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陪伴式”乡村规划与实践

2018-10-20彭锐杨新海芮勇

小城镇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乡村振兴

彭锐 杨新海 芮勇

摘要:目前,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各地纷纷先行先试,探索乡村振兴的地方路径。“特色田园乡村”即是江苏省根据自身情况提出的乡村振兴创新举措。本文以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树山村为例,结合持续五年的规划编制与在地实践,针对乡村规划建设的痛点问题,提出规划引领、双创引进、文化引擎、要素引入、活动引流五大“博引策略”,探索“陪伴式”的乡村规划路径,以期对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关键词:乡村振兴;特色田园乡村;陪伴式规划;乡村规划;树山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05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8)10-0027-07 文献标识码:A

Companion Rural Planning and Practice: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Shushan, a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Village

PENG Rui, YANG Xinhai, RUI Yong

[Abstract] Rural vitalization has already been a national strategy, and progress has been made everywhere to try out the local solution to the rural 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village is an innovative measure of Jiangsu province, putting forward to achieve rural vitalization based on local element.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the village of Shushan, the first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village in the city of Suzhou and combined with five years of experiences in planning and field survey, the author raises five strategies of quoting, which include leading planning, introduction of dual creative talents, business drainage from promotional activities, element introduction and driving power by products, as solutions to the vital problems of village planning. A new way of "companion rural planning" is raised and explored in this paper which could be helpful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village and the undertaking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countryside; companion rural planning; rural planning; Shushan village

1.项目概况

1.1 项目背景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乡土文明的国家,数千年以来农耕传统代代相传,使得乡村地域一直主導着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六亿多的广大农民也是支撑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基本面[1]。乡村不仅是传统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集地,还兼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价值和功能。经过多年的努力,江苏省乡村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各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但总体来看乡村依旧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短板,面临着资源外流、活力不足,公服短缺、乡土特色缺失等问题[2]。

对此,为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城乡建设和“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与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着眼于乡村复兴,江苏省省政府于2016年6月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江苏省推进“富强美高”“两聚一高”的创新举措,是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一条江苏新路径。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及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相契合[3]。

“特色田园乡村”不同于以往的“村庄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它既不是村庄环境整治等项目的延伸,也不是美丽乡村的升级版,而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村庄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更加侧重于物质层面的村庄环境整治、公服设施补全等,特色田园乡村要求整合既有工作,探索机制体制创新,推进乡村特色发展与综合发展。

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要紧紧围绕“特色”“田园”“乡村”这三个关键词,其中“特色”就是特色产业、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田园”就是田园风光、田园建筑、田园生活;“乡村”就是美丽乡村、宜居乡村、活力乡村,最终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体强、乡风好”的目标[4]。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思路上,要更加注重探索多类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内涵上,要更加强调特色田园村庄塑造的内容综合;传承上,更加注重乡土文化和民居本土性特色的挖掘和当代塑造,重视乡贤文化挖掘、发挥乡村工匠的作用;空间上,要更加重视“村庄美”和设计品质;发展上,要更加重视“产业特”和农业转型升级;机制上,要更加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资源力量的整合[5]。

1.2 村庄概况

“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江南秀丽处,寻梦到树山。”——苏州通安镇树山村占地面积5.2平方公里,位于苏州市西部、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北麓,东接姑苏古城,西邻浩瀚太湖,400余户农家散落在青山怀抱中,被誉为姑苏城外的世外桃源(见图1)。

作为湖畔山村,树山生态环境优越。村庄拥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空间上形成“三山五坞”的格局,大石山、树山与鸡笼山犹如太师椅般坐落在村庄四周,山脚下分布着大石坞、戈家坞、栗坞(虎窠里)、唐家坞、白墡坞五个山坞(见图2)。山间有着“苏南第一花岗岩裂隙型温泉”称号的树山温泉井,山谷内是郁郁葱葱的千亩梨田,山脚下一条1.6公里长的花溪蜿蜒流过,沿岸四季花开,温泉氤氲。

极佳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树山丰富的物产。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和现代农业科技的引入,树山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村内种植茶叶1000余亩、杨梅1500余亩、梨1060亩,成功打造出由云泉茶、红白杨梅、翠冠梨构成的“树山三宝”特色农产品品牌。

树山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拥有大石文化、山守文化和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村内蜂拥叠翠的大石山上拥有众多名人古迹、历史遗迹,构成了著名的“大石十八景”及各种名人轶事和神话传说,如“天生福地”“名人待山重”“树山与鸡笼山的赌约”“秦始皇射白虎”等。村内还有数尊500多年历史的石像——“树山守”,金山石质地,憨态可掬,是树山的保护神和文化图腾,形成了守子守家、守规守矩、守一守真、守土守疆四位一体的“守文化”。此外,村内民俗文化代代相传,至今仍然有“抬猛将”“中秋编兔灯”“云泉腊八节”等传统民俗活动,以及箍桶、九连环、编草鞋等民间工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樹山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历史文化为底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建设了一批运营良好的农家乐、特色民宿等。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树山村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生态村、中国美丽田园、全国文明村、江苏省文明村标兵、江苏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苏最美乡村、苏州市十大生态旅游乡村、苏州市美丽村庄、苏州市首批特色田园乡村、苏州市首批康居特色村等荣誉。

2.陪伴式乡村规划

2.1 陪伴式规划的提出

“陪伴式”乡村规划的提出基于两方面的考量,首先是乡村规划应该“陪伴”。乡村规划的主体是村民,在规划过程中,各种专业工作者应当是村民的协作者。而且,乡村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规划协作者还应当是规划主体的长期陪伴者。因此,乡村规划不应该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长期的服务过程。谁协助做的规划(包括设计),谁负责陪伴落地实施[6];或者在完成规划之后,聘请专业机构或个人做长期的陪伴式规划服务(如:五年、十年、十五年)。

其次是乡村发展需要“陪伴”,这里面有两层内涵:一是“陪伴式”服务。虽然当前乡村规划编制空前繁荣,但是在乡村规划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有规划设计无指导服务”“不按规划设计实施建设”等问题。陪伴式服务,就是在乡村蝶变过程中,避免出现建设实施与规划设计不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二是“陪伴式”赋能。这就要跳出以“物质空间建设”为核心的乡建思路,通过规划师的先天优势和深度介入,陪伴乡村整合、导入、运管发展资源,发挥规划师更大的作用为乡村发展赋能[7]。

2.2陪伴式规划的类型

目前,陪伴式乡村规划在国内还处于先行先试的阶段,既有个人和机构的自发实践,也有政府搭台的统一部署。从各方的实践来看,可以归纳为“平台型”陪伴和“个体型”陪伴两种类型。

(1)平台型

通过建立一个共同的协作工作平台,在平台上聚集包括三农、金融、规划、建筑、景观、室内、环境保护、投资和运营、建造、养老服务等各方面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还包括各村成立的协作者中心,在这个中心招募社工专业人员,联合全国各公益性组织,培养驻村的大学生村官等更加系统地相互配合工作。如:中国乡建院提出的以农民为主体的“陪伴式系统乡建”。

(2)个体型

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和政策支持,或是建立“驻村规划师”和“乡村规划师”制度,遴选部分优秀乡村规划师专家团队成为乡村责任规划师服务团队;或是向社会广泛征集有志做乡村规划建设工作的团队和个人,推动划、建筑、景观、市政、古建筑保护、旅游、产业策划等多个专业领域人员下乡提供陪伴式服务。如:北京市规划国土委正在研究制定的《北京市乡村责任规划师制度工作方案》,福州正在推行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陪伴式服务”和江苏省已经实施的特色田园乡村设计师制度。

综上所述,“陪伴”对于乡村规划和乡村发展兼具重要意义,“陪伴”的方式和方法也不一而同,在“陪伴”的过程中一方面要亲力亲为,提供最好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也要量力而为,因为规划并不能解决乡村的所有问题,更重要的是在“陪伴”的过程中与乡村成为“命运共同体”,与村民和其他专业者“共同缔造”。与此同时,“陪伴式”乡村规划应当大力推进,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先行先试,并进行总结推广。

3陪伴式乡村规划的树山实践

自2012年起,苏州科技大学杨新海教授团队(以下简称“项目组”)承担了树山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当时国家并没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江苏省也没有提出特色田园乡村的概念。但是考虑到树山村的资源禀赋和示范意义,项目组并没有满足于完成任务要求的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而是在规划方法、发展理念和实施路径上做了一系列的前瞻性工作,并且持续五年进行跟踪服务,提出了规划引领、双创引进、文化引擎、要素引入、活动引流的“博引陪伴计划”并付诸实践,通过规划引领提供乡建智库,通过双创引进实现人才振兴,通过文化引擎推进文化振兴,通过要素引入拓展富民载体,通过活动引流提升乡村活力。

3.1规划引领

规划是乡村发展的龙头,树山特色田园乡村的创建坚持规划引领,协调联动的原则。项目组秉承做有用、管用的规划的理念,先后编制完成了《苏州高新区树山温泉片区旅游规划》《苏州高新区大阳山地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研究》《树山村村庄规划》《树山村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树山村业态发展规划研究》等一系列规划,并且进行动态维护,满足了乡村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化需求(见图3)。

在规划方法上项目组采用“协作式”的方式,并进行DIBO①全过程“陪伴式”服务。在陪伴过程中,项目组在充当规划协作者和运动员之外,或是以组织者和裁判员身份,实行设计师负责制,对树山民房、农家乐及民宿建筑设计、大石山路综合整治、花溪景观设计、温泉进农家市政工程及村庄入口空间提升改造等多项建设项目进行了直接指导或评审,保证规划实施不走样(见图4、图5);或是以合作者和服务员的身份,联合中科院地理所建设负氧离子实时监测系统,联合中国美院和南京艺术学院挖掘创作乡土文化雕塑,联合社会资本和返乡创业青年直接参与树山原舍云泉美宿、闲云舍等特色民宿的建设(见图6)。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和平台优势,结合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在树山村长期派驻“驻村规划师”,打造乡村建设智库,充当技术乡贤。

3.2双创引进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根本支撑和保障,离开了人才,乡村振兴就难以实现[8]。同样,人才也是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组在树山提出“双创激发乡村活力,协同助推乡村振兴”的理念,并且以平台建设与人才培育为抓手,大力开展乡村双创活动。

一方面,项目组联合政产学研多方力量在树山村创建全国首个“乡村双创中心”,通过“乡创+文创”的模式,组织双创活动、培养双创人才、孵化双创企业,激发乡村活力;创建“乡村规划建设研究与人才培养协同创新中心”,指导学生以树山村真题真做,先后举办“首届海峡两岸联合毕业设计”和“第二届长三角高校乡村规划竞赛”并结集出版,同时通过平台化运作召开面向全国的乡村创客大会,招募创客,促进项目落地,借助外力助推乡村复兴。另一方面,对内做好“绿领人才”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由政府主导成立了树山返乡创客联盟——“树盟”。其成员单位涵盖了餐饮、住宿、游乐、农业、文创等领域的20余家单位,基本上都是树山村和通安镇返乡创业青年。通过权利义务的约束,形成“树山共同体”,加强资源互补,打通产业链,实现全域联动、抱团发展(见图7、图8)。这种全新的乡建理念和模式不仅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成效,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相关媒体的肯定与好评。

3.3文化引擎

乡村蕴含着社会经济变迁中的一切基因,是文化传承最大的载体,是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乡愁记忆与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9]。乡村振兴,文化铸魂[10]。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特色产业是基础、特色生态是重点、特色文化是引擎。

从树山的实践来看,项目组首先对传统农耕文明进行挖掘传承,让乡村承载乡愁,传承乡情。规划依托树山村深厚的古吴文化积淀、众多名人遗迹和神话传说,深入挖掘和修复当地历史文化遗存,深挖历史古韵,弘扬人文之美,再现“大石山十八景”,编撰《通安传说》,建立了村级历史文化展厅,成为记录、展示、传承树山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培育村落的独特气质。其次对乡土文化遗产进行活化与文化创新,让乡村增加活力,凸显特色。项目组深度挖掘地方文化,以树山村里面一尊“年兽”石像为起点,主持研发“树山守”乡村文创产品,打造乡土文化IP(见图9)。目前,“树山守”已经从树山村走向了全国,文创产品已达三大系列近百种,拥有3个实体店并在全村完成了线下布点和O2O布局。2016年底进行了众筹,众筹率600%,2017年初完成了动漫的拍摄,目前正在进行文学+影视的联合孵化。由于成绩显著,应邀作为典型案例参加了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第四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CHCD2016)和2017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并被列入“互联网+中华文明”的年度项目指南。

3.4要素引入

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离不开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特别是资本和精英的下乡。在建设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村民主体、市场参与”的原则,采取“综合营建”的模式联动推进。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在取得村民和村委会支持并达成共识的前提下,参与整体策划、详细设计、项目建设及运营管理。以期做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专业的人做村民做不了的事” [11]。

基于此,项目组在规划编制中引入了建设运营模式的专项规划,对政府、国资平台、社会资本、村集体、村民等不同主体的乡建行为和项目进行了布局引导和空间限定。在陪伴式规划过程中还充当了“代招商”的功能,直接引入或参与引入了中国乡建第一品牌乡伴文旅集团的“乡伴树山精品民宿集群”、新乐府国乐复兴计划、泰国都喜天丽温泉酒店、裸心谷等一批国际商旅品牌项目(见图10)。并对一些不符合规划的项目开具了“负面清单”。招商的同时还要造商,在外来品牌企业的示范下,村庄需要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利用、村民参与、青年返乡等方式充分激活自身要素。为此,项目组在对个体商户提供点状技术援助(环境整治、室内设计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温泉进农家”策略,对之前仅供品牌企业的温泉资源实现共享,打造真正的“梨花温泉乡”。

3.5活動引流

乡村的活力是乡村发展的关键,没有人气的乡村是难以持续发展的[12]。项目组充分利用树山村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以活动为触媒,将乡土元素与现代需求相结合,通过特色节庆与多元活动吸引流量,为乡村带来活力与人气,同时形成传播效应。

梨花和温泉,是树山的两大亮点,项目组以此为基础,策划打造了“梨花节”和“温泉季”两大特色节庆活动。通过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各种宣传手段,以此为契机,增加树山知名度,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以“树山梨花旅游文化节”为例,每年的梨花节都会吸引数十万的游人,已经成为姑苏城外乡村旅游的特色名片。与此同时,项目组整合各类资源,以时间为轴,围绕“春赏梨花、夏尝果实、秋品湖鮮、冬泡温泉”的主线,在特色节庆之外组织多元化的日常活动增加游客黏性。同时积极引入“艺术家驻地计划”,举办丰富的文化艺术活动,如:乡村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文化艺术节、新乐府国乐复兴计划、YAROSE传奇舞等。

4结语

通过五年来的“陪伴式 ”乡村规划与实践,树山村从姑苏城外的小山村,摇身一变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村”。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以特色产业、特色生态和特色文化为抓手,打造既有颜值又有灵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特色田园乡村。同时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纳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框架,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在产业、生态和文化基础上,加强人才和组织振兴的工作[5]。从这个角度来说,树山村的五年“陪伴式”规划与实践并不是一个阶段的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注:

①DIBO的含义:即设计(Design)、投资(Investment)、建造(Build)、运管(Operation)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京祥,申明锐,赵晨.乡村复兴:生产主义和后生产主义下的中国乡村转型[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5):1-7.

[2]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EB/OL].(2017-07-12).http://jsnews.jschina.com.cn/ swwj/201707/t20170712_776778.shtml.

[3]赵金波.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复兴江苏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7(24):74-75.

[4]蓝绍敏.在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启动会上的讲话[EB/OL].(2017-06-29).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 auto/news/csj/20170825/u7ai7039145.html.

[5]罗德兵,沈永干.兴化市缸顾乡东罗村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思路与建议[J].新农村(黑龙江),2018(6):12-13.

[6]王磊,孙君.农民为主体的陪伴式系统乡建——中国乡建院乡村营造实践[J].建筑师,2016(5):37-46.

[7]周思悦.宁波市王家岭村乡村建设规划——基于规划师陪伴式的实践方法探索[D].南京:南京大学,2018.

[8]刘罗军,江峥.广州农村地区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4(z1):35-40.

[9]新华社评论员.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N].南京日报,2018-03-09(A01).

[10]王娟.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J].人民论坛,2018(16):252-253.

[11]新华社评论员.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http://politics.people.com.cn/ n1/2018/0204/c1001-29804797.html

[12]赵毅,张飞,李瑞勤.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振兴路径探析——以江苏苏南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8(2):98-105.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乡村振兴
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筑乡注乡情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