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
2018-10-21曾贱女
曾贱女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给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識,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语文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不论是在阅读,还是写作的过程中,都有明显的作用,另一方面创新能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创新思维 教学策略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来说,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的限制,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无限发挥。对于初中语文来说,如果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一些开放性比较大的题目,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独到的认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帮助的。写作是初中阶段学生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创新思维的具备能让学生确定好的立意,并指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断突破原有的写作框架,提升其写作能力。总之,创新思维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要通过一些具体的方式来着重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
一、加强师生互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空间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加强师生互动的方式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某一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用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自己对该片文章的看法,在进行某一具体题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把具体的答案告诉学生,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也要注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当学生讲到某一具体的内容时,教师也可以进行补充或者是及时指出其中的错误,这有利于学生不断进步。例如在叙事类作文的讲解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突破原有的写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的作文不再拘泥于普通的格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作文的写作自由发表意见。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活跃度很高,只要教师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就能够产生一些新奇的想法,经常让学生自由表达其意见能够让他们的创新意识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学习模式,在该模式下,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能够显著提升其学习效率,该模式的学习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众多学生需要针对同一问题进行讨论,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是个性鲜明的,由于其个性以及学习基础情况的差异,他们对于同一问题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实际的讨论过程中,他们会面临众多的选择,学生就需要进行挑选,并且对不同的观点进行糅合,最终形成具有本小组特色的最终统一的答案。对于学生来说,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学习过程中的难度,但是也面临更多的观点和选择,这也考察了小组内学生的创新思维,他们需要更多新型的内容来使自己小组的答案更加完整和准确。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开放性比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文言文《岳阳楼记》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岳阳楼有深刻的了解,明确岳阳楼的景象,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之前,先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内容进行翻译,这种翻译可以不局限于教材上具体的文言内容。由于学生对于很多文言常识的理解不到位,在具体翻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教材上的原文只提供参考性的意见。此时学生就会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新思维,在自己对于教材原文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大大的创新,描绘出岳阳楼的壮观景象,由于小组内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此时就需要他们通过一定的创新来得出统一的观点。
三、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不仅仅拘泥于固定的学习模式,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使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师可以创新对学生的评价机制。对于学生来说,榜样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当教师通过创新来改变对他们的评价时,他们就会感受到创新的力量,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注意创新思维的应用。传统对于学生的评价都是通过学生的书面成绩来决定的,这种方式是单一片面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要在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上都要有所改变。在形式上不能仅仅通过书面成绩就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予评价,而是要综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学生的发散思维等多个考核标准,在内容上,教师要创新评价机制,针对一些开放性比较大的题目,不要局限于死板的答案,而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应用。如果学生在答题过程中突破了原有的框架,加入了一些自己创新的内容,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表扬,学生的这种创新意识有助于他们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结语
任何一种意识和学习习惯都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尤其是创新思维,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就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耐心,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在课下的学习过程中,也要能够利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突破原有的知识框架,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时,其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都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光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初探[J].中外交流,2018(10).
[2]安铁军.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下),2017(2).
[3]张本根.略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