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便携式输液架在肺部和纵隔肿物加速康复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2018-10-19欧敏贞吴映红刘慧玲刘晶

医药前沿 2018年29期
关键词:胸管输液肺部

欧敏贞 吴映红 刘慧玲 刘晶

(广东省医学院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因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等优点广泛运用于食管、肺和纵膈肿瘤的治疗,术后常规抗炎等治疗营养支持等治疗给患者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不便,下床活动时,需要2~4名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协助执输液架,牵扶患者,扶管,提各种引流袋,不但增加了导管意外滑脱的风险,而且降低了患者下床活动的积极性[1]。下床活动作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ERAS)的一个重要环节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2]。我科使用一种功能较全的便于移动的输液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使加速康复外科能够顺利的实施,对患者的预后具有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我科行全麻下胸腔镜肺部和纵隔手术的患者以2017年3月—2017年10月治疗的12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男72例,女48例,年龄46~75岁,平均(60.26±6.82)岁。其中肺部肿瘤81例,纵隔肿瘤39例。2017年10月—2018年3月治疗的12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80例,女40例,年龄48~75岁,平均(61.35±7.25)岁。其中肺部肿瘤82例,纵隔肿瘤38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术前均经X 线、胸部CT 或MRI 检查确诊为肺部或者纵隔肿物;术前评估能够耐受手术;理解并签署同意书;在胸腔镜辅助下行微创手术;术后留置胸管。排除标准:行开胸手术;纵隔肿物伴有肌无力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均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照组患者术后采取常规方式输液,观察组患者术后采取移动便携式输液架输液。移动便携式输液架由滑轮、螺旋钮、空心架、握手柄、弯形钩、输液杆构成,如图1所示。

注:1上挂钩 2螺旋钮 3握手柄 4输液架 5下挂钩 6底座 7滑轮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VAS视觉疼痛模拟评分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0分:无痛;1~3分:轻度疼痛,能忍受;4~6分:中度疼痛,无法忍受;7~10分:重度疼痛,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进行χ2检验、t检验,检验标准ɑ=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胸管留置时间、胸管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

3.讨论

3.1 移动输液架促进ERAS的实施

患者以往输液过程中若患者下床活动,需2~4名护理人员或者家属协助,家属较及活动后需要长时间陪护加重了家属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导致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少。张建男[3]等研究表明,肿瘤患者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李琴[4]研究表明,早期下床活动可有效促进胸腔积液与积气的排出,对肺部复张、气体交换十分有益。本次研究采用便携式输液架协助患者下床,在患者体力能够支持的情况下,无须多人协助便可遵医嘱下床活动,为护理人员及家属减轻了工作量,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

3.2 移动输液架可缓解不适感

患者在进行传统输液时,输液袋、引流袋等物品摆放的位置各不相同,由于管路长度限制,患者无法大幅度活动,长期的卧床及体位的单一会导致患者肌肉紧张而产生的不适感,影响患者的肠胃活动,也引发患者产生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有研究表明,手术患者早期下床活动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血液的循环,促进机体的恢复。同时术后早期活动能够缓解患者机体的不适及疼痛,还能促进其肠胃运动[5]。因此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越早的下床活动,其恢复速度越快,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越低,其住院时间也会相应的减少。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12.51±3.37)h、术后住院天数(4.21±1.34)d、术后胸管留置时间(49.27±2.26)h、胸管引流量(445.41±85.33)ml、疼痛评分(3.34±1.29)分,对照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23.73±5.26)h、术后住院天数(6.67±2.45)d、术后胸管留置时间(61.16±2.38)h、胸管引流量(665.37±104.71)ml、疼痛评分(5.76±2.56)分,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行VATS纵隔或者肺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移动便携式输液架配合治疗,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疼痛。

猜你喜欢

胸管输液肺部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自制胸管固定带在肺癌术后患者胸管管理中的应用
肺上叶切除手术单根胸管引流与两根胸管引流对比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肺癌患者胸管注入化疗药物的观察及护理干预
肺楔形切除术后不留置胸管患者快速康复护理策略研究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