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18-10-19王蒙蒙

医药前沿 2018年29期
关键词:危重症病房关怀

王蒙蒙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江西 南昌 330006)

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将危重症患者集中救治的特殊科室,患者身心承受者极大压力,因而对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更高[1]。人文关怀指的是“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理念,将医学人文思想内化到护理工作中,一切以患者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全方位地照护患者身心需求[2]。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64例ICU危重症患者,旨在探讨人文关怀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ICU收治的164例危重症患者。男97例,女67例,年龄41~82岁,随机分为两组各82例。对照组:男49例,女33例;年龄42~80岁(65.7±4.3)岁。观察组:男48例,女34例;年龄41~82岁(66.0±3.2)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人文关怀,内容包括:(1)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意愿,采取适宜的沟通措辞和关切的态度,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进行沟通,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基本的护理技能和日常注意事项。(2)把患者的需求作为服务重点,提供便捷、舒适和人性化的服务,营造优质的ICU病房环境,包括合理安排病房设备和布局,保持病房清洁,定期通风,维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3)ICU危重症患者因生命受到威胁,易产生消极情绪。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健康教育,耐心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疏导其不良情绪,帮助树立应对疾病的信心。同时可适当开放患者家属探视制度,鼓励其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1.3 评价方法

(1)采用SDS和SAS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估,分值和焦虑和抑郁程度呈正相关。(2)采用满意度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本研究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方法,护理质量和护理态度等),进行满意度评价,分别为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度(%)=本组(非常满意+一般)例数/本组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SDS和SAS评分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护理满意度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设置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

表1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

注:①同护理前比,P<0.05;②同对照组比,P<0.05。

组别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54.8±11.3 47.5±9.5①② 52.8±11.7 48.5±9.7①②观察组 55.6±11.6 43.8±9.2①② 53.1±11.0 44.2±9.3①②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3.讨论

ICU是医院中危重症病人的抢救中心,应提高ICU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确保ICU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人文关怀护理正是由此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注重营造丰富的人文环境,将人文关怀要素与护理实践相结合,尊重“突出护理、加强人文”的原则[3]。

研究[4]认为,大部分ICU危重症患者除了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的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人文关怀护理可显著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与文献报道[5]相吻合。人文关怀关注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的精神体验,可照顾患者的自身情感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表明人文关怀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

综上,人文关怀应用于ICU危重症患者,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并提高护理满意度高。

猜你喜欢

危重症病房关怀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CCU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