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高职衔接汽车检修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2018-10-21侯远欣

科技风 2018年32期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

摘 要: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衔接又是中高职衔接中的重點问题,如何提高汽车检修专业课程衔接的有效性,切实增强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汽车检修;教学方法

一、绪论

随着汽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汽车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汽车检修专业高技能人才变得炙手可热,各4S店及汽车修配制造厂对人才的需求也产生缺口,中职学生在汽车检修综合技能方面能力还稍有不足,高职院校如何弥补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不足,培养具有现代汽车故障诊断综合能力,适应现代汽车产业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高职衔接的汽车检修专业目前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有汽车专业英语、汽车电控装置检修、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总线技术、汽车线路分析等课程,在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学生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是中高职衔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二、汽车检修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中职学生由于其生源的特殊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势必应当与普通高职学生有所区别。通过对中高职衔接班级学生的授课情况,我们分析目前检修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基础能力的不足。以高职课程中的汽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中职学生的基础英语课程更多涉及基础单词、语法和句子的翻译,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为PET.B级水平,在学习汽车专业英语过程中,由于单词量匮乏,导致无法完成句子的翻译,面对学习英语的困难,学生并不会迎难而上,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知难而退,缺乏学习英语兴趣,面对专业英语课程也缺乏信心。

(2)专业能力的不足。以高职课程中的汽车线路分析为例,中职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开设了汽车电工电子和汽车构造课程,但由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并不深入,中职院校的实训设备并不能都进行操作,学生的初中物理水平也有限,很多学生在学习线路分析时,不会识读汽车电路图,实车上不认识实际汽车零部件,复杂的汽车电路图像蜘蛛网一样把学生紧紧捆绑住,让他们望而生怯。

三、汽车检修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中职学生往往存在重考试,轻过程,不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效果,只在乎考试过不过,他们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相比相对薄弱,针对他们的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1)转变思想。教师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学生。如果教师只一味强调考试结果,学生势必认为考试过了就是学的好,忽略了是否真正学到知识。例如汽车新能源技术这门课程,由于新能源汽车还不是很普遍,因此实训设备相对较少,理论课知识较多,会出现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忽略了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因此,我们在汽车新能源技术这门课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局观,要认识到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课程选择讲解的车型可以通过视频展示最新技术,同时多选择国产知名车型,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国产汽车技术研究的求知探索欲望。

(2)课程内容不在多而在精。一节课四十五分钟,并不是说学生都能够认真听讲,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仅能占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不必面面俱到,而要精益求精。一节课,我们可以只讲三个要点,但是要务必把三个要点都讲解清楚,势必要学生每堂课都有所收获。对于简单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以作业等形式给出,对于过难的知识点我们可以一带而过不一定要每人都懂,避免学生由于课程内容过难产生抵触情绪。

(3)设计教学情景。以汽车专业英语为例,很多学生不明白学习专业汽车英语有什么用。我们可以让学生实训上车找到车身上或仪表盘的英文,例如车上写的Airbag,车后写着4WD、TFSI等缩写这都是什么含义,汽车4S店指的是哪四个S,通过一个个精心设计的教学情景,让学生明白学习专业英语的必要性,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我们要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通过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学以致用,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用之才。

参考文献:

[1]陈婵娟.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能力递进型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为例[J].知音励志,2017(02):164.165.

[2]姜继文.中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衔接研究[J].知音励志,2016(24):224.225.

[3]孙旭,陈松.汽车维修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共存发展的行业背景[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8(04):4.8.

[4]钱燕,崔宏飞,黄捷.基于汽车中高职课程衔接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6(31):108.109.

[5]吕冬梅,付磊,黄巍.汽车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研究[J].新教育,2016(18):61.62.

作者简介:侯远欣(1985.),女,吉林吉林人,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新能源汽车。

猜你喜欢

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五年制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改革探究
中高职计算机类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建设研究
中高职衔接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探微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