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评价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价值
2018-10-21郑州人民医院450000李彤
郑州人民医院(450000)李彤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肺功能较患病前明显减弱,劳动能力受限,给患者预后生活带来极大影响[1]。本研究对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旨在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服务提供参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常规组45例和综合康复组45例)。综合康复组中男34例,女11例,年龄范围为60~80岁,平均年龄为(73.1±3.5)岁,病程时长为3~10年,平均病程时长为(5.0±0.5)年;综合康复组中男30例,女15例,年龄范围为62~80岁,平均年龄为(73.4±3.3)岁,病程时长为3~9年,平均病程时长为(4.8±0.8)年。不同组患者一般资料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附表 不同组患者肺功能改善情况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如用药指导和监督、病房消毒和通风,心理支持和安慰。综合康复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饮食指导: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加强饮食指导,保障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50%、蛋白质15%、脂肪35%,同时告诫患者禁食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饮食做到少食多餐,制定每天饮水标准,鼓励饮食,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取,以便减少或预防便秘。②运动指导: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肺功能和病情制定合适运动计划,如慢跑和步行,运动时间保持在(15~30)min,每天1次,告知患者运动需舒缓,避免因劳累和运动剧烈引起身心不适,每次运动前后指导患者伸腿、弯腰等放松运动。③呼吸功能练习:护理人员通过通俗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练习方法以及流程,使患者熟练或掌握,此外告知患者如何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膈肌呼吸,每天练习(3~5)次,同时护理人员向患者传授全身性呼吸方法,如前倾呼气、立位吸气、双臂下垂呼气、平举上肢吸气和蹲位呼气等,每天练习次数在5次以上。
1.3 观察指标 (1)评价并比较不同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包括①显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基本恢复正常;②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均较前不断改善,③无效:经治疗后患者各项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未见改善或较前加重。(2)采用Flowscreen Pro肺功能仪器对患者肺通气功能进行检测,测试指标包括FVC、FEV1和FEV1/FVC。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8.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数据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表示,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综合康复组显效23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常规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0%),综合康复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Χ2=5.075,P=0.024);综合康复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临床上目前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尚缺少确切治疗药物,而积极控制患者病情是其治疗原则。鉴于此,如何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和改善患者肺功能已经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95.6%vs.80.0%),综合康复组患者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综合康复组患者FVC、FEV1和FEV1/FVC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综合康复护理确实能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该研究结果与莫冬英[2]等研究报道相类似。
综上所述,综合康复护理不仅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其肺功能,其值得推广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