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护理对胆囊息肉手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2018-10-19葛敏

医药前沿 2018年29期
关键词:品管圈常规康复

葛敏

(通城县人民医院 湖北 咸宁 437400)

腹腔镜胆囊息肉切除术对人体创伤小,成功率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在实际的应用中,因患者对此术缺乏认知,对胆囊息肉病情了解片面,导致患者术后易出现并发症、不安等负面情况,不易于患者康复。因此,于术后对胆囊息肉患者实施行之有效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本院的40例胆囊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品管圈护理对胆囊息肉手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相关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于本院治疗胆囊息肉患者40例手术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常规组:男13例,女性7例,年龄25~67岁。观察组:男12例,女性8例,年龄26~66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于性别、年龄和疾病症状等基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组:对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术后常规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嘱咐患者按时服药,做好其他常规护理工作。

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首先,由医师及相关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组成品管圈护理小组,全体小组成员于护理工作开始前,探讨对胆囊息肉患者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运用统计学处理工具及品管圈手法,来解决护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其次,查找患者术后出现不安、焦虑情绪,发生并发症因素,具体分析因果关系后,小组成员举出相应解决措施,实践于患者护理过程中,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1]。对患者实施具体的护理:(1)应对患者并发症多发情况,医护人员应于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饱氧饱和度等),每隔半小时检测一次,确定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是否平稳。术后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腹腔后,时刻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幅度、心跳频率,每日及时更换引流袋,仔细记录患者每日的引流液量和颜色变化情况。嘱咐患者的多食用纤维类果蔬。医护人员于术后可根据患者身体条件开展下床活动。(2)应对患者不安、焦虑情绪,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同时,告知他们只有积极配合医师的治疗,才能早日康复,及早出院,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包括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恶心、感染、腹痛腹胀)及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采取百分制计算,特满意95~100分,满意94~85分,一般84~75分,不满意75分以下,护理满意度=[(特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0系统对本研究出现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表示计量资料,t、χ2表示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疗效比较

观察组术后护理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1。

表1 组患者术后护理疗效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比较

3.结论

腹腔镜胆囊息肉切除术是指于患者腹腔膜内插进一类特制导管,并向管内注入二氧化碳以促使腹内形成合适的压力,后于患者腹部开四个0.55~1.55厘米的小洞将患者的胆囊息肉切除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因腹腔镜胆囊息切除手术后患者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及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抑制患者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品管圈护理是指工作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人员自发组成一个小圈团体,人数一般为6人左右,然后团体同力合作、集思广益,根据一定问题实施探讨研究,提出护理方案,为全面做好护理工作做好准备。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品管圈护理后,观察组护理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品管圈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减少其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出院,减轻其治疗费用负担。

综上所述,临床应用品管护理于胆囊息肉切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根据品管圈方法的科学性,有效率、有针对性的来发现、研究并解决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性问题,为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手术疗效发挥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品管圈常规康复
常规之外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别受限于常规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医疗质量也要有“品管圈”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