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生产建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重生
2018-10-20向刚郭海鞍刘海静
向刚 郭海鞍 刘海静
摘要:2017年,江苏省开展了一系列“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为中国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很荣幸受托于当地政府,为苏州吴中黄墅村的发展贡献菲薄之力。黄墅村是历史上著名的工匠之村,现在村里仍有很多人以装修行业为工作,于是笔者希望为村子建造一座匠心工坊,用以发扬当地传统文化。工坊选址于村口的一些废弃生产建筑。结合工坊设计,探讨乡村中废弃的生产建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的再利用方法。在农村经济搞活的时期,乡村中建设了大量的生产建筑,用以提高村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当下这些房子虽然已经失去原本的功能,但是已经融入乡村生活,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特色乡村的印记。如何更好地实现乡村废旧生产建筑的更新与发展,是当代进行乡村建设工作时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特色田园乡村;废旧生产建筑;乡村文化;改造与再利用;黄墅村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18.10.008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章编号:1009-1483(2018)10-0046-06 文献标识码:A
The Rebirth of Abandoned Production Building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Countryside: The Design of the Workshop for Craftsmen in Huangshu Village,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XIANG Gang, GUO Haian, LIU Haijing
[Abstract] In 2017, Jiangsu Province launched a series of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which provided valuable practical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 We are honored to be entrusted by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work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uangshu village in Wuzhong district. Huangshu village is famous for its craftsmen in history, there are still many people in the village who are working in the decoration industry. Therefore, we hope to build a workshop for the village to inherit 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workshop is located in some abandoned production buildings at the entrance to the village. Combining the design of the workshop, it becomes a very meaningful thing to explore the reuse of abandoned production buildings in rural areas. As we all know,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many production buildings have been built in the village to increase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nd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villagers. Although these buildings have lost their original functions, they have been integrated into rural life and become the distinctive mark of that time. How to better transform and reuse rural abandoned production buildings is a question worthy of in-depth study and reflection when carrying out rural construction work.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pastoral countryside; abandoned production buildings; rural culture; transformation and reuse; Huangshu village
1江蘇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乡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得益于经济改革和产业发展的双重驱动。然而长期以来,资源要素从乡村单一流向城市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这也是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凸显的直接原因。农村劳动力不断大规模地涌向城市,使得农村人才流失日趋严重,村庄凋敝,“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即“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和“农民老龄化”[1]。
另一方面,富起来的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同样乱相百出,千村一面、移植照搬、涂脂抹粉的现象同样比比皆是,如此发展下去,乡村特色尽失,乡村文化发展的载体不断消亡,那么几千年传承而来的乡土文化也将消失殆尽,这是我辈必须警惕与思考的问题。
1.1 江苏省全面推进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是江苏省省委、省政府立足新阶段的乡村建设而实施的一项重要决策,旨在为全国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探索一条新道路,很好地契合了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2]。
2017年3月,江苏省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在江苏昆山锦溪祝家甸村砖厂发起了当代田园乡村建设时间的“江苏倡议”,随后该倡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并将在江苏省范围内启动100个特色田园乡村的建设实践。
1.2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推进过程
2017年6月20日,江苏省委、省政府印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行动计划》(苏发〔2017〕13号)。江苏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上提出要在“十三五”期间,规划和建设100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并希望以此带动全省各地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事业。
2017年8月24日,在全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公布了由45个村庄组成的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首批试点村庄名单。
2017年9月15日,省财政厅印发《江苏省省级财政支持特色田園乡村建设试点政策意见》(苏财办〔2017〕42号)的通知。
2017年10月21日,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协同创新研究基地揭牌成立,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1.3 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工作要点
虽然江苏省在经济发展方面成就非凡,但仍然不能掩盖其城市和乡村发展间存在的较大差距。为了重塑城乡关系,努力建设富有地域特色、承载田园乡愁、具有江苏辨识度的特色田园乡村,坚持走出一条符合乡村实际的道路迫在眉睫[3]。
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主要包含六方面的工作要点:(1)强调田园风范,注重乡土气息;(2)强调生态规划,做响生态品牌;(3)强调特色挖潜,鼓励创新发展;(4)强调试点先行,扎实稳步推进;(5)强调增收致富,资金政策保障;(6)强调乡土文化,展现淳朴乡风。
2乡村产业发展历程及生产建筑现状
产业是一个乡村的生命、文化是一个乡村的灵魂,特色田园乡村的发展就是产业发展升级与文化传承复兴的融合,因此将文化传承和产业转型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是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2.1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的大致历程
乡村生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乡土工业时期、外来文化入侵时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和深化乡村改革时期五个阶段。
2.1.1传统乡土工业时期
中国自古是一个农耕文明主导的国家,除了盐、铁、军备等生产由官府掌控以外,其他生活用品的生产则主要由民间完成。家庭生产和手工作坊是乡村较为主要的工业模式,村民们通过将村中的原材料加以加工,制成成品后售卖,赚取利润,这是典型的传统乡土经济模式。这些工业一般出现在经济较为富庶的地区,依靠的是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主要包括造纸、榨油、碾米、烧窑等。
2.1.2外来文化冲击时期
始于19世纪初,西方列强入侵,与之伴随的是西方文化技术的传播。以沿江沿海通商口岸为起点,逐渐延及到内地农村,中国传统社会发生巨变。传统手工业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分散在各个乡村的村民,他们既没有组织归属,也没有现代科学文化的支持,在西方工业文明面前显得不堪一击。
但在这一时期,特别是清末和民国初期,乡村传统产业和民族资本产业在乡村中此消彼长,也留下了一些工业建筑。特别是以梁漱溟、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行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大力推广工业进入乡村,在乡村中打下了一些工业发展与建设的基础[4]。
2.1.3建国后百废待兴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土地改革政策,彻底终结了我国存续几千年之久的土地私有制,使农民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但是发展农业只是基本民生任务,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贡献微乎其微,所以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了新的发展道路,中国将稳步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1949年到1976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社会动荡之后,中国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城市工业,发展重心聚焦在城市,农村的生产价值逐渐向城市转移,造成了乡村发展的乏力[5]。
2.1.4改革开放初期
“乡镇企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过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相比于上一时期的公社文化,此时的乡村文化呈现出了一种去集体化的趋势,村民逐步树立起理性自主的新意识,能够准确的对国家的政策制度进行充分地解读并利用,从而使个人收入利益较大提升,乡村认同感得以重构,创造出改革开放后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
1978—1994年期间,乡村经济实力逐年增长,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也越来越高。这时的乡村不仅有储备资金,更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建设发展,乡村经济收入逐渐走向多元化,纯农业收入在村民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低。
2.1.5深化乡村改革时期
中国的乡村改革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第一次飞跃与90年代初期的胶结状态后,党和国家于1994年做出了继续深化乡村改革的决定,以期创造出乡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因而,乡村地区办起了供销合作社,通过服务体系联合小规模农业,互惠互利,促进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型。可见,这与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人民公社已全然不同,村民拥有了充分的自主权,自负盈亏,便积极改善农业现状,生产热情空前高涨。
1994至今,随着乡村经济的大发展,村民不仅在农业生产、经济转型等领域相互联合,而且在文化塑造方面,也尝试采取类似社区营造等方法,积极维护地域特色与文化特质。乡村自我认同感被重塑起来,这极大地丰富了乡村文化的内涵。
2.2乡村中生产建筑的现状
在乡村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乡村中遗存了大量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生产建筑,这些建筑或曾经与乡村生硬交接、或密切融合,但随着历史与时间的变迁,已经成为乡村风貌的一部分,融入了村民的生活,变成了一代一代乡村人生活的记忆与乡愁的组成部分,在乡村中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2.2.1乡村生产性建筑数量庞大,种类多样
乡村生产性建筑不仅总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传统乡村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开采型产业为主,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其中主要包含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生产器械加工和资源开采等。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乡村工业涵盖了更多的类型,轻工业重工业并存,传统产业高新产业共进。多类型的乡村工业同时造就了多样的乡村生产性建筑。
2.2.2不同地区乡村生产建筑分布不均衡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乡村工业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崛起,成为了目前国内乡村工业最发达的地区。江浙地区乡村工业拥有较好的历史基础,改革开放也较先惠及江浙地区,著名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就是这个地区的产物[6]。其他省市的乡村工业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东南沿海省份之间仍差距较大。
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乡村生产建筑遗存在地区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乡村生产建筑广泛分布于全国的各个乡村,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较少。
2.2.3当前乡土工业建筑空置现象严重
由于经济的转型,乡村生产建筑的废弃现象较为严重,许多很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处于荒废状态,多数面临拆除的命运。
大多数产业建筑由于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管理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等原因,通常生产一二十年就不再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从而被弃置,这些房子或已经开始坍塌、或变成一些低端功能使用,保存状况一般。
2.3乡村生产建筑重生与转型契机
作为解决新时代主要社会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乡村振兴一直是举国关注的重大事业,而乡村振兴如何推动解决目前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也同样备受关注[7]。
2.3.1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建设需求
众所周知,农村的土地实际上都是集体的,农民种地都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式进行的。土地是属于农民自己的,这种说法严格意义上是不对的。应该说,土地是国家和集体的,但农民拥有承包权。但是,为了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将“三权分置”,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也就是说,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承包权归农民,经营权归经营者。
一方面,承包权依然归农民,保障了农民的权益。农民的土地不论以后怎么样,他依然对土地具有承包权。另一方面,盘活闲散土地,流转土地,壮大农村经济。所谓经营权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进行经营,经营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企业。
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也将不再是纯粹的农民,农民并不一定种地,也可以有工作。经营主体进入乡村,肯定也不是纯粹的种植生产,往往会结合旅游体验和特色产品等进一步放大土地的效益。这样的经营模式带来了接待、住宿、工坊等相关的建设需求。
2.3.2新增建设需求带来的转型契机
乡村要振兴,无论是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还是环境提升,亦或是功能补缺,都必然和建设分不开。在这些建设当中,新建并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建筑遗存的价值,大量荒废的乡村生产建筑,正好可以抓住这个契机,通过恰当的改造设计实现转型。
3吴中黄墅村旧厂房再利用的实践
苏州吴中黄墅村是本次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100个试点之一,也是第一批的试点村。为积极响应此次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打造一个太湖自然乡村与文化遗产保护带的乡村文化示范点,以东山镇杨湾西巷村、临湖镇灵湖村黄墅、横泾街道上林村东林渡三个村落为“点”,塑造“太湖文化复兴”特色田园乡村。
3.1黄墅村的历史文化发掘
黄墅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临湖镇灵湖村,黄墅自然村位于临湖镇西南,西邻太湖,北依第九届江苏园博园。黄墅村是环西太湖沿线的一个重要窗口地带村落,地处太湖生态保护区内,是典型的太湖村落景观,自然生态非常优越(见图1)。
村庄现有农户72户,村民283人。村集体经济690万元,村民收入28000元。黄墅村总体风貌为江南田园与粉墙黛瓦相结合的太湖村落景观,村内多数为二层楼房,约占总数的60%,局部为一层与三层。黄墅村森林覆盖率非常高,森林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结合文旅的形式,现已有一定的森林产业发展规模。
黄墅村历史上才子佳人辈出,在文学、书法等方面皆有很多故事与渊源,而近年来,村里很多人凭借才智与传统,在建筑装修、材料加工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发展特色。苏州著名幕墙企业金螳螂幕墙公司就和这个村有着莫大的关联。当下,村中仍有很多人以木匠、石匠、瓦匠等为己业,因此笔者团队希望将这种新的文化产业加强发扬,并且计划建设一座“匠心工坊”。
3.2 匠心工坊用地现状
匠心工坊用地位于黄墅村东北角,北临腾飞路,东临村落东侧车行道,现状为一家装饰公司的厂房和宿舍区。厂区有两栋较大体量的钢结构彩钢板生产车间、四栋砖墙木桁架屋顶的仓库和一栋砖混结构两层高宿舍,其中仓库之间都加建了彩钢屋面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厂区建筑与黄墅村整体风貌和体量关系都十分不协调,伴随着企业的搬迁,厂房卸下生产的责任,在黄墅村的乡村复兴中,继续发挥作用。依托扎根匠人文化回归,结合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功能策划,利用既有厂区建筑,生产车间保留其钢结构,拆除屋顶等围护构件,拆除加建临时建筑,保留仓库和宿舍,进行改造。
3.3 村落产业复兴策略
黄墅村已有产业主要是有限的农业和森林文旅产业。村内有万源坊传统酒坊生产糙米酒,还有森林咖啡厅和森林画家工作室等。
通过多次与政府和村民召开座谈会,对黄墅村民意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基于村民意愿,产业规划以森林产业和匠人产业为主。森林产业包括林下种植和文旅休闲两个板块,匠人产业则主要是匠人产品和技艺的输出,两种产业的结合是一产与三产协调发展的策略。
3.3.1产业引导,多元森林
黄墅村依托森林资源,在已有的相关产业的基础上,发展林下作物种植、森林养生休闲、森林越野骑行、水上探秘等项目,以此引导产业发展。
3.3.2文化回归,匠心黄墅
现代社会,匠人文化越来越被全社会所推崇,匠人文化中所提倡的“敬业”和“认真”这二个词,被整个社会接受和发扬。黄墅村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有一批村民在上海学艺,主要从事木匠、泥瓦匠、漆匠等。60年代下放回村,农闲时村里外派做工,为集体创收。手艺好的工匠开始逐步带徒弟。8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部分男村民开始跳出田头拜师学艺。通过精湛的手艺和勤劳的精神,部分村民开始发家致富。黄墅村的工匠历史十分悠久。利用村庄现有工业建筑改造成匠心工坊,继承并发扬黄墅匠人文化。
匠心工坊,提供给匠人创作的场所,是匠人创作及作品展示的场所,也是技艺传承体验的匠人学堂,还是产品宣传销售的共享市集,更是村民与游客共同拥有的活动中心。同时独木舟制作技艺将在这里得以重新挖掘,独木舟俱乐部的成立,不仅让修复后的水系可以作为划船的通道被利用起来,也提升了黄墅村的游客吸引力。匠人心坊将很好的弥补村落发展所欠缺的文化展示、产业激活、公共活动等共享空间,是一个功能复合的村落活动中心,对于黄墅村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3.4匠心工坊设计理念
3.4.1绿色织补,水系修复
黄墅村虽然自然生态条件优越,但是村落的核心区的生态景观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方面厂房区大面积的硬质地面打断了村落连续的森林绿化,另一方面村落水系被村庄建设打断,与太湖不连通,导致水质比较差。所以第一步并不是盖房子,而是以匠心工坊的场地为发起点,引导村民对村落核心区进行生态修复。
虽然厂房生产车间与村落的肌理和风貌都是不协调的,但是其作为村落发展历程中的一环却真实存在,是村落当下发展的见证。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并不是要修建一座古色古香的乡村,而是选择性保留村落特定时期的生产建筑,结合绿色织补的巧思,让生产车间形成了新的功能场所。我们拆除车间的墙体和屋顶,保留下它的钢结构,在其间种树,树下成为露天剧院和共享集市。通过这个绿色补丁,织补村落森林绿化。
村庄近现代的建设严重破坏了村庄的水系,我们通过疏通、治理、新掘等手段,使得水系重新环通。这样不但有益于水质的提升,修复的水系还可以作为独木舟划行通道,从匠心工坊出发,欣赏村落,体验密林和湿地(见图2)。
3.4.2匠人建筑,“建筑”匠心
承載匠人文化的不应该单单只是匠人本身和展厅里的图片及展品,整个匠心工坊的建筑,景观,甚至是门窗细部都应该是匠人文化的展示载体。所以我们并没有设置大量的展示空间去专门展示匠人文化,而是把整个匠心工坊都看作是一个大展品,把更多的空间用来承载黄墅所需的公共功能。也就是整个匠心工坊就是一件匠人文化展示的“大展品”。
匠人文化,也是材料的文化。我们从中国传统建材中选取出五种典型的建筑材料,砖、石、竹、木、瓦。既作为匠心工坊的展示主题,同时也是改造设计中主要运用的建筑材料。村中的石匠、木匠、泥瓦匠等匠人作为乡贤,参与到匠心工坊的实际建造中来。工坊落成后,他们又作为老师在这里教授年轻人和小孩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又丰富了游人的匠人文化体验(见图3)。
在展览方面,材料的运用发展历史,传统工序,传统工艺,代表建筑等将由专业策展团队进行梳理,在这里展示,科普传统建造文化(见图4)。同时,当代材料科技的研究成果和创意元素产品等也可以在实体空间内得以展示并亲身制作体验。依托区位优势,专门设置的工作坊空间,不仅成为黄墅匠人精神和技艺传承的地点,也是城市人体验传统建造文化和匠人技艺的乡村课堂。
3.4.3树阴照人,小桥流水
森林作为黄墅村发展的基础,在匠心工坊的项目场地用绿化织补厂房区的生硬。我们除了将厂房硬质地面用绿荫空间进行填补以外,我们还在保留建筑间隙植入不同主题的绿化院落。树荫之下,成为共享集市,露天剧场,休憩空间。
水道将匠心工坊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匠人文化体验和展示区,一个是独木舟俱乐部及其配套服务。在设计中,跨水设置小桥,沿水布置码头,临水安置座椅。过桥进村,划船戏水,临水饮茶,匠心工坊细致地营造了建筑与水、人与水的亲密关系(见图5)。
4思考和总结
在广大乡村,现存着很大一批包括仓库、砖窑、厂房在内的生产建筑,它们的发展给农村经济的腾飞注入了强大活力。目前国内对于生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城市的多,研究乡村的少;研究具有时代特征的多,研究不具备特色的少。在城市环境中,只有少数具备时代特征且建筑质量较好的工业建筑得以保护并在利用,大部分还是被拆除。在乡村环境中,由于关于乡村生产建筑的保护利用的意识的缺失,生产建筑较少有再利用的实例。
乡村生产建筑是为了满足生产需求而建造的,普遍具有较大的空间和体量,但其所具备的美学价值不高,且多与地方乡土建筑风貌不符。所以乡村工业建筑在完成生产使命之后,往往被闲置或被拆除。
但是随着乡村复兴事业的推进,对于普遍缺少公共空间的乡村来说,闲置的生产建筑恰恰是一个补缺的良机。乡村生产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研究,对于正如火如荼进行的乡村复兴事业,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95-802.
[2]韩长赋.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农技推广,2017,33(12):69-71.
[3]赵金波.扎实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积极探索乡村复兴江苏路径[J].改革与开放,2017(24):74-75.
[4]王孝凤.卢作孚的乡村建设思想与实践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13.
[5]卢文浩.高沟故事:信息流通与乡村工业化变迁[D].合肥:安徽大学,2011.
[6]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J].改革,2001(4):53-58.
[7]刘合光.乡村振兴的战略关键点及其路径[J].中国国情国力,2017(12):35-37.
[8]朱泽.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32-36.
[9]张平.江苏省启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J].江苏城市规划,2017(7):51-51.
[10]金荣.社会学视角下的特色田园乡村设计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7(8):176-177.
[11]郑宁.关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7.
[12]许可.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旧建筑改造研究——以重庆主城区旧建筑改造为例[D].重庆:重庆大学,2010.
[13]宋晓梦.基于材料特性的工业建筑遗产主体结构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5.
[14]梁宸.老建筑改造与可持续发展[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15]李锟,莫创,潘金龙.乡村工业遗产价值评估与保护再利用——以高淳蒋山轮窑为例[J].江苏建筑,2015(6):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