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降钙素原水平对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感染的临床应用
2018-10-21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454000张利红
河南省焦作卫生医药学校附属医院(454000)张利红
在临床,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癌的最有效手段。血降钙素原(PCT)是检测感染的重要指标[1],但在肺叶切除术后有关研究不多,由此,笔者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肺叶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行肺叶切除术的178例患者,其中男性101例,女性77例,平均年龄52(60.58±10.48)岁,其中依照家属意愿分别有98例采取腹腔镜,有80例采取开腹手术。两组病人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 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年龄>18岁。
1.3 排除标准 ①入院前明确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病者;②近期行腹腔内化疗者;③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肾功能不全者。
附表1 不同术式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比较
附表2 术后患者是否感染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比较
1.4 方法 住院期间患者行使肺叶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术后1、3、5天分别检测患者血降钙素原水平。同时测定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水平,记录体温。同时分别以不同手术方式和是否发生感染进行分组,分析不同组别的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记录整理相关研究数据,计量资料t检验,a=0.05,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一般结果 1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手术类型腹腔镜98例,开腹手术80例,术后发生感染性并发症的23例,其中胸腹镜占7例,开腹手术占16例。无术后感染发生的155例,其中胸腹镜的91例,开腹手术的占64例。
2.2 不同术式及是否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比较 经比较分析:胸腹镜手术患者术后血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开腹手术患者,两组均有下降趋势,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1。经比较分析:无论何种手术方式术后患者伴有感染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持续上升,而无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持续下降,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附表2。
3 讨论
在感染发生后,WBC、血降钙素原水平均快速升高,但WBC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异性不高。而降钙素原在机体含量极低,但在机体发生感染的情况下,由于细胞内毒素的作用,其含量大幅升高。目前,降钙素原在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以及结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等方面的诊断价值已得到临床应用[2]。本研究中,笔者以肺叶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无论何种手术方式,术后WBC及血降钙素原水平均明显上升,只是胸腹镜手术方式术后上升的幅度明显低于开腹组,而且患者感染的几率明显小于胸腔镜组。对于所有的感染患者而言,患者WBC及血降钙素原水平术后伴持续上升,而无感染的患者术后两者水平持续下降,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患者体内严重程度有关。
综上所述,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创伤较小,导致机体的炎症反应较小而且几率较低,从而降低血清WBC及血降钙素原水平,促进机体的愈合,肺叶切除术后血降钙素原水平与手术方式和术后感染并发症具有一定关系,连续监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