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拟功法 深化主旨

2018-10-20姚友良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7期
关键词:主旨

姚友良

[摘 要]入选教材的课文、通过遴选的名家的群文,绝大多数文质兼美。作为重要语段的文章结尾,除了理解它的作用,还有就是仿写,学习作者的写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提升学生作文结尾的水平。通过读写结合的手段,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熔感悟积累与表达运用于一炉,扎实训练,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关键词]结尾;模写;主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9-0016-02

朱熹说:“模拟者,古人用功之法。读得韩文熟,便做韩文的文法;读得苏文熟,便做苏文的文法。”下面以苏教版、人教版、部编版语文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课文,课外的来自丁立梅等名家的作品为例,从深化主旨的视角来谈谈对文章结尾的处理——模写。

“第二天又有一批敞口船来到这里停泊。镇上便表演着同样的故事。这种故事也正在各处市镇上表演着,真是平常而又平常的。”(选自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这个结尾是对前文的深化,表明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不是一时一地的,而是在哪都避免不了的,从而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使小说的主题具有了更为深广的社会意义。

学习课文的结尾,用由一地到多地这种扩展范围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去年,我区再作企业家捐资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新闻报道时,像‘×××同学一样的贫困学子,他们的脸部都被打上了马赛克。今年全国许多地方在进行类似的新闻报道时,也都做了类似的技术处理。”(选自学生黄强习作《我们为什么要打上马赛克》)

习作结尾,叙述企业家捐资助力贫困学子圆梦大学的新闻报道的变化,范围由我区拓展到全国许多地方,使其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从而深化了习作主题。越来越多的地方意识到,为了尊重贫困学子的隐私,保护贫困学子的尊严,他们所做的马赛克处理,折射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道德和境界。

“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选自季羡林《幽静悲剧》)

这段文字中的“十字架”,是作者有感于“愚氓灭美”现象而产生的沉重感和责任感,“永远永远地背下去”, 表明“我”将永不放弃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和作为一个普通人对真善美的追求,使文章的主题具有了更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课文的结尾,用由现在到永远这种扩展范围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只要黑恶势力存在一天,虽然退休了,我,也要退而不休,永远永远地和黑恶势力斗争下去。”(选自学生文成习作《老爸退而不休》)

习作结尾讲老爸退而不休并将永远永远地和黑恶势力斗争下去,表明了身为检察院干部的老爸永远疾恶如仇、为民为国的情怀,使文章的主旨具有了深远的未来价值,深化了习作的主题。

“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选自朱自清《背影》)

文章结尾再现背影,既照应题目及前文,使文章结构严谨,也从儿子疼惜父亲的角度侧面衬托出父爱的力量,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学习课文的结尾,用侧面衬托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第二天……他要赶紧去挖他的糖。不想,一夜之间地温回升,冰雪消融了,糖漿和雪水混在一起,渗入大地……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选自黄飞《甜甜的泥土》)

泥土为什么是甜甜的?糖渗入土中所以是甜的;甜甜的泥土寄托了妈妈对儿子的至亲至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甜的泥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这篇小小说的结尾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这个诗化的结尾,意蕴丰富,给人以无穷的联想,小说的主旨因此得以升华。

学习课文的结尾,用丰富意蕴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今天,阳台上的花格外灿烂馨香。妈妈深情地欣赏着,幸福着。我欣赏着这一切,幸福着。”(选自学生何馨习作《幸福》)

“今天,我成功了,不仅在学习上,更在做人上。”妈妈欣赏的,既是自然之花的灿烂馨香,更是“我”在领奖台上因成绩优异而露出的灿烂的笑容和因品德高尚而产生的德馨。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孩子真挚的爱、深沉的爱。同时,我们还能感悟到,因为疯长,所以灿烂;因为爱,所以幸福;深沉的欣赏,是欣赏内在的美;因为品德高尚,所以被深情地欣赏。主题,因结尾意蕴(作品丰富的意蕴包括很多,但主要指情感意蕴和哲理意蕴)如此丰富深刻而得以深化。

“在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每当我遇到一个遥不可及、令人害怕的情境,并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应付——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自己上过的那一课。我提醒自己不要看下面遥远的岩石,而是注意相对轻松、容易的第一小步,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就这样体会每一步带来的成就感,直到完成了自己想要完成的,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再回头看时,不禁对自己走过的这段漫漫长路感到惊讶和自豪。”(选自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这个结尾点明了文章的主旨,由“我”童年时爬崖遇险以及在爸爸的帮助下,一步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揭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个小困难,从眼前、从脚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最终成功战胜它。意蕴深刻,深化了主题,颇能引起人们的思考。

学习课文的结尾,用提炼哲理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以后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忙忙碌碌,而是学而思——把勤奋与思考结合起来,期末考试,我考了年级第二名。啊,原来如此——不要在狂奔中前行,也许停下来歇歇,才能走得更远。”(选自学生陆子淳习作《啊,原来如此》)

习作结尾由前文一位小男孩受升学压力快节奏生活却失败而慢节奏却成功的故事,提炼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追梦路上,不能一味狂奔,适当地歇歇,才能走得更远,颇能给人以启迪。

“……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选自丁立梅《蔷薇几度花》)

这个结尾,由物到人,表明作者喜欢那丛蔷薇,更欣赏像蔷薇那样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卖灶糖的老人,认为像蔷薇那样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的生活是人生最好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本真朴实无华生活的赞美,升华了主旨。

学习文章的结尾,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方法仿写一个作文的结尾,达到深化主题的效果。

“我的那位朋友,心思单纯,乐于助人。我为能交到这样的朋友感到自豪!一阵和风吹来,花瓣微微然飘舞着,花色虽淡,可那香气却如此清芬,沁人心脾。纯洁清芬,这就是自然界里的栀子。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吧。”(选自学生阚仁奕习作《那时花开》)

习作结尾,托物言志,借栀子花的“纯洁清芬”表达作者人生最好的状态,当是“心思单纯,乐于助人”的观点,含蓄深沉,深化了习作主题。

曲终收拨当心画,妙用结语韵味长。品读和仿写结合,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熔感悟积累与表达运用于一炉,扎实训练,切实提升了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学科关键能力。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猜你喜欢

主旨
主旨大意题
How to Find the Main Idea 如何找出主旨
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上的主旨讲话金句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下)——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38-1949)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上)——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08-1921)
《桃花源记》与一文多选现象、多种文体特征及多重主旨解读(中)——基于清末民国教科书的考察(1922-1937)
主旨大意题解题技巧
办手抄报
大意理解透,阅读理解不用愁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