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欢乐颂》折射出的阶层固化风险与焦虑

2018-10-21林一洲杨鑫滢

传播力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欢乐颂

林一洲 杨鑫滢

摘要:近两年来,“阶层固化”作为一个舆论热点被广泛传播,众多影视作品内容也折射出阶层固化的取向。在这一传播过程中,社会风险也被无形地放大。本文以熱播电视剧《欢乐颂》为分析对象,探究其中具有阶层固化取向的内容以及其折射出的社会风险与焦虑,对当代都市类型影视作品的创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阶层固化;欢乐颂;社会风险与焦虑

一、《欢乐颂》中阶层固化内容的建构

(一)女性与原生家庭关系问题

《欢乐颂》中的“五美”与其各自的原生家庭之间均存在着不同的矛盾。处于下层阶级的邱莹莹,生于一个“城一代”工薪家庭,父母没能给邱莹莹传递自己的社会经验,导致她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处于中层阶级的关雎尔和樊胜美则拥有完全不同的原生家庭:樊胜美的父母“重男轻女”严重,把她当作了提款机;关雎尔则出生在一个标准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的教育水平较高,对女儿的教育和培养相对全面,但也正是父母的溺爱造成了关雎尔的胆怯、压抑和墨守成规。

曲筱绡和安迪均处于上层阶级。不同的是,曲筱绡的原生家庭虽然富裕,内部关系却错综复杂,而“富一代”安迪面临的则是亲情缺失问题,安迪恐惧亲密关系,抗拒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活动。

(二)女性的自我认同问题

《欢乐颂》“五美”的社会身份可分为三类,一是樊胜美、关雎尔和邱莹莹代表的“新中产”群体;二是曲筱绡代表的“富二代”群体;三是安迪代表的“女强人”群体。樊胜美、邱莹莹和关雎尔三人带着家人的期望和对自身的期许挤进一线大城市。她们在大学毕业之后都获得了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也都渴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事业和婚姻上的双重回报,但她们三人也都承受着上升通道狭窄的“断裂”社会语境和不断被奢华消费品购物欲望挑逗的消费社会语境的双重压力。

曲筱绡作为富二代,与同龄人相比,她理所应当地继承了父辈的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源。曲筱绡在父母的期望之下进行着自我角色的塑造和打磨,也因为敢想敢做、大胆创新得到了父亲的青睐,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收获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女强人”安迪是靠自身努力获得自我及社会认可的代表。“独立意识”、“责任感”、“事业成功”是她追逐的目标。由于家庭历史带来的阴影,一直以来安迪都比较封闭自我,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因此,她在社会化程度上有所欠缺,这也使得她在面对爱情时表现得十分紧张和惶惑。

以“五美”为代表的职业女性的生存状况充分地说明了每个阶层的女性都有其相应的心理焦虑和身份认同困扰。

(三)女性话语权力问题

在话语权力问题上,五位女主角有明显的强弱势之分——曲筱绡和安迪处在相对强势的位置上,关雎尔和邱莹莹处在相对弱势的位置上,而樊胜美则在强与弱之间挣扎摇摆。

曲筱绡的强势一方面来源于其对财富资本和社会资源的占有上,凭借手中的金钱和人脉,她成了能够替22楼姐妹们摆平事端和纷扰的“地头蛇”。安迪的强势则有高知识水平、高个人能力和高社会地位三方面原因,作为高级商业精英,她拥有高智商与高学历;在男性处于强势地位的金融圈里,安迪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邱莹莹和关雎尔的弱势则表现在社会经验的欠缺上。两人同为职场新人,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受困于经济水平有限,她们的物质需求也没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在精神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陷,她们在面临挫折时,也表现得软弱和胆怯。

在五人之中,樊胜美的表现更为挣扎和复杂。一方面,人到三十的樊胜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在自己的工作上也有所成就,她对爱情和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而另一方面,受累于不明事理的父母和哥哥,樊胜美在家庭中表现得十分无奈。她承担起了家庭的经济重担,却得不到父母相应的尊重、支持和理解,是家庭中的弱者。

二、《欢乐颂》折射出的社会风险与焦虑

(一)阶层之间的隔阂

剧中塑造的五个女性形象都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但由于所处阶级不同,这五个人都各有各视野和性格上的差异和局限。尽管“欢乐颂”小区将不同阶层的女性聚拢起来,但精英、中产、底层出身的女性之间依然隔着一堵看不见的墙,她们维持着表面的和谐,但内心世界仍有一些坚固的东西“只可与同阶层人道”。剧中的细节也再现了这种阶层之间的隔阂与尴尬。

(二)自我的不确定性

剧中塑造的五位女性在自我认同的问题上都不约而同地表现出了不确定性。以最具代表性的“小家女”关雎尔和邱莹莹为例,因为自己的家世、学历过于普通和中庸,她们在事业和爱情中都表现得不够自信。与男友应勤的“处与非处”之争,更体现出邱莹莹内心中自我认同的缺乏;“乖乖女”关雎尔在生活中从未经历坎坷,凡事喜欢按部就班,面对爱情表现得畏畏缩缩。这种对自身条件和所拥有资源的不确定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职场女性在事业和婚姻上的选择。

(三)家庭教育的功过得失

与第一部相比,《欢乐颂2》中对母亲形象的塑造变得更加丰富、完整。《欢乐颂》中的母亲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重男轻女”式母亲;二是“一切包办”式母亲;三是“尊重儿女意愿”型的母亲。《欢乐颂》的热播,也带火了对女性家庭教育的探讨,五位主角在剧情中暴露的性格局限性也被指与其成长环境有关。毋庸置疑的是,原生家庭对子女成长过程中的视野与格局将造成巨大的影响,《欢乐颂》的热播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公众对独立、健康、自由的家庭教育的呼唤。

猜你喜欢

欢乐颂
电视剧《欢乐颂》与“新穷人”的思考
袁子弹:从白领丽人到《欢乐颂》编剧
《欢乐颂》将拍综艺版打造中国首档“星素合住”真人秀
《欢乐颂》中隐藏的家庭教育问题
一曲中产的“欢乐颂”
《欢乐颂》:做人三境界,你在哪一层
好火热《欢乐颂》收官后续集引猜想
《欢乐颂》中的阶级和“血统论”
《欢乐颂》口碑两极依然成就全民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