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疗法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分析
2018-10-19刘佳
刘 佳
(大连辽渔医院妇产科,辽宁 大连 116600)
先兆流产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妇产科疾病,确诊为先兆流产患者会表现为妊娠<28周,且出现阴道异常流血以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表现,但是患者宫口未开,胎膜未破,无妊娠物排除,经相关检查患者子宫大小和月经停止周数相符合[1]。而导致先兆流产的重要原因是患者机体内的黄体功能异常(约占25.00%)。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分析黄体酮疗法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中挑选100例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研究组),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就诊的健康妊娠妇女纳入为本次研究工作(对照组);研究组有100例,均为女性,年龄23~37岁,中位年龄(30.14±0.85)岁,孕产次1~4次,平均孕产次(2.31±0.54)次;对照组有100例,均为女性,年龄26~38岁,中位年龄(29.86±1.05)岁,孕产次1~4次,平均孕产次(2.06±0.89)次;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孕期干预,包括口服叶酸、口服复合维生素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采用黄体酮疗法,具体操作如下:黄体酮,肌内注射,20毫克/次,1次/天,持续治疗2周,若患者症状无改善,则可延长治疗时间;持续观察患者阴道流血情况,待流血量减少,则调整药物剂量为黄体酮,肌内注射,20毫克/次,1次/2天,持续治疗2周(巩固治疗);若患者症状仍然无改善,则应即刻终止妊娠。
1.3 观察指标:密切观察跟踪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情况,包括:①妊娠期合并症情况;②围生儿结局;③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变化。
表1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合并症情况[n(%)]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生儿结局[n(%)]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变化(
表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变化(
PIBF水平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100) 77.00±11.00 87.00±14.00 316.00±71.00 497.00±112.00对照组(n=100) 75.00±11.00 73.00±10.00 382.00±90.00 502.00±115.00分组(n) 血清孕酮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进行t或卡方检验,P<0.0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合并症情况:从表1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妊娠期合并症情况均无明显差异,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合并症情况:从表2可知,研究组与对照组围生儿结局均无明显差异,P>0.05。
2.3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变化:从表3可知,治疗前两组血清孕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的PIB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清孕酮高于对照组以及治疗前(P<0.05);而且两组的PIB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3 讨 论
先兆流产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治疗干预,则会出现完全流产或者反复难免流产等不良事件,极为影响产妇及围生儿生命健康[2]。孕酮是属于机体激素,是可以维持女性妊娠,使女性孕期顺利而且完成妊娠。故此,黄体酮对于早期妊娠患者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3]。
由于先兆流产患者的孕激素分泌不足,不能产生足够浓度的PIBF,因此,在接受治疗前PIBF水平比正常妊娠妇女低[4]。通过应用黄体酮疗法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血清孕酮及PIBF水平均明显提高,从而有效减少妊娠期合并症的发生情况,同时有效改善围生儿结局,而且该疗法治疗作用和黄体酮的上调及血清(PIBF)水平数值关系密切[5]。
综上所述,黄体酮疗法治疗先兆流产对妊娠期合并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