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PlCC置管并发症和护理对策探讨
2018-10-19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00李静王文娟张薇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450000)李静 王文娟 张薇
外周血的中心静脉置管及PICC置管,是指在患儿外周静脉当中放置导管,多应用于需长期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由于儿童自身的免疫能力较差,因此容易引发各类置管后的并发症。本次研究将针对患儿在PICC置管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诊治的行PICC置管患儿共计84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儿平均地分组,各组均为42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患儿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24±0.31)岁。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患儿年龄3~14岁,平均年龄(6.57±0.26)岁。两组患儿的一般常规资料年龄、性别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 方法 置管方法:两组患儿均由专职护师依照流程进行PICC置管,患儿仰卧位,常规无菌消毒,植入导管并压迫止血,以无菌辅料覆盖并包扎,以X线检查导管尖端是否处于上腔静脉。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附表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率为28.57%,具体比较结果见附表。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穿刺部位出血护理 患儿置管后的1~2天容易出现穿刺部位出血现象,主要是由于穿刺时手法不当或穿刺之后的压迫时间、力度及方式不当所引起的,也可能与患儿肢体活动影响有关,因此在穿刺操作时,需保持动作的轻柔,减少对血管刺激,穿刺之后要叮嘱患儿尽量减少穿刺侧肢体的活动。
3.2 静脉炎护理 患儿的血管壁发育尚未完善,穿刺后容易出现血管痉挛,再加上穿刺中的抽拉,导致血管的内膜受到损伤,可能引发静脉炎。因此在穿刺置管时,需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血管状态等选择适宜型号导管,尽量减少穿刺的次数,降低反复穿刺抽拉对血管的刺激性作用,保持送管时的轻柔、平缓,加强患儿临床监护,避免其动作幅度过大。
3.3 穿刺点感染护理 在置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严格地执行穿刺置管无菌操作流程的相关规定,置管之后要对敷贴进行定期的更换,特别是在气温较高情况下,患儿汗液量多,容易沾湿敷贴,因此需要增加更换敷贴的次数,依据患儿情况,可适当地使用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1]。
3.4 导管堵塞护理 患儿置管后的2~3个月容易出现导管堵塞,由于患儿咳嗽或者剧烈活动容易使导管出现异位或打折等情况,药物沉淀后容易诱发血栓,导管若完全堵塞后再通十分困难,需要重置导管,因此若在置管期间需要更换药物,需要充分的冲洗导管,以封管液实施正压封管,并在输液完成后立即封管。
3.5 导管脱出护理 由于患儿的活动幅度大或者护理人员的操作不当等均可能引起导管脱出,因此在为患儿置管之前,需安抚患儿情绪,指导患儿置管后要减少患肢的活动频率。控制好患儿体外的留管长度,以“S”形或者弧形等进行导管的固定,避免导管脱出。应使用PICC卡尺对置管的长度进行严格测量,提升导管植入后其端头位置准确性。在日常的换药护理中应保持手法轻柔,避免牵拉导管,并观察导管的刻度,检查是否出现位移情况[2]。
本次研究中通过给予观察组患儿实施并发症的针对性护理,患者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1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28.5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置管后发生的导管脱出、静脉炎等不良并发症,有助于提高输液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小儿PICC置管中容易发生穿刺点出血、感染及静脉炎等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预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置管并发症率,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