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构建

2018-10-20刘婧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舞台实践课程体系

刘婧

摘要:本文立足于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积极探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构建的任务及现状、课程体系意义以及构建措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的构建需要努力改进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扎实学生专业水平与舞台能力,进而培养出优秀、全面的音乐表演人才。

关键词:音乐表演专业 舞台实践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118-03

一、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的任务及现状

(一)舞台实践课程体系的性质及任务

舞台实践课程作为一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基础课程,是训练学生日常学习音乐表演理论及实际方法的重要课程。舞台实践课程直接关系到音乐表演教育中对于学生在舞台上展现音乐表演的能力及素质,是一门集艺术性、实践性、理论性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课程。舞台实践课相较于其他技能性课程有着非常大的区别,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在舞台表演过程中,不仅需要学生将所学的音乐技能表演出来,还要结合舞台表演的技能,运用适合舞台表演的方式来展现音乐。

舞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使得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日常所学习到的专业技能能够更好的运用到表演实际中去。主要教学任务是使音乐表演专业的高校大学生通过舞台实践的表演,培养他们勇敢面对舞台,克服胆怯、惧怕的心理,使得他们能够利用舞台上的表演感觉更好的进行音乐表演专业的学习。

(二)舞台实践课程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高校艺术教育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变,对于音乐表演专业教育而言,不论是音乐理论教学还是专业技能教学都有着明显的提高。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于1994年7月由原遵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艺术教研室组建而成,经过年多的发展,现有三个专业全日制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三年制专业),共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925人,其中本科专业便包含了音乐表演专业。2001年,教育部提出了对于人才教育目标的调整制度,以提高人才素质为目的,同时也改变了培养模式,配合素质教育的全貌开展。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之一,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得建设就目前而言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师生对于舞台实践课程的不重视

舞台实践课程的设置在音乐表演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目前对于舞台实践课,不论老师还是学生对于课程的参与热情较低,重视程度也不高。对于教师而言,很多老师会将舞台实践课程上成了集体大课,而学生则相较而言更为重视“一对一”的传统技能课,对于舞台实践课程大多抱着随意、轻视的态度。

2.舞台实践课程设置的局限性

目前在舞台实践课程实际设置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上课状态较为随意,一般情况多以老师让学生单独上去表演继而点评的模式,但由于受到“一对一”课程的影响,常常习惯性的打断学生表演,使得整个舞台表演缺乏完整性。其次在点评的过程中,会出现碍于情面,不讲缺点只讲优点的情况,甚至会因为课程时间的原因只进行最后的总结发言而不去一一进行点评,这样的课程设置便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舞台实践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舞台实践课程体系是一項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体系,它的完成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不论是健全的教学大纲、教学评价体系还是专业引导以及教师指导等多个方面的都需要进行合理的整合。在硬件方面亦是如此,如排练场地的增加、专业伴奏的增设、艺术指导的老师培养等多个方面,都是舞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构建的意义

随着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艺术人才培养的重镇对于课程建设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主要致力于培养西部及地方的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服务于基层的社会文化艺术工作者。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对于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一)提高学生舞台综合能力

在实际的音乐专业技能教学中,往往会忽略舞台表演力的培养,因为在琴房中这样的表演力很难展现,必须通过音乐厅、实验剧场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只有外部环境与内在表现相结合次才能达到舞台实践课程的教学预期和目的。

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舞台表演应是重中之重。舞台实践课程上,作为学生不仅仅只是熟练掌握曲目内容,更为重要的应通过声、台、形、表等多个方面来展现所掌握的曲目内容。完整的舞台表演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些环节需要学生具有理论、技巧、礼仪等多个方面的舞台素质,这些素质都需要舞台实践课程去锻炼和培养。

(二)丰富音乐表演教学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对于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统一模式,针对音乐表演舞台实践体系化构建的讨论可以丰富音乐表演教学课程体系,整合教育资源使得课时的配比更为科学。音乐表演专业在实际教学中,通常分为理论教学和技能教学两部分,而舞台实践课程有同时包含了两项主要教学内容,一方面学生需要了解舞台表演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技能基础的支持。舞台实践是检验理论教学与技能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将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才可以更好的通过舞台实践课程来促进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和专业本身持续发展。

(三)推进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

如今社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不断兴起的娱乐文化活动充满了人们的闲暇生活,无论是专业文艺团体,还是演绎公司都需要大量的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生从事舞台表演的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舞台表演的训练,通过舞台实践课程的体系完成对于学生舞台能力的锻炼,从而对接到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得音乐表演专业能够拓宽就业前景。

三、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构建的措施

(一)树立学生正确的课程观念

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之后走向社会多数还是以从事音乐专业的工作较多,不论是作为专业演员还是音乐教师,都需要学生具备舞台表演的能力。作为舞台实践课程的实施,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这就要求学校一方面在硬件当面能够满足课程日常教学的各项要需求,当然现在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硬件设施齐备,完全满足该课程的教学要求,所以更应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及构建把这门课上得丰富精彩;另一方面也需要向学生灌输音乐表演专业的未来就业和发展对舞台表演能力的要求,从而全方位的使学生能贴近舞台、利用舞台、重视舞台,最终树立正确的舞台实践课程观念,认真对待课程安排和教学。

(二)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组建专业的舞台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对于完善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拥有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学习舞台实践。对于高校音乐教师而言,基本都有着过硬的专业技术,但是由于从事教学工作,不一定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针对这样的情况,学院应该对部分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或是从专业院团聘请演员专家进行讲座或是授课。作为学生而言本身就存在舞台表演零经验的情况,所以就需要教师以身作则。教师应该需求更多的演出机会,积极投入到各学校、省市的舞台表演中去,只有这样上行下效才能更好的向学生传授舞台表演的技巧和经验。

(三)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音乐表演专业舞台实践课程体系化的建设,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要让舞台教学实践进大纲,在制定大纲时应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通过合理、平衡的课时安排与学分设置使舞臺实践课程更为规范。还应整合相关课程,如形体训练、朗诵正音、表演基础等,这样能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达到舞台表演的各种具体要求。

与此同时,学院需要关注赛事,立足学院、面向学校、服务社会,使得舞台更好的融于到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去。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节、各级别的专业比赛,开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如毕业音乐会、星期音乐会、各种主题音乐会,积极配合学校团委等部门所举办的校庆文化活动或节日艺术展演等。

以教师科研项目作为任务,驱动舞台实践课程能够持续性的丰富性的发展。通过举办各种类型的演出和音乐会作为项目结题的成果,一方面能够使得项目本身能够更有更为丰富的结题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舞台表演机会,最终成为完善舞台实践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张坚.对高师声乐课程测评的思考——增加自弹自唱能力测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28(02):61-63.

[2]石利,杨大伟.我国新课程推广的策略、反思与展望[J].理论观察,2008,(04):123-125.

[3]张益琴.改进评价模式实现培养目标——对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评价的反思[J].甘肃高师学报,2005,10(06).

[4]吕鸣镝,李珺.舞台演出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艺术评论,2011,(01).

猜你喜欢

舞台实践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形神观”视野下中国古典舞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统一性
艺术院校声乐课堂如何提高学生舞台实践能力
舞台实践对戏剧表演的重要性
论地方戏曲现状与人才培养
浅析中国民歌教学和舞台实践中的舞台美学
浅析湖南花鼓戏曲表演对民族声乐舞台实践的提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