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对肺结节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2018-10-20郑州人民医院450000陈涛
郑州人民医院(450000)陈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探究对象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2例肺结节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随机抽取红绿球的方法进行分组,红球为对照组46例绿球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为22~46岁,平均年龄为(24.54±1.42)岁。观察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为23~45岁,平均年龄为(25.12±1.28)岁。经计算,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存在可对比性。
1.2 方法 均给予两组患者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正确记录其身体状况数值。CT扫面均由本院专业人员进行对患者扫面。多层螺旋CT采用深圳市一六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安科ANATOM16多层螺旋CT高效快捷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检查,型号为:ANATOM16。①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胸部扫描方式,内容为:设置管电流数值为110毫安,电压数值为120千伏,重建层厚数值为5毫米,层间距离为5毫米,螺距离为1.0,重建矩阵为512×512。给予患者采取仰卧姿势,扫面顺序为从肺部头到肺部尖。②观察组采用多层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方式,内容为:调节电流数值为30毫安,电压数值为120千伏,重建层厚数值为5毫米,层间距离为5毫米,螺距离为1.0,重建矩阵为512×512。给予患者采取仰卧姿势,扫面顺序为从肺部头到肺部尖。两组患者扫面时间均为10秒。③处理CT图像方法:由本院专业医疗人员对扫面所得的图像进行处理,纵膈:窗位36Hu。肺窗:窗位-62Hu,窗宽1100Hu[1]。
1.3 评估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肺结节扫描数量、形状、辐射剂量。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7.0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卡方χ2检验。P<0.05时表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肺结节扫描数量比较 观察组肺结节扫描总数量与对照组相比相差不是很多,组间差异检验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如附表1。
2.2 两组肺结节扫形状比较 观察组肺结节扫形状与对照组扫面所得结果相差较小,组间差异值为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如附表2。
2.3 两组多层螺旋CT扫描辐射剂量比较 观察组多层螺旋CT扫描辐射剂量为(1.87±0.23)mSv;少于对照组(4.65±0.33)mSv,组间差异值为(t=22.45,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探究中采用CT常规剂量与CT低剂量检查方式观察组肺结节扫描数量≤5毫米、6~9毫米≥10毫米个数与对照组个数差异均无统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空洞、钙化、胸膜粘黏形状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常规剂量与CT低剂量检查方式的临床价值是一样的,且两种检查方式临床效果均同等,均能早期诊断出患者疾病情况。此外,观察组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辐射量为(1.87±0.23)mSv少于对照组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辐射量(4.65±0.33)mSv,P<0.05组间差异检验值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低剂量CT扫描对患者其他良好器官辐射力较小,不影响肺部影像成形。本探究结果与叶友兵[2]《多层螺旋CT在肺内结节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相似。可见,本次探究具有较高的科学度、可行性和可信度。综合上述,可得出本次探究结论,多层螺旋CT低剂量在肺结节行胸部扫描时不仅能够降低辐射对人体的危害,还能早期诊断出肺结节病变的情况,其临床使用价值优于多层螺旋CT常规剂量扫描方式,值得用于临床肺部疾病做早期检查和随诊,以及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附表1 两组患者肺结节扫描数量比较(个)
附表2 两组患者肺结节扫形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