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8-10-21卢红霞

当代人(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卢红霞

摘要: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意蕴丰富,随着年级的增长,作文在语文学科中占比也愈来愈大。作文是学好语文的关键部分,集中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功底和综合能力。考察了基本的字词,语法修辞的运用以及平时对学习的积累沉淀。因此,培养学生对写作的乐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工程,是对语文学科学习热情的促进。

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写作能力

语文即语言和文字,运用语言与文字进行创作就是写作。写作作为语文中占比最重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恐惧和厌烦的对象。写作是语文中考察最综合的一部分,只有熟练掌握了语言与文字,才能运用其开始艺术性创作,即写作。发现语言的美,积累素材,融合自己的思考与想象,将理论付诸于实践,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夯实基础

首先,字是写作的首要关键因素。即便文采再好,字丑则于事无补。所以教师要强调好字迹美观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勤于练字,只有写一手好字才能写好一篇作文。字迹美观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字迹,端正写字的态度。

其次,写出好的作文的前提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主题。学会使用精炼的字词,优美的语句。大量的词汇积累使学生思维开阔,将字词扩展成句,掌握优美语句,使作文增添文采。运用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思路,排布作文的结构,使之内容丰富、情感真实。语文即语言与作文,运用语言作成文章。学生要掌握基本字词句,在课本学习过程中,优美段落的仿写,或者古文名句的背诵与积累都是写好作文的前提。优美的段落与古文名句都会丰富文章内容,增加文章文采,体现其艺术美感。教师应经常进行课堂小写作,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使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挥。将基础知识更加熟练牢固地掌握,并能够运用到习作中。学习课文时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写作的句式、结构、情节,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批判的借鉴学习。

二、取材于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语文来源于生活,观察是写作的源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学好语文,尤其是写好作文需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谓观察,即看与察。观察不仅仅是去看事物的表象,而是要去思考。先去观看生活的万千百态,然后进行思考,这是一个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其发现精神。自事物的表象思考其本质,发现它的根源。例如,幼时的达尔文,对看到的事物始终保持好奇心,会提出疑问。然后为了解决自己的疑问就专注的观察,进而将观察到的付诸于笔尖,铸就了《物种起源》,可见观察对写作的巨大帮助。

观察亦有其道,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全面还要见微知著,只有在生活中有方法的去观察才可以在写作时如鱼得水。广度观察有利于搜集各方面素材,积累生活经验,将它们分门别类系统化,以便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作文。部分与整体联系,于细微处见真知,仔细观察某一事物,培养发现它的形象美,提高对美的认知和感受。对于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横看成岭侧成峰”从而培养写作的发散思维。“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思结想,一挥而就。”鲁迅先生的话充分说明观察能力在写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勤写随笔,勤于积累

看书读报都是写好语文作文的基础条件,学生读报看到的时政新闻、热点、优美散文都是素材的积累,可摘抄优美片段,可做梗概,这样不仅积累了素材,亦锻炼了归纳总结能力,对写作的整体把握性增强,也为文章增加亮点。读书是积累的重要途径之一,读书过程中可做圈点勾画等符号,随时记录被触动的感想,随笔往往是心灵与文字最真挚的交流。鼓励学生多写随笔,“我手写我心”不限题材,让学生尽情发挥,使他们拓展自己的思维,表达自己的感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创作能力。如此,学生将真情实感付诸于笔尖,逐渐喜欢写作,不再当成一种负担。一段时间的自由发挥后,教师可对随笔给予一定指导,使其更加适用于写作素材,使学生的语言具有一定艺术美感,进行一定程度的规范,提高学生的随笔水平。然后根据学生水平进行模块随笔:读书随笔、报纸随笔、杂志随笔等组成系列活动,进行阶段展示,交流分享。亦或进行评比选出优秀随笔以此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去阅读,进行随笔,系统的分别素材,使学生不再为作文发愁,而是热爱写作,勤于习作,所谓下笔如有神。

四、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拓展学生思考与想象

日记是学生对生活的体悟,将其一天中发生的最重要且难忘的事记录下来,每天不同的体验与想法,一篇篇组合起来就是富有美感的表达,一笔巨大的素材财富。教师引导学生写日记,锻炼学生的反思与总结能力,对于作文题目的理解思考与写作能力的提高有莫大助力。勤写日记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结合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的感悟,提高了感性认知及练笔能力。使学生的作文更加具有生活气息,抒发真情实感。从单纯的记事到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事件的见解,即夹杂了议论和抒情,使学生不知不觉练习了写作。鼓励学生将学习的写作理论应用于日记,在日记中锻炼写作,使作文不再枯燥乏味,具有生活气息。教师要鼓励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短时间的写日记不会对写作有显著的帮助,但长时间写日记对文笔与素材积累将会是一笔可观的收获。

书写日记可多角度、多内容、多體裁。从工作、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可写,也可自行创作童话小说或者散文诗体等。教师将日记作为一个平台,任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对写作的多思维有所帮助。日记作为素材的一大积累,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表层挖掘深意,对生活中的记事加以思考,运用于写作中,深化写作主题。亦或给学生确立主题,使学生有意识的根据主题记录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形成体系,有利于写作的结构构思布局。

五、结束语

语文是母科,是学习其余学科的基础。写作又是语文的重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提高写作能力的首要因素是掌握基础知识。另外,写作最重要的就是积累与思考,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素材,积累生活经验;勤于读书看报,记录随笔,感悟生活;培养写日记的习惯,学会思考,发挥想象力,有利于作文的解题与立题,明确写作主题,确立新颖思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方面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