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歌剧及其演唱风格与技巧的演变

2018-10-20祝君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演变

祝君

摘要:在中国歌剧将近100年的发展历史中,问世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歌剧作品,而《秋子》《白毛女》《江姐》和《原野》等分别代表着不同时期的歌剧创作艺术审美、演唱风格与技巧运用及观众的欣赏取向,堪称是不同历史时期歌剧作品的“里程碑”。本文基于对中国歌剧发展的整体性回顾,在明确中国歌剧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以《秋子》《白毛女》《江姐》和《原野》等为范例,探讨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与技巧上的演变,以期站在西洋歌剧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相结合的历史节点,思考中国歌剧未来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国歌剧 演唱风格 演唱技巧 演变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41-03

自从上世纪20年代中国歌剧诞生以来,尽管伴随着的是风风雨雨的坎坷历程,但在演唱风格与技巧上的发展改革和演变创新一刻也没有停息。这期间,出现了几次中国歌剧发展的高潮,产生了《秋子》《白毛女》《江姐》和《原野》等代表不同时期歌剧发展特色的杰出剧目。作为歌剧艺术工作者应全面回顾中国歌剧的百年发展历程,通过研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剧目,探讨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与技巧上的演变,以期明确中国歌剧在演唱风格与技巧上的优化取向,促进西洋歌剧艺术与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有机结合,推动自成体系的、富有本民族特色的中国歌剧艺术的健康、长足发展。

一、中国歌剧发展的百年历程

中国歌剧诞生于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中。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开展,一批又一批中国声乐艺术工作者把眼光投向了世界,在引入西洋歌剧艺术的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和实践着中国歌剧艺术的独特发展之路,并形成了几次有标志意义的中国歌剧发展高潮。中国歌剧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在20世纪的20-30年代,黎锦晖先生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等十几部儿童歌剧,标志着中国歌剧的萌芽破土而生。此后,阎述诗、齐尔品、钱仁康、聂耳、黄源洛等作曲家纷纷借鉴西洋歌剧的演唱风格与技巧,创作出多部歌剧作品,这其中黄源洛的《秋子》在解决音乐戏剧化问题方面成就较高、影响最大。20世纪40年代,在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引下,马可、瞿维、刘炽等集体作曲的《白毛女》,将中国传统戏曲唱腔和西洋歌剧的种种有益成分相结合,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内容、全新的音乐、全新的形式和全新的演唱,寻找到一条中国歌剧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受《白毛女》的创作影响,《赤叶河》《王贵与李香香》《刘胡兰》等优秀剧作应运而生,形成了中国歌剧发展的又一个高潮。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歌剧的创作更趋成熟,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大胆突破传统禁忌,努力向西方歌剧演唱借鉴和学习,为中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唱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这期间的代表性歌剧作品《洪湖赤卫队》《红珊瑚》《江姐》等,成功地運用了中西结合的精湛演唱技巧,受到了民众的普遍和热烈欢迎,也将中国歌剧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歌剧从创作到演唱都彻底敞开了胸襟,在借鉴吸收国际先进歌剧声乐艺术思潮的同时,弘扬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精髓。《星光啊星光》《古兰丹姆》《伤逝》《原野》等优秀歌剧作品的问世,逐步实现了中国传统民族声乐风情韵味与西洋歌剧演唱风格的完美融合,使中国歌剧的创作和演唱艺术上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特别是由曹禺先生同名话剧改变的四幕歌剧《原野》以恢弘庞大的气魄和完整的音乐结构,突破了中国歌剧原有的艺术表现模式,翻开了中国歌剧新的一页,不仅荣膺了文化部第九届“文华大奖”,而且成为第一部被搬上国外舞台的中国歌剧,并获得慕尼黑第三届国际研究会“特别荣誉证书奖”。

二、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演唱风格与技巧的演变

中国歌剧艺术的百年发展历史,深深地镌刻着一代代歌剧艺术工作者探索的足迹,从中我们能够体味到先辈在艺术道路上跋涉的艰辛与执着,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在一次次歌剧发展高潮中展现出的演唱风格与技巧的演变。而对《秋子》《白毛女》《江姐》和《原野》等代表不同时期歌剧发展特色杰出剧目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实现对中国歌剧发展过程中演唱风格与技巧的演变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跨越。

(一)在《秋子》中发现西洋歌剧的影子

黄源洛作曲的歌剧《秋子》完成于1939年,是一部以反战为主题,用理性反思战争的经典之作。该剧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歌剧,是因为其在我国首次展现了西洋歌剧的理念和模式,剧中第一次出现了女高音、男高音、男低音等声部和音域上的不同唱段。剧中女主角日军军妓秋子的女高音《为了我正在想他》用饱满而空灵的头声将那些极端的高音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男主角日军士兵宫毅的男高音《抗命之歌》以厚实饱满的音色和高音A4的强音宣泄出的愤怒痛苦心情,以及中国军队战胜日军后合唱的《自由胜利》,都让我们领略了与中国传统戏剧演唱风格和唱法迥异的新的演唱形式,发现了西洋歌剧在东方这篇古老土地上的清晰影子,衬托出《秋子》在中国歌剧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二)在《白毛女》中体味“戏歌唱法”的新奇

《白毛女》创作于1945年,是一部诗、歌、舞三者融合的中国新歌剧。《白毛女》以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和北方民歌为发挥创造的基础,吸收和运用了西洋歌剧音乐的某些表现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韵味的“戏歌唱法”,为中国歌剧的建设开辟了一条富有生命力的道路。在演唱风格上,《白毛女》以独唱和合唱为主,也少量运用了一些对唱、重唱和伴唱和,如独唱《恨是高山仇是海》《十里风雪》,混声合唱《雷暴雨来了》和二声部合成《太阳出来了》、对唱《扎红头绳》。在演唱技巧上,《白毛女》以较深的呼吸为支持,以口腔共鸣为主和真声为主,注重气情结合及根据唱段的情感表述采用不同的运气方法,讲究咬字吐字的“字正腔圆”。特别是创造性地采用了拖腔、哭腔、滑音、漱音、波音等演唱手法,产生了强有力的声音效果和歌唱渲染效果。

(三)在《江姐》中领会民族唱法基础上的美声唱法借鉴

歌剧《江姐》是在中国歌剧创作和演唱艺术日趋成熟的大背景下诞生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纵观一部《江姐》,四川民歌的音乐基调及对京剧、川剧、越剧和说唱音乐的有机融合清晰明了,而对西洋歌剧的创造性吸收更能让我们深刻地领会民族唱法基础上的美声唱法借鉴。《江姐》在演唱风格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除了采用独唱、合唱和重唱等形式,还更多地运用了帮腔伴唱。如当江姐闻知老彭牺牲后,随即响起“天昏昏,野茫茫,高山古城暗悲伤”的伴唱,这种富有渲染性的伴唱更有力地抒发了江姐的悲愤之情。与此相类似的帮腔伴唱还有《局势如麻乱纷纷》《干革命后继有人》《一条大路过山头》等。《江姐》的演唱技巧突出地体现了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科学结合,在唱腔和润腔方面大多借鉴民族唱法的戏剧元素,而在气息、咬字吐字和共鸣位置方面,则更多地结合了美声唱法。

(四)在《原野》中享受美声唱法的优美旋律

改革开放的大潮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带来了中国社会在音乐审美上的多元化变革,也增强了西洋歌剧对中国歌剧的本质性影响,歌剧《原野》的问世就得益于这份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作曲家金相以美声唱法为基础,践行了西洋歌剧以音乐为主引领戏剧发展的创作理念,使得《原野》有着明显的戏剧和音乐双重结构。《原野》的演唱形式包括对唱、重唱、咏叹调、宣叙调等,其中对唱和重唱所占的比例和形式之丰富是中国歌剧史上前所未见的。至于演唱技巧的发挥,《原野》在气息控制、腔体共鸣、音域宽度等方面完全遵循美声唱法的一般规律,通过呼吸、共鸣和真假声的转换,完美地演繹了不同音色的平稳过渡,保证了声音更加浑厚宽广,乐句更加圆润连贯,让每个观众充分地享受美声唱法的优美旋律。

三、结语

中国歌剧的发展史是西洋歌剧与中国民族声乐不断融汇的过程。随着对西洋歌剧理念和美声唱法的吸收消化,中国歌剧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顺畅。与之对应的是,中国歌剧的演唱形式日趋多样化,声乐表现力由抒情性演绎到戏剧性,器乐曲与歌剧声乐体裁的融合更加完美,气息、咬字、唱腔、共鸣等演唱技巧越来越符合美声唱法的要求和规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广大歌剧艺术工作者的潜心探索下,中国歌剧的艺术水平必将得到历史性的跨越,中国歌剧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1]詹桥玲.论我国歌剧演唱风格及技巧的多元化[J].艺海,2009,(12).

[2]曹金,盛雯.中国歌剧表演艺术发展的启示与前瞻[J].歌剧,2014,(07).

[3]邓彦睿.浅谈中国歌剧发展的历程、基本特征与演唱技巧[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03).

[4]陈思仪,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唱段中歌唱技巧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6,(06).

[5]韩华.浅析中国歌剧咏叹调《啊!我的虎子哥》[J].北方音乐,2016,(08).

[6]安晓燕.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J].艺术科技,2016,(09).

[7]殷宁.简析歌剧演唱风格及技巧的多元化[J].祖国,2016,(12).

[8]赵鹰男.中国歌剧表演艺术的时代特征[J].艺术评鉴,2016,(13).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演唱技巧演变
陆在易艺术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的演唱分析
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研究
基于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的演唱技巧鉴赏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异类女性故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