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影响研究

2018-10-19周培

西部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中小企业

周培

摘 要: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PE)是指通过非公开方式募集资金对企业进行的融资,如权益性投资、准权益投资或可转换权益投资等。目前投资者热衷于关注PE机构成功募集资金的规模、所投项目多寡、成功上市项目数量、退出时的回报率等,却往往忽略了从企业角度来观察PE机构是否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出加强私募股权投资效果的绩效发展建议。

关键词:私募股权投资 中小企业 绩效发展

1私募股权投资概述

PE私募股权投资在多数中小型企业发展过程中得到了资金补充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中小企业的中长期发展。但PE私募股权投资本身对中小企业的绩效发展存在双重影响:既能够支持企业获取外部资金,同时也容易让企业陷入金融获利的便捷性,降低企业市场运营能力。

2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影响机制

2.1监督审核经理人绩效行为

通常情况下私募股权投资具备了监督管理经理人经营行为的能力,当私募股权投资在中小企业中的股权占比较高时,其话语权相对较高,可以通过监督经理人的业务行为支持企业绩效管理的时效性。但是私募股权投资对于中小企业的持股禁售期仅为一年,在解禁结束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持股比例也会随之下降,此时相应的绩效影响力也会逐步弱化。中小企业中的职业经理人往往会出现松懈状态,甚至采取更为直接的投机行为。那么其监督力度和审核效果都会相对趋于弱化,此时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很可能出现下降的趋势。因此,监督审核经理人绩效行为是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直接影响机制。

2.2融资后期的增值服务支持

私募股权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管理行为,其基金本身需要通过长期运作后才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支撑力与实际收益。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企业资本管理、企业负责偿还能力评估、以及最为根本的绩效管理方面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决策支持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种增值服务,并能够支持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逐步优化。但是在中长期投资中其资本运作时间较长,企业绩效发展的后续力量不足,也是影响企业实践绩效管理效果的间接因素。此时中小型企业在漫长的发展阶段中质疑或猜测风险因素可能存在弱化现象,反而失去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信赖。投资环境被外部信息所吸引时,撤资几率反而让增值服务有所弱化。因此,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长期扶持才是真正的补充力量,短期增值服务并无法辅助企业洞察绩效管理在不同时间阶段中的应用维度与操作方向,容易造成绩效管理失控的不利影响。

2.3决策权分化后的绩效补充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中的董事会成员中,具备了实践经验以及来自不同领域的分析能力。而这些非执行董事作为中高级管理层,在很大程度上掌握了资本运作的客观规律,以及来自生产、销售、运营、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其普遍决策力的提升支持了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优化。尤其在一票否决制、董事会表决权限制度、以及更换重大决策是所采用的投票比例制度,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单一决策或主观判定的弊端,能够支持企业决策更加客观和可靠。因此,当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运营条件不变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董事会成员占比越高,则出现失误决策的可能性越低,其绩效管理效果越为显著。那么决策权分化后的绩效补充也可以视为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发展的积极影响。

3针对中小企业加强私募股权投资效果的绩效发展建议

3.1消解融资附加成本,增强增值服务效果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中小型企业的增值服务内容是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管理的内在因素,其增值服务的价值也是超过资金支持的直接影响力。为此,应当通过消解融资附加成本的方式,增强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的增值服务效果。一方面,需要延长监督管理的时间,同时降低股权转让的附加成本,进而支持私募股权投资对于中小企业的长期控股时间,为后续增值服务创设有利的切入点与持久力。另一方面,需要降低金融机构对于外部投资项目的可选择性,约束其在长期投资中的稳定性,进而将中小企业在当前运营效果上的直接效益作为绩效管理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需要增进直接管理绩效监督决策权,通过对职业经理人的长期监督审核,增强其中的增值服务引导力和掌控力,规避中小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存在的投资盲目性或决策滞后性。

3.2加大运营支持力度,扩充机构股权占比

由于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支持体现在最终决策权的呈现方式上,其股权占比的规模性往往是决定执行效果或决策效果的直接条件。因此,以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运营管理支持为绩效辅助支持,则需要真正扩充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小企业中的股权占比,从而在实践运营决策时,发挥出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其中的绩效管理支持作用,真正完善和优化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效果,注入相应的发展动能。

3.3加强企业在成长期的战略管理

在成长期,企业应当抓住资本市场带来的机遇,引领企业走上行业高峰,抓住在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机会,充分地调动关系资源优势、资本经营优势并提升市场化运作能力,再此基础上进行风险投资中期业务和PRE-IPO业务的完善,构筑完善的风险投资機制,开展健全的试探性的经营管理,强化各个业务之间的战略协同性和财务协同性。在投资领域上,企业应当更加关注国家引导、支持的战略新兴行业,在环保资源、新能源、快消品、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的投资,争取在价值链最优的环节上进行投资,构筑网点挖掘为基础、方向培养为重点的投资管理模式。

4结论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关注高回报的同时,还应注重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加大运行支持的力度,加强企业在成长期的战略管理,促进企业提升经营绩效,制定合理的政策,设计透明的制度,充分发挥好监管、服务职能。

参考文献:

[1] 宁远.私募股权投资者对中国中小上市企业绩效提升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

[2] 程鹏.私募股权投资对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7.

作者简介:周 培(1983年生人),男,河南信阳人,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投资管理、股权投资。

猜你喜欢

私募股权投资中小企业
私募股权投资中涉及对赌协议的会计处理探讨
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综述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双创”时代小额信贷企业的发展模式探究
私募股权投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吗?
私募股权投资、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