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对策

2018-10-20邝兴福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提升效率高中历史新课改

邝兴福

摘要:新课改下的教学观要求教学要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在此背景下,单纯向学生讲解课本知识无法达到“教会学生学习”的目标,高中历史教学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让历史课堂氛围更活跃,学生参与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好。因此,明确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参与度低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本文结合当前历史教学的现状,从贯彻以生为本理念、利用多媒体工具、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提升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201 -01

1.当前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效率低、效果差的原因

1.1 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目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中,大多教师还是没有打破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教师以课本知识为中心,向学生讲授考试重点内容,讲授结束便让学生进行生硬的背诵。在这个过程中,既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也没有给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我、拓展知识体系的机会,“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未得到体现。在研究中不难发现,有些考试的知识点并不是学生感兴趣和想学的,部分枯涩的内容以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难以真正消化和理解。所以教师单纯讲授考点,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链接相应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不仅打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违背了新课改“教会学生学习”的初衷,使教学效率低下、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1.2 教师未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在课堂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使历史课堂变得立体化。但是一些资历较老的教师囿于不精通多媒体的操作且不愿学习,又觉得自己的教学经验远比科技在课堂上所起的作用更大,所以固步自封,采取传统授课方法,写板书、念教材、划重点,学生疲于此模式,难以在课堂上集中精力。有些年轻教师虽精通多媒体技术,但教学态度不端正,“偷懒”心理严重,觉得制作课件搜寻视频比较麻烦,所以就不愿发挥特长,信息技术难

1.3 教师未主动拓展教学内容

高中历史所包含的知识面非常广阔,甚至涉及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部分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教师会压缩教学内容,只讲解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虽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的历史敏感度不断下降,在脑海中无法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碎片化知识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和深入研究。从考试角度来说,前后知识形不成串联,也不利于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阅读材料,大幅提高成绩。本质上来讲,教师的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历史教学效率。

2.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

2.1 教师要树立“以生文本”的教学理念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以考试为中心。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掌握学生的不同认知特点。在传授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之上,向学生讲授他们所真正感兴趣、真正薄弱的知识。同时,及时采纳学生的意见,搜集学生想了解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每节课抽出固定时间,让学生主动向班里同学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历史常识、所喜欢的历史人物,并评选出班里的“历史小能手”,这有利于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在平等互助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 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

无论是年轻年轻教师还是年老教师,都必须转变观念,积极学习,重视多媒体在历史课堂上的作用。两代教师应形成良好的互动,互相传授教学经验,由年轻教师组建专门的培训团队,解决老教师在技术方面遇到的难题,提升老教师进行多媒体操作的水平。在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设置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展现丰富多彩的历史图片、播放与所讲知识有关的影视视频,形象逼真地再现已经消逝的历史现象,让学生感受到震撼的历史场面,增加体验性,使之真正融入到课堂中。比如在讲解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播放在《黄河绝恋》、《南京大屠杀》等电影中截取的短视频,让学生在影片中体会抗日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3 教师要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新课学习后自己画出思维导图,以时间为数轴,以树状图的形式,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事件都建立在知识体系中,既可以防止知识的遗漏和混淆,又便于将不同朝代的各项史实进行比较研究,教会学生学习;其次,教师应转变单方面输入式的授课方法,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以提问、个人展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最后,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比如在讲解一项历史政策时,可以组织学生形成正反方进行辩论比赛,详细分析政策的利弊,在比赛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使学生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结语

新课改提倡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展现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授课模式,历史是一门需要学生不断进行思考、不断进行知识填充的课程,课本所能提供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利用好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全方位、多层次的历史知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寓教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课堂变得有生机、有活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邓颖玲,高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J].文理导航(上旬),2018 (02):52.

[2] 聂胜凯.多媒体提升教学效率的一支“奇兵”——刍议多媒体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考试周刊,2018 (43):145.

[3] 杨兴亮,浅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J].新课程(中学),2012( 04):132.

[4] 王书香,浅析高中历史课程有效教學的策略[J].高考(综合版),2015 (01):55.

猜你喜欢

提升效率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品管圈在临床科室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