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田园乡村

2018-10-20

小城镇建设 2018年10期
关键词:田园乡土城乡

乡村不仅是传统的农业生产地和农民聚居地,还兼具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功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费老笔下差序格局的传统乡土中国正在嬗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外流带来了乡村空心化,乡村普遍面临着公共服务短缺、人口老龄化和乡土文化消失等挑战。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建设提到了战略高度,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建设总体要求。近期,国家又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各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明晰了乡村融合发展之路,以及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的发展方向。如何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内涵,切实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地挖掘乡村的多种功能和价值成为当下乡村规划建设的关注点。

江苏省城镇化率目前已达到68%,特大城市、大城市人口规模占全省城镇人口比例达到49.23%。全省城镇密度大、人口密度高,乡村空间一方面产业呈现现代农业带动下“接二连三”的产业特征,另一方面乡村地域也承载着城市周边重要的生态空间和郊野休闲空间的功能。“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委、省政府将“村庄环境整治”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致力于全省乡村人居环境的普遍性改善,经过持续努力,乡村人居环境面貌显著改善。2017年6月,江苏在全国首先提出了《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十三五”期间,省级规划建设和重点培育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以此带动全省普遍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力图实现“生态优、村庄美、产业特、农民富、集體强、乡风好”的江苏特色田园乡村图景。江苏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土地、资金等相关支持政策,建立了协调机制,强调省级技术支撑,通过一批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等领衔参与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引导众多设计下乡。遵循城镇化规律,坚持走符合乡村实际的路子,努力建设立足乡土社会、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特色田园乡村,是江苏省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

本期杂志结合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实践,策划了“特色田园乡村”专题,就乡村文化抚育、地域景观塑造、产业复兴路径、村庄品质提升等进行了实践总结,希望为当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国乡村重构路径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田园乡土城乡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乡土分外妖娆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