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疗效观察
2018-10-21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66000李明霞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466000)李明霞
急性胆囊炎作为肝胆疾病中的典型病症,临床上通常以围手术期护理为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手术预后[1]。此次研究通过给予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探讨适合用于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76例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患者为对象,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均为37例。A组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59~77(68.5±5.6)岁;B组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61~79(68.9±5.4)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附表1 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n,±s)
附表1 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n,±s)
组别 例数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A组 37 82.2±20.2 10.7±2.4 B组 37 56.4±11.1 7.5±2.2 P<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1.2 护理方法 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措施包括:①心理干预:针对患者的负面情绪,医护人员需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②术前准备:术前应确保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数处于平稳状态,对患者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和心肺功能进行常规检查,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做全面性的综合评估。③饮食指导:患者可在术前2天进食一些高热量、高纤维的易消化性流食,同时应在术前6h禁食,仅采用葡萄糖输液保持体力即可。④术后护理:术后2天应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及时处理。⑤体位及引流管护理:护理人员应配合患者家属对患者的体位进行及时调整,并密切关注患者的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实时记录。术后应保证患者引流管的畅通和稳固性,确保胆汁顺利引流,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胆汁颜色及性质,引流后还需对手术切口进行消毒和清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研究数据都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用(%)和(±s)表示,组间对比差异用x2和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B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P<0.05),如附表1。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如附表2。
2.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A组患者中不满意6例,护理满意度为83.8%(31/37),B组1例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3%(36/37),B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45,P=0.047)。
3 讨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在临床上属于比较常见的肝胆疾病,主要治疗措施为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为其中的新型微创手术。但因为术后感染或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影响不利,因此,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2]。本次研究以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为观察对象,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B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首次排气及住院用时明显少于A组,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既有利于减轻患者手术期间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又能促进患者术后肠胃排气,加快患者身体各项功能的康复。同时,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但其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A组,表明老年胆囊炎患者在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后,能有效降低其术后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在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能降低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性,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者的身体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