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实施效果
2018-10-21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521000蔡春霞张乃锦
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521000)蔡春霞 张乃锦
甲状腺肿瘤为甲状腺常见疾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为临床中治疗甲状腺肿瘤主要方法。全身麻醉为甲状腺切除术常用手术方式,但甲状腺切除术过程中对颈丛神经牵拉较频繁,特别在恶性肿瘤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过程中牵拉更为明显。研究指出,甲状腺切除术过程中频繁牵拉颈丛神经可反射性引起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进而增加麻醉和手术风险[1]。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中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具有穿刺简便、麻醉效果显著等优点,为探究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实施效果,笔者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肿瘤患者84例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行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肿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干预组(42例)和全麻组(42例)。纳入标准:①根据患者病史、体征,结合体格检查、甲状腺超声检查,诊断为甲状腺肿瘤;②经评估后患者均有甲状腺切除术、颈丛神经麻醉和全身麻醉指征;③患者及家属均在麻醉医师告知下自愿选择麻醉方式。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②合并有免疫功能障碍、全身严重感染患者;③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酒精戒断综合征等精神疾病患者。干预组中男12例,女30例;年龄23~72岁,平均(37.8±6.4)岁;ASA分级:Ⅰ级29例,Ⅱ级13例。全麻组中男14例,女28例;年龄22~75岁,平均(37.1±6.7)岁;ASA分级:Ⅰ级30例,Ⅱ级12例。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分组有可比性。
附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比较(n=42,±s)
附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比较(n=42,±s)
注:*与同组T1、T2、T3时间节点比较,*P<0.05;#与联合组同时间节点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T4 SBP(mmHg) 干预组 122.1±12.4* 137.2±9.5 136.9±9.2 138.4±9.6 124.4±8.1*全麻组 121.8±12.5* 151.3±11.2# 150.3±10.1# 150.3±11.4# 126.2±9.4*#DBP(mmHg) 干预组 71.7±5.4* 81.6±5.2 82.1±5.8 81.9±6.2 72.3±6.3*全麻组 71.6±6.5* 92.1±6.1# 92.3±5.6# 91.5±5.3# 73.2±7.4*#HR(次/min) 干预组 76.2±8.4* 83.7±7.2 83.0±6.5 84.1±6.3 77.4±7.4*全麻组 75.1±9.3* 93.5±5.7# 92.4±5.3# 94.4±6.4# 78.1±8.2*#
附表2 两组患者苏醒质量(±s)
附表2 两组患者苏醒质量(±s)
组别 n 恢复自主呼吸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干预组 42 10.6±2.1 12.8±2.9 14.7±2.6全麻组 42 13.3±2.0 14.0±2.1 16.5±2.8 t-6.0338 2.1720 3.0530 P-0.0000 0.0327 0.0031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术前30min给予阿托品,0.1g,肌注。患者取仰卧位,颈后用软枕稍垫高,嘱患者肩部放松,将颈部充分暴露,头偏向阻滞对侧。找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位置作为C4横突,找胸锁乳突肌后缘和乳突下约1.5cm位置作为C2横突,C4和C2连线中点为C3横突位置。用便携式超声和高频探头,于C3横突位置探查颈部结构,拟定穿刺点和穿刺路径。消毒、铺巾,超声探头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穿刺到C3横突外侧位置,注射5mL混合局麻药(1.33%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退针。以C4横突最高点为穿刺部位,超声引导下用穿刺针穿刺到浅筋膜层面,在进针过程中注射6~8mL混合局麻药,退针。麻醉完成后,检查阻滞效果,满意后进行全身麻醉。根据患者体重给予咪达唑仑0.03~0.05mg/kg、芬太尼2~5ug/kg、丙泊酚1.0~1.5mg/kg静脉注射,行麻醉诱导,患者意识丧失后麻醉诱导成功,行气管插管,并连接呼吸机,调节呼吸机参数维持患者正常呼吸和血氧饱和度,术中给予丙泊酚4~8mg/kg.h、瑞芬太尼0.12~0.25ug/kg·h持续泵入维持麻醉。全麻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同全麻组。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插管后5min(T2)、拔管时(T3)、拔管后5min(T4)不同时间节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水平。②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包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SBP、DBP、HR及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节点血流动力学 两组患者在T0、T4时间节点SBP、DBP、H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在T1、T2、T3时间SBP、DBP、HR水平均高于T0、T4时间节点,但全麻组患者升高程度更为显著(P<0.05)。详见附表1。
2.2 两组患者苏醒质量 干预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全麻组(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甲状腺切除术为临床中治疗甲状腺肿瘤常见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为恶性肿瘤需进行淋巴结清扫,其手术范围广、神经牵拉频繁,如不能有效实施麻醉阻滞,可增加术中神经牵拉反应,影响麻醉和手术安全性[2]。研究指出,颈丛神经麻醉和全身麻醉均为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适用麻醉方式,颈丛神经麻醉适合单纯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全身麻醉对于甲状腺切除合并淋巴结清扫手术均有效[3]。因此,在未确定甲状腺肿瘤患者病理类型前,多选用全身麻醉实施手术。但临床中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全身麻醉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需要更大剂量麻醉药物用量,且对颈丛神经阻滞效果不及单纯颈丛神经麻醉,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麻醉苏醒质量造成一定影响[4]。
随着超声技术在麻醉阻滞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应用较为广泛,超声动态引导下实施麻醉穿刺能显著提高患者穿刺准确性、降低穿刺损伤,减少局部麻醉要用使用剂量。根据本研究结果得出,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应用,相对全身麻醉患者更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缩短术后苏醒和拔管时间(P<0.05)。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联合全身麻醉,能增强局部麻醉效果,加强术中阻滞效果,进而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能减少全身麻醉药物使用剂量,提高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颈丛神经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实施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麻醉苏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