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讨论法”,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实效

2018-10-20张呜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讨论法讨论主体

张呜

[摘要] 课堂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价值,才能将学生的学放在首位,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笔者在课堂中采用“讨论法”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达成,让学生能在讨论、交流、争辩等活动中,深入数学思维,解剖数学问题,践行数学思想,以此达成渐进突破、循序提升的效果。

[关键词] 讨论;初中数学;主体;思维

讨论法是促使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它充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让学生们可以有机会互相交流讨论,进而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学习,让初中数学课堂更有效。

一、引导小组讨论,活跃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定理、公式以及性质,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讲解,不仅很难激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欲望,更不易学生理解、掌握新知。由此,教师需要改变创新。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以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整个数学课堂学习中变得更加主动、积极。

例如在教学乘法公式时,教师在和学生们一起学习有关“平方差公式”的知识内容时,并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而是选择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思考。首先,教师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些数学问题:(a+2)(a-2);(3-a)(3+a);(2m+n)(2m-n)。学生们也都在教师给出问题后,纷纷进入思考计算中。很快,学生们都有了结果,此时,教师并没有急于让学生公布最后结果,而是给学生小组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自由结组,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一起来探究其中的奥秘。这时,有一小组开始了讨论交流:

生1:这些算式都是多项式乘多项式,所以我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数学算式。我得出第一个算式的结果为a2 -4,第二个算式的结果为9-a2,第三个算式的结果为4/㎡﹣n2。

生2:我将这三个算式放在一起,发现等号左边与等号右边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这时,小组的其他成员都纷纷表示赞同,也都非常主动地向大家讲述自己的猜想。学生们就这样主动地交流讨论,无形中对平方差公式这一内容有了很深刻的认识。

在以上数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开展教学,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成功地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推进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并在思考与探究中逐渐深入问题的本质,在交流与讨论中突破问题的关键,最终促使问题真正解决。整个过程中,学生互相学习、彼此碰撞、相互融合、共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学习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二、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合作学习

新时代的今天,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学生的发展更离不开合作学习。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互相交流、共同合作,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实现高效课堂学习。

例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时,选择将课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探究。为了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结组,并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去完成这一目标。有小组拿出了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并觀察猜想,有学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可以通过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得出等腰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的长度是相等的,这是不需要证明的。还有学生说:通过观察,我发现其两个底角的大小好像是相等的。很快,学生们便依据这一猜想展开了思考讨论。有学生建议用量角器测量,有学生建议对折一下这个三角形,看两角是否会完全重合在一起。在纷纷完成这些建议的操作后,又有学生提出疑问:这样的操作是存在着很大误差的,有什么非常严谨的证明方法吗?很快学生便想到:我们可以试着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来解决。学生们就这样互相交流、共同出谋划策,高效率地完成了课堂学习任务。

案例中,教师大胆放手,将课堂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共同合作学习,一起去探求其中的奥秘,不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授之以渔就要给生以渔、与之共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渗透讨论思想,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分类讨论法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它能够充分活跃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真谛。在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渗透分类讨论这一思想方法,以开拓学生数学思维空间,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和体验,进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解题正确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学“一元二次方程”时,教师在引导学生们学习本节知识内容时,为学生们设计了一个问题:当m为何值时,方程(m2-4)x2+2(m+1)x+1=0有实数根?学生们在教师给出问题后,都开始了思考分析,很快便有学生给出结果:这个方程一看就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判断它是否有实数根,只需要判断它的根的判别式,△≥0时有实数根。很明显,学生出错了,丢失了一种情况。此时,教师适时渗入分类讨论思想,引导学生分情况讨论这一问题。第一种情况,如果㎡-4 =0,这个方程就会是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就需要换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求出m的取值。第二种情况,如果㎡-4≠0,该方程才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才可以利用判断△的大小来解决。

在数学课堂练习中,教师巧妙地为学生渗透分类讨论这一数学思想,很好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其实,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交换思想,彼此不仅得到了新的认识,还会融合新的思想与方法,是学生真正提升的关键所在。

总之,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一定的思维,很多时候,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中,要学会与他人交流讨论。在今后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讨论法”,渗透讨论思想,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深入探究、踊跃展示,促进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也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充分提升。

猜你喜欢

讨论法讨论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课堂高效有趣的法宝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讨论法应用的实效性
试论基层电力市场营销策略
运用讨论法强化写作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