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2018-10-20涂建勇
涂建勇
万以内数的认识既是前面千以内数认识的延伸,也是后面学习多位数读、写法,万以内数计算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孩子在学习万以内的认识时,对万以内数的概念模糊不清,将会直接影响到对万以内数的读、写以及计算的理解和掌握。为了让孩子切实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认识,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认识”时,注意以下下面几个方面的问题。
1 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主题图,激趣导入
出示主题图后老师充满激情的介绍:这是我国的南京长江大桥,非常壮观是吗?这是我国自己设计建造的长江大桥,在50年前建成完工,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大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仔细观察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公路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读的真标准。一起再来自豪的读一遍。然后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万以内数的认识。让孩子感受到了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产生了认识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让孩子们在充满民族自豪感中自然而然的进入到了新课的学习中来。
2 注重把握好孩子学习的层次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体现了三个层次:
(1)我先让孩子们猜想:前面我知道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那么10个一千会是多少呢?孩子回答后,我引导孩子们通过数非常直观的小方块来进行验证,当数到九千时停顿下来,提问:“再增加一个千是多少呢?”引导孩子得出10个一千就是一万,一万里有10个一千,并不失时机的指出“万”也是计数单位,是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2)充分应用计数器表示数,使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数位上数的含义,再一次体会到了数数中的十进制原理。教师用计数器演示,让学生边拨珠边数数。先拨出一千,顺序数到九千时,问学生:九千后再添一个千是多少?怎么拨?学生有了满十进一的经验,就会类推出数到九千时,再加一千的拨珠方法。计数器的演示,有利于学生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是由10个一千组成,加深对新计数单位万的认识,比较形象直观地建立起万位概念。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位及其顺序,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最大的四位数是几?(9999)数中每个9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然后追问:如果这个数再加上1是几?学生回答后,让他们在计数器上拨珠,通过连续进位的操作,充分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我通过让孩子给我们学过的这5个计数单位找家的活动,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孩子自己整理制作出了数位顺序表。不仅让孩子们较为扎实地掌握了数位顺序表,加深了对数的理解。而且还使他们有效的感知了数位和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 注重课堂的有效性评价
《数学课标》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基于这个理念,以及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我特别关注课堂中对他们的有效评价。当孩子敢于猜想10个一千是一万时,我及时评价: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积极思考的好孩子!当孩子清楚的应用计数器叙述出9999再增加1为什么是10000时,我马上表扬孩子:你的叙述得很有条理,真是善于学习的小能手!……
4 注重了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对孩子问题意识,开放思维的培养
爱因斯坦所说的:“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课堂是孩子学习知识的沃土,而问题是数学课堂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才会更开放。创新意识源于开放思维。因此,有意的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我们数学老师的责任。
在探究学习完成例6后(孩子在计数器上表示出2458后),我提问:看到这个数能提出有关这个的数的问题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平时的有意思培养,在略作思考后孩子们争先恐后的举手提问:生1:它是一个几位数呢?生2:它的最高位是什么呢?生3:和它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谁呢?……
然后我又接着提问: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能不能说出一个比2458大得多的四位数?孩子一个接着一个说:2500,3000,8000……我又更进一步提问:看谁说的四位数大。当孩子回答到9999时,我模仿拍卖行充满激情的说到:9999一次,9999两次,9999三次……,有没有比9999更大的四位数?孩子齐声回答:没有了!我接着追问:为什么没有了呢?……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吧,说说这个数的组成?汇报。
5 适当拓展,培养数感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万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0000这个数较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补充一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经验中找大数,通过具体的感知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如,用1万有多少?激发学生的學习兴趣。还可以通过课件演示、观察实物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
整个过程可谓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正是源于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对孩子问题意思,开放思维的培养。
(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碧筱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