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乐高引发的几点物理教学思考

2018-10-20吕德明

读与写·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教学理念物理教学

吕德明

摘要:我非常荣幸能参加2017年教育部一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学科教师培训,通过课程培训,我深深体会到:在乐高教育中,教师的讲解只是一个小方面,另一个方面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环境和过程。这种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有着相同之处,就是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乐高教育学习方法重点强调互相学习和共同学习的机会,给予学生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着重于向学生提供资源,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在建构学习中获得新知识和学习的动力,更加重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通过乐高教育学习所引发了三点物理教学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乐高教育;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1578(2018)02 -0169 -01

1.把“玩中学,做中学”教学理念融合到物理教学中去

爱玩是学生的一种天性。现在的学生天天在手机不离手,手机不离游戏,乐高教育紧紧抓住学生这一特点,联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挑战,通过建构模型的过程学习到新的知识。研究显示孩子们在这种环境下的学习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如果可以让他们接受他们能力所能承受的最大的挑战,他们会主动的去探索、理解和继续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确定了自己的目标,他们还通过可以实现个人价值的创造,培养了自信。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了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在物理教学时,把“玩中学,做中学”教学理念融合到实践教学中去,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推理等得出相关的结论。然后通过一些知识竞赛来巩固知识,再通过建构模型来巩固和应用知识,这样可以把乐高的“玩中学,做中学”教学理念融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教师课前应充分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让学生做分组实验,并设置小组之间的比赛。学生通过实验竞赛活动,可以认识到小人的振动是通过喇叭的振动引起的,从而,学生深刻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在学习《照相机》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凸透镜和卡纸等,让学生制作照相机,让学生说明自己的照相机的工作原理;同样,在学习《显微镜和望远镜》时,教师也应准备足够的不同焦距透镜,让学生说明演示和说明自己制作的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深深体现乐高的“玩中学,做中学”教学理念,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如何转化为实际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把乐高教育“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融合到教学中去

乐高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它帮助学生发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挑战假设,并提出新的想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使学生们会自觉地学习、获取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了合作能力,提高沟通能力,充分表达思想能力。

在我们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我们先联系知识作为铺垫,引入新知识,要先让学生学会知识点和公式,再让他独立完成简单的物理问题,通过自己成功的解答,学生就能逐渐学会解决问题的办法了,这就是所谓的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与乐高的教育理念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面是微不足道的。

例如:在学习线圈、电动机怎样持续转动下去时,首先从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应用引入,再学习“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接着,老师演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不能持续转动的实验”,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线圈持续转动下去?”为了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设置制作一个小电动机的竞赛活动一一一一怎样才能让线圈能够持续转下去,看谁做得又快又好的活动。这样教学通过设置问题,明确教学目标,布置具体实验活动来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让乐高的培养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重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理念融合到物理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把乐高的“4e”学习过程融合到教学过程中

所有的乐高教育器材的学习过程都包括以下4个环节:联系( CONNECT)、建构(CONSTRUCT)、反思(CONTEMPlATE)、延续( CONTINUE)。

这四个环节与我们的平时教学在表面上好像很类似,实质上却相差很大。比如在联系阶段,乐高教学法中的“联系”,是教师将学生已有的知识、兴趣与课标、知识点进行联系,让学生面临一个开放式的挑战或任务,将置身于问题解决方案寻找者的角色,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在他们开始动手之前探索各种设想,他们的好奇心被唤醒,挑战就在他们可解决的范围内;与传统教学中导入的方法不同的是,学生的活动,需要老师用联系的方法构思、创新和设计。概括地讲,乐高教学法中的联系不同于传统教学中的导入,但与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们实践的情境教学基本是一致的。引导学生把案例学习活动中的内容与他们以往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联系起来,与他们以往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造力;而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导入”,一般是用简洁的语言介绍活动的要点和步骤,直接进入学习的主题,没有过多的渲染、修饰和过渡,这样仅仅能够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基本任务。

总的来说,乐高不只是关注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学习,更中要的是将学生看作一个能够全面学习的完整个体,注重他们的智能的发展、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并把人的行为、认知、情绪合并加以训练,注重人的价值、潜能和自我实现的倾向。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做好各种准备,把乐高的相关教育理论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去,也许我们的教学效果会获得意想不到收获!

参考文献:

[1] 《浅谈乐高4C教育理念在中学机器人教育中的应用》《佳木斯教育學院学报》2012年07期.

[2] 《基于乐高机器人的创新设计实验开发与实践》《实验室科学> 2008年02期.

猜你喜欢

教学理念物理教学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钢琴对环境污染的探讨
浅议课堂教学与管理的体会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