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尺”带来的思考
2018-10-19安徽省宁国市津南小学毕椿水
安徽省宁国市津南小学 毕椿水
“24时计时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的一项教学内容。教参中教学建议明确提出“借助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在2013版人教版教材编写中,也特意增加了“时间轴”(笔者认为对学生而言,“时间尺”比“时间轴”更容易接受)部分内容。
但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忽略了这根“时间尺”的存在,用自身的经验,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认为只要带领学生分析情境图中一天24小时中不同的时刻所做的事情,引发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认知冲突,导入两种计时法的对比教学,进而总结归纳出两种计时法的互化规律,学生就能迅速掌握这部分内容。其实这样的教学处理,会使学生对这一看似简单的学习内容,很难做到深刻理解,当遇到相应的经过时间计算时,更是只能照葫芦画瓢,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笔者在一次课后,通过调查发现:班级中只有70%的孩子能说清楚两种计时法间的互化方法及理由,还有30%的孩子只能处在似懂非懂、照葫芦画瓢的阶段,没有达到我们预定的教学目标。因此,笔者也再次深入思考:教材编写时为什么要设置这幅“时间尺”的图片呢?学生能不能直接通过这根“时间尺”发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相互关联呢?有了“时间尺”又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一、巧制“时间尺”,建构24时模型
笔者认为,要想借助“时间尺”帮助学生理解两种计时法间的相互关系,必须让学生亲历“时间尺”的制作,这样运用“时间尺”时才能说出原因来。
斯苗儿老师提出:“在教学导入时,要尽快暴露学生的经验,从而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教学展开时,要让学生的经验充分展现,从而激活思维,深刻理解。”所以笔者在情境导入时,撇开了教材中的情境图,直接出示下面图片(如图1所示)。
图1
问题:假如我今天出差,买了上面这张火车票,在家里这个钟面的时刻出发去火车站,合适吗?(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唤起学生对“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的认知基础,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生活经验,便于下一步的教学调整)再引导学生对这两则信息展开讨论,达成共识:1.这里火车发车的时间是确定的12时15分(24时计时法表示的);2.现在的时刻是不确定的11时45分(钟面是普通计时法表示,每天会有2个这样的时刻),如果这个钟面时刻是上午11时45分,赶紧要去车站准备上车了,但要是晚上的11时45分,就已经错过上车时间了(或需在车站等很长时间)。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把自己所掌握的“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互相转化的办法表述出来,及时了解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抓住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引发认知冲突,激励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情境掌握计时法,建立两种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在抛出问题后,驱使学生自觉运用已有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情境导入后,再次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图2),进一步复习钟面上时针每天会转动2周,就出现了2个相同时刻,人们为了区分这2个不同时刻,所以出现了在前面加上“时刻词”——上午、下午、晚上等,来记录时刻的普通计时法。接着,笔者提出一个设想:假如我们用剪刀从钟面12这个点剪开,把这个本来圆形的表示时刻的线拉直,会怎么样?并引发学生的思考:这时数字12要放在拉直的这条线段的什么位置?(生:靠右侧的端点上)那左侧的端点怎么办?对比我们手头的直尺,看看有什么想法?(生:左侧标上 0)(如图 3)。
图2
图3
形象地把圆形的钟面转化成学生习惯的直尺,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构建出初步的时间尺的模型。有了这样的基础,然后再思考,每天时针会转动2周,那就是说这样的“尺子”在一天当中也会出现2“条”,但时间是不会间断的,我们怎样把这2“条”尺子也不间断地连接起来呢?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把0与12重合(如图4)。这个问题的设计就是为两种计时法间互化时理解“+12”和“-12”做好铺垫。并追问:要是有3“条”这样的尺子呢?这次的追问,进一步让学生想到当第3条尺子合并过来,这条尺子上表示的是第二天中的第一圈时间,所以24时既是第一天的结束,又是第二天的起始时刻(0时)。这也为后面的经过时间计算时的“分段”做好铺垫,从而引导学生完善“时间尺”(如图5),明确昨天、今天和明天的关系,形成24时模型。笔者认为学生有了这样的“时间尺”创造经历,才能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准备,比教材的直接呈现,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图4
图5
二、妙用“时间尺”,理解两种计时法的关联
构建好“时间尺”后,接下来就让孩子们思考:1.对于这把尺子上,出现了2组1~12的数字,怎样才能更好地区分这2个相同数字的时刻呢(图6,图7)?(激励孩子想到在数字前面加上“时间词”的方法表示,也就是普通计时法)2.按照尺子(数轴)上数字的书写方法,当第一个12出现后,下一个数字怎么表示?请在时间尺的上方对应点上,重新把这组数字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建立钟面、时刻与数轴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直观对比“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书写,建构24时模型,深入体会两种计时法之间的互化方法,从而熟练掌握)
图6
图7
对比这根“时间尺”上下方的两种计时法,学生很快就发现:在普通计时法前面要加“时间词”,一般上午6时前称作晚上,6时到7时称作早晨,8时到11时称作上午等,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时间词的选用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和记忆。同样,在下方24时计时法中,从下午1时起,是时钟走的第2圈,所以要开始“+12”来进行转换。进而总结归纳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1.普通计时法在数字前面要加上“时间词”;“24时计时法”前面不用加“时间词”。2.普通计时法从1时至12时,最多只能到12时,而且每个时刻在一天中会出现2次;“24时计时法”是从0时至24时,同一天中没有重复时刻出现。
通过这次修改后的尝试,笔者再次调查了授课班级学生情况,竟然95%的学生都能说出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转化规律,大大提高了这节课的教学效率。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的目的是借助“时间尺”这一工具,通过猜想、实验、验证的方法,基于学生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规划统一的探究路径,同时又不束缚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亲历“时间尺”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两种计时法的联系,并把细碎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形成两种计时法间转化的技能。
三、巧用“时间尺”,解决时间计算问题
其实,笔者认为“时间尺”的应用,主要不在“24时计时法”的认识上,它更大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时间的计算。学生有了前面亲历“时间尺”的形成经历,在进行相关经过时间计算教学时,设计2个环节逐一展开探究——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计算和跨天的经过时间计算。
在同一天内的经过时间计算环节(如图8),笔者让学生直接在“时间尺”上标出发车时间9时和到站时间下午6时,引导观察这时的“时间尺”,很快发现下午6时就是24时计时法中的18时(6+12=18时),再回忆在二年级学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办法(特别是不是从0刻度做起点测量时的方法:末端刻度-起点刻度=物体长度),形成知识的迁移,从而掌握直接用“24时计时法”时的到站时刻减去发车时刻来计算坐火车的经过时间:18-9=9(小时),体会“24时计时法” 在实际计算中的实用性。
图8
而跨天的经过时间计算,对于一名9岁儿童来说,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他们的困难突出表现在难以理解如何进行分段来测算!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笔者在前一节课上就特意设计在学生把2“条”0到12的“时间尺”合并后,追问:要是有3“条”怎么办?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第一天的24时也就是第二天的0时,揭示24时就是相邻两天的分界点。然后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加以分析:王老师准备去郑州旅游,今天21时在宣城火车站上车,明天早晨7时在郑州站下车,王老师乘坐火车共用了多少小时?学生读题后会发现,这是跨今天和明天的一个跨天时间计算,对照前面的“时间尺”就会发现,这两天的分界点就在24时(0时)。这样很快就得出24-21+7=10(小时)。这次的“时间尺”运用,不仅快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还向学生渗透了用每天为一个时间段的方法的“分段”解决问题思想,测算出跨天情况下的经过时间。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思想——“时间尺”除了帮助我们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化,还能帮助我们解决更多的实际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借助“时间尺”这一几何直观呈现,帮学生学会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形成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数学是抽象的符号体系,是相对感性的另一种理性的表达方式。笔者通过这次思考后调整的教学,就是想通过巧制“时间尺”,帮助学生构建24时模型,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具体—表象—抽象—符号化”的过程,把一些分散的教学资源系列化,建立“24时计时法”这类时间单位类型教学的立体架构,体会到系统知识体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回归,从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自我梳理知识能力的真正提升,感悟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