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起备小学信息技术课
2018-10-20关莉莎
关莉莎
《神奇美妙的艺术字》这一课是学习文字处理软件时不论哪个版本的教材都会讲到的一课,而且在制作电子报刊时也会用到这一基本操作。
作为信息技术老师,上完一节课后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你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很多任务,感觉学生不配合;知识点很零碎,讲完知识点似乎没有练习的时间,学生不能站在审美的角度去完成作品;学生隔周上课几乎把上节课的知识忘完了……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一起来备一节课,力求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确立清晰的学科目标体系。
我们用“五步法”来制定学习目标:
第一步,分析普通性目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建构知识体系,明确学习结果。课标要求学会使用一种文字处理软件处理文字信息,在学会常用文字处理功能的基础上,学会通过艺术字增加文档表现力。从中分析出行为动词是“学会”和“使用”。那我们的大方向就定下来了,学会插入艺术字的方法和使用艺术字。
第二步,根据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重点和难点。我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活动2第8课是《神奇美妙的艺术字》,教材中的学习目标是:1.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2.学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3.学会改变艺术字的颜色和效果;4.提高美化文档的能力,增强审美意识。结合课标,课标中的使用艺术字也就是教材学习目标的2、3、4条,我们分析“使用”这个行为动词,“使用”就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现在需要思考的是,本节课结束后,你想让学生解决什么实际生活问题?学生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能在实际生活中干什么?这就是课标中的“使用”这一动词的体现。这样我们就理清楚了,重点就是学会,难点就是使用。
第三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程度。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熟练使用”,因为它是基础。调整艺术字大小和位置,改变艺术字颜色效果是“学会使用”。
第四步,根据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行为条件。插入艺术字的方法是借助教材来自主实践实现的。调整艺术字大小和位置是借助视频或者教师讲解已有知识迁移实现的(画图软件中改变选中图片大小和位置的方法的迁移)。改变艺术字颜色效果是通过分组实践后教师用一种吸引学生的方法(视频或PPT讲稿)总结上述方法来实现的。
第五步,综合呈现教学目标。1.提供自主实践机会,借助教材,掌握插入艺术字的方法。2.通过视频回忆画图软件中改变图片大小和位置的方法,师生提炼操作要点,学会使用此方法。3.通过分组自主实践,学会使用改变艺术字颜色效果来美化文档,体验美化文档的过程。
其次,设计基于目标的评价任务。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与课例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施应该有明确的课堂任务,因为我们教材知识的呈现就是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的,所以,信息技术课堂任务设计的有效性和连续性是老师们备课需要考虑的,每个知识点下任务的设计应该具有连续性,这样才能把一节课的知识点串起来,一节课结束后才会有一个完整的作品出现。这样就可以规避知识点零碎、学生一节课后不能对知识形成完整概念的现象。结合目标,我们需要设计一个完整的任务,分三步来实现,每一步就是一个目标。
任务一:打开桌面上的素材文件夹(因为WPS文字版本不同,所以给学生提供教材支持的版本素材),借助课本46页,在文档中插入合适内容的艺术字(文字内容自由发挥)。
任务二:根据文档中已有内容的位置,调整插入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使其在文档中的结构合理,位置合理。
任务三:根据文档中的其他文字颜色,合理设置艺术字的颜色效果。
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三个任务,一开始我们说到,你煞费苦心地设计了很多任务,感觉学生不配合,表面上感觉是学生不配合你,实际是你的任务设计得不明确,上面的三个任务明确了学生操作的方向,并且为后续学生评价作品也指明了方向,方向就是艺术字结构、位置、颜色搭配的合理性。我们也是从这三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学习一个软件说明书,学了一堆技能,一节课就是技能的堆砌,一节课你要去引导学生如何去用技术,明明确确给出使用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要出示半成品的作品,让学生在半成品的基础上使用本节课知识把它完成。这样,就可以把零碎的知识巧妙地进行整合,把已经有的知识进行迁移,而且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练习、巩固、熟练的过程。
第三,规划基于目标的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把教学设计为四个环节,前三个环节就是三个任务,第四個环节加一个拓展的综合练习,独立完成一个艺术字作品,使其位置、大小、颜色合理。
第四,实施规划好教学过程。
这个环节一定要把目标当作这节课的灵魂,教学的关键行为都应该指向目标的达成。把教的过程当作评的过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问题,预设是前提,是底线,生成是必然,是机智。这一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同教师智慧不同,捕捉课堂生成不同,应对课堂的智慧不同,但是,一定要让教学环节过渡得有效和连续,与学生对话要明确有效,敏锐地捕捉学生的信息,有效地反馈和利用信息,这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需要长期修炼的智慧。
第五,布置基于目标检测的有效作业。
我们信息技术课是用课堂任务来检测目标达成的,因此,必须在一节课中留出一个环节来综合使用技术,独立完成一个小任务。也就是我们这里任务四的出现,然后利用前三个任务中明确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作品。
一节好的信息技术课是我们毕生追求的目标,但是何为一节好的信息技术课呢?马宁等合编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一节有效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一节课里学生有积极的情感体验,一节课里学生有广泛的认知范围,一节课里学生有深层次的认知体验,一节课里学生创新思维得到高层次培养。这样的课才是我们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毕生追求的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