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
2017-01-11邵洁
邵洁
摘 要:南昌采茶戏经过长期发展有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唱腔特色,这是民俗文化和特殊的语言环境等条件下结出的艺术果实。本文通过分析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和唱腔特色来展开对南昌采茶戏的研究,从这两个方面挖掘南昌采茶戏的深刻内涵,旨在为促进南昌采茶戏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南昌采茶戏;演唱风格;唱腔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6-0145-02
一、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
(一)南昌别具一格的语言特色
南昌采茶戏经过了代代传承之后,在唱法以及歌词上都体现了南昌本地的特色,有部分采茶戏有效的融合了南昌不同地区的民谣及民间俗语,所以,也使得南昌采茶戏有较为浓厚的乡村气息,演唱风格质朴脱俗。地方戏曲的音乐文化和本土的音乐文化存在非常紧密的联系,研究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南昌当地的语言特点。南昌采茶戏和当地的民风民俗是紧密相关的,其发源地是广大农村,是提取音乐艺术素材的重要地域。由于传统的南昌采茶戏源自于农村,使得其基础演唱风格大多具有乡土文化的特点。采茶戏一方面凸显地域文化和民俗风情,另一方面娱乐广大人民群众,从农村地区传播开来,经久不衰,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
南昌采茶戏的语言不仅幽默有趣且不失温文儒雅。通常情况下,采茶戏唱词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在听完之后能够引发人们的思考,这也是南昌采茶戏的魅力所在。例如:"老鼠掉进尿缸里"主要形容的是虽然死不掉但是也爬不起来;"喉魄像伞把子样串上串下",形容狼吞虎咽;"脱了鞋子穿草鞋,草鞋也有四条筋,两脚忙忙不停留",形容辛勤劳作等。南昌采茶戏的这些唱词都来源于农民的日常生活,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当时农民丰富多彩的乡野生活,生活气息较为浓厚。在这样的民俗环境铺垫之下,形成了南昌采茶戏特有的演唱风格和唱词。
(二)演唱主题明确、衬词生动。
采茶戏的唱段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唱词和曲调,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之后深深扎根于民众心中,在农民的日常生活中逐渐生根发芽。在传统的唱法中南昌采茶戏属于其言体,其唱词基本上有长短不一的句子构成,构成的短句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屯字句以及十字句,这些也是其演唱风格有别于其他唱腔的主要原因。声乐艺术主要是通过合理运用衬词反映人们生活状态或者是演唱者的心理变化,在任何一种民俗文化和地域环境下亦是如此。经研究发现在南昌采茶戏中衬词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说明其应用十分的广泛,也正是因为不同的衬词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如果能够灵活的运用衬词能够表现不同民族的演唱风格,还能够反映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且也能够体现出音乐所具有的线条美,也可以认为其能够起到对音乐润色的良好效果,要想使得曲牌较为形象生动,那么就需要合理的运用衬词,衬词是音乐戏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情况下,衬词节奏较为欢快,其作用主要是连接正词,衬词通过引用不同动物的的声音以及鸟类的啼鸣声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有时候衬词也能够和某一特定的景物紧紧联系在一起。所以,选择合适的衬词能够使听者感觉更接近大自然,引发无限的想象。另外,衬词也能够使得主题升华,明确唱词主旨,并且其能够直接改变音乐的原有结构。综上所述,南昌采茶戏所特有的演唱风格跟衬词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这种纯碎的艺术语言的表现方式,使南昌采茶戏更具有本土气息。
(三)演唱技巧丰富、效果俱佳。
第一,经研究发现,现阶段我们国家戏曲唱法中有着非常专业的巧系办法,咬字和语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不同的语言风格构成了不同的唱腔风格,南昌采茶戏自然如此,如南昌当地人平常说话的时候就会运用特色方言的咬字,然后在结合合理的发声方式,那么其演唱风格可充分表现当地的文化特点。
第二,声音是通过物体振动产生的,当腔体产生共振的情况下就能够形成共鸣。专业学习过声乐的学生和老师都清楚,通常情况下共鸣分成三种,分别是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在演唱过程中,共鸣腔体之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联系,在协作过程中达到演唱的最佳效果。所以,演唱者学习或训练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把握共鸣腔的度。当戏曲作品的编排风格不同时其共鸣腔体也存在一定的差别,戏曲演唱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唱腔搭配所对应的共鸣腔体来提高演唱效果,并且这个过程也可以提升听者的感官享受。
第三,采茶戏艺术最具张力和延伸性是对戏曲作品润色的过程,处理作品中不太完善的部分,该处理只是小范围内进行处理。想要达到戏曲作品的最佳表演状态,使旋律更加圆润就需要合理使用自由装饰音,使其更具有婉转妙曼的神采。另外,通常情况下最常使用到的装饰音为滑音、附加倚音、波音。倚音就是依靠在主音侧上方的小音符,其作用主要为衬托主音,所占据的时值补偿是本音的八分之一。与此同时,使戏曲演唱过程具有层次感,便于演唱者根据演唱情境的不同抒发感情,也使听者便于理解。波音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单波音以及复波音,而且单波音以及复波音包含上波音和下波音,若选择合适的波音可更好的装饰唱词,旋律丰富,委婉动听。根据滑动的方向不同可将滑音分成两种,分别是上、下滑音。南昌采茶戏的演唱还运用了部分最基本的装饰音,主要是为了润腔,另外还运用了附加顿音、花舌、颤音、保持音等形式,这些使南昌采茶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二、南昌采茶戏的唱腔特色
南昌采茶戏各种唱腔形式,主腔与杂腔是常见的两种唱腔。此两种唱腔是根据采茶戏的唱调结构和方言的发声特点而得名的。主腔是南昌采茶戏中的主要唱腔应用手法之一,有主调和凡字调之分,主调的运用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唱腔形式,其与本调的使用相得益彰。
衬词的巧妙应用是采茶戏唱腔的一大特色,衬词在采茶戏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感情的抒发、情绪的渲染、思想的传递,与采茶戏韵律配合恰到好处,衬词本是南昌方言的一大特色。所以,演员演唱时轻松快意,朗朗上口,听众也更易领会其中含义。衬词在采茶戏中的使用,唱腔圆润反映地域文化,丰富了当地群众的娱乐生活。如《渔网会母》的唱腔特色中衬词的运用,青衣喝段:"徐家女流落在泉江县上,恨贼子害我夫一命身(哪)亡",又如"兄弟(呀)店房换衣(巧)襟,好一似猛虎下山林。"这些唱词颇具南昌采茶性演唱风格,在衬词的选取上也极为讲究,与唱词搭配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旋律和曲调是彰显戏曲风格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唱腔特色在旋律和曲调上的表现了解到南昌采茶戏在音域方面略显扁平,唱腔及技巧的把握均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南昌采茶戏在旋律和曲调上有较为鲜明的起伏感,音韵控制幅度较为平稳,与南方文化及风土民情相符合,旋律的走向特点也有利于叙述故事情节,良好的表达剧中人物的心理变化与思想动态。如《南瓜记》老生唱段中;“朱某修书高志凌,王寿廷横行无法无天,丁门杜氏他霸占,行凶抢巧无法无天”,这部分的唱词运用了走字句与九字句的参差进行,并恰到好处将故事情节叙述简明清晰,语音交替有规律,演唱与视听效果亦是极佳的。
三、结语
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和唱腔特色都别具地域特色,其所体现的社会氛围和发展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采茶戏的乐理及其所表现的精神文化内涵也都是互通的。经过南昌的滋养与哺育,在千百年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普惠广大民众。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和唱腔特色的相关研究仍在继续推进中,并通过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得到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粪国光.江西采茶戏的当代品格与演剧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02(07).
[2]熊正辉.南昌方言字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郭晶琳.赣中南昌号子音乐特征浅析[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2007(08).
[4]李如龙.客赣方言调查报告[M].厦门:厦口大学出版社,1992.
[5]粪国光.江西戏曲文化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10).
[6]廖军.赣南采茶戏探究[J].南方文物,2001(04).
[7]刘洪忠.浅谈赣南采茶戏的创新和发展[J].中国戏剧,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