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探讨

2017-04-21卢希峰

中国经贸 2017年5期
关键词:乡村规划城乡一体化策略

卢希峰

【摘 要】城乡一体化作为我国社会重要的发展战略内容,为我国乡村发展与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乡村规划作为乡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其优化发展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乡村规划;策略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在我国未来发展工程中,应坚持走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新型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切实促进信息化、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并有效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发展用以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社会发展体系。为迎合我国政策发展要求,顺应时代变化,我镇在基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求,对乡村规划建设进行了监督与管理,以期促进我镇城乡统筹的优化发展。

二、转变农民观念,促进农民主动参与性

农民作为乡村结构中的主体部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优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乡村农民群体的理解与积极参与至关重要。对此,相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督管理时,首先应从农民角度出发,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发展为主要目标,并积极提取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保证乡村规划所指定的规章制度与农民群体观念的有效结合,从而实现乡村规划对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满足。其次,通过利用一定的宣传与教育手段,转变农民陈旧而固守的生产、生活观念,强化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重要性的理解,从而提升农民对政府工作的认同与支持,促进农民对乡村规划建设的主动参与性。例如,政府与相关部门通过绘制乡村规划蓝图、组织农民群众参观具有代表性的新乡村规划建设、建立示范村等形式促进农民观念的转变,激发农民群众自主参与性,营造良好乡村规划建与管理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线设施

乡村规划管线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信网络等)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内容,对乡村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因此,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部门应加强自身对乡村管线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并根据乡村实际情况,制定合理规划方案。例如,对于水网建设,应保障闸阀设置的合理性,需保证总闸阀数量,用以保证每户给水的优化性;对于电网建设,应注重配电设备的选用是否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并对电力传输半径进行科学规划,提升乡村供电服务质量;对于排污系统的建设,应结合乡村地理、气候、水文等条件,科学设置污水处理系统,避免二次污染现象的产生。

四、建立健全的乡村服务体系

社会服务体系是乡村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存在,是保证乡村物质基础稳定,解决农民日常生活问题的重要保障。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分在进行乡村规划与监管时,应根据乡村实际发展情况以及农民生活、生产需求构建健全的乡村服务体系。例如,在对乡村住宅区的结构、布局进行规划建设时,应根据乡村住宅区的建设规模与地理位置,合理选择垃圾存放、处理地点,组建专职垃圾清理队伍,用以避免公众场所交叉污染,保证农民居住环境的健康与优化;在对乡村商业服务设施进行建设时,应根据乡村人员流动情况选择建设位置与服务类型,应以保证服务的便利性;对于乡村畜牧养殖的规划建设,需禁止农户进行自由放养,可实行集约化管理,并保证畜牧养殖的清洁与卫生,从而提升乡村规划建设质量,为农户打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五、注重乡村生态与人文建设,保留乡村特色

乡村规划,是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下,促进城乡统筹发展,贯彻落实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乡村社会、文化、经济、科技穩定发展的重要改革举措。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在进行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时,应注重“因地制宜”、“以人文本”的建设理念,结合当地农村生活、生产方式、人文精神、民俗风情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将乡村规划建设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用以建立具有地域特色、乡村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农村。与此同时,在乡村规划建设与监管过程中,也应遵循“生态文明”建设需求,根据乡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情况进行合理与科学规划,在实现乡村规划建设的同时,保证乡村原有的自然环境(包括河流、林木、山坡、绿地等)以及自然资源的优化发展,实现乡村现代化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六、结论

总而言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乡村规划建设与发展,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提升乡村生态文化建设、缩短城乡发展差距、改善城乡发展矛盾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因此,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加大自身对乡村规划发展与建设的重视程度,并采用有效措施提升乡村规划建设的优化发展,实现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有效监督原管理,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宜胜.一个中国基层乡村的死与生——城乡一体化的村庄规划方法论[J].小城镇建设,2014,12:30-33.

[2]武仁仲,路阳,刘碧含.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探索——以贵州省惠水县村寨体系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6,06:46-52.

[3]朱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乡村景观规划格局变迁与优化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4,05:48-49.

猜你喜欢

乡村规划城乡一体化策略
城乡制度变革背景下的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召开乡村规划专家研讨会
别让乡村规划变成简单的山寨城市规划
我国农民工社会政策的演变路径探析
以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