):101-103.

[4] 王晓敏.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9):66-67.

[5] 杨俊玲, 徐宇红.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9):1765-1767.

[6] 刘月梅.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和疗效的观察. 临床护理杂志, 2012, 11(4):35-37.

[收稿日期:2016-04-07]

猜你喜欢

个性化护理干预依从性哮喘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过敏性哮喘者宜中午外出吗?
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探究
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效果探析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致早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6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