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
2018-10-19金志华
金志华
(吉林市新华明眼科医院 吉林 吉林 132000)
近年来,吉林市新华明眼科医院应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取得显著临床疗效,现将手术经过和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16年1月—2017年6月前来我院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临床资料,从中抽取自愿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1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从中抽取自愿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1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确诊为翼状胬肉;均为单眼,均处于进行期,主要临床表现为胬肉头部隆起,组织肥厚充血、血管粗大;排除有眼外伤史或者眼部手术史和合并有免疫性疾病患者。观察组:男、女分别为96例、56例,平均年龄为(56.8±4.5)岁,平均病程为(3.1±0.5)年;对照组:男、女分别为90例、62例,平均年龄为(56.3±4.2)岁,平均病程为(3.2±0.4)年,将两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逐一代入SPSS21.0统计软件中作统计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差异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首先倍诺喜表面麻醉后,于翼状胬肉颈部和体部结膜下适量注射2%利多卡因。在显微镜下施行手术,用小尖刀沿胬肉头部约0.5mm划开一浅界,深可达角膜前弹力层。由此界开始做一极薄的角膜浅层剖开,连同胬肉头部直分离至角膜缘,再把胬肉体部两侧球结膜剪开。胬肉体部的球结膜分离,并把胬肉与巩膜上组织钝性分离,然后将胬肉颈部与体部剪除,最后采用烧灼对巩膜表面予以止血。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行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翼状胬肉切除术的方法与对照组相同,待将胬肉颈部与体部剪除后,采用包括角膜缘的结膜瓣,即移植片包括带有0.5mm周边部表层角膜缘上皮。把移植片铺于巩膜暴露区,先用10-0尼龙线将结膜移植片与角膜缘结膜创缘处做间断缝合,固位于角巩膜缘浅层,移植片与创缘结膜相接,固位于巩膜浅层。两组患者在术后应涂抹地塞米松,并对术眼涂典必殊眼膏后单眼包扎即可,患者术后每日换一次药,待3日后可以每隔1日换1次,并滴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滴注普拉洛芬滴眼液,每次3次,直到角膜上皮完全愈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治愈率、复发率以、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翼状胬肉治愈判断标准:经治疗后患者角膜光滑且透明,无结膜样组织或者新生血管增生。翼状胬肉复发判断标准:新生血管或者结膜样组织增生,再次长入角膜[1]。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愈率、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SPSS21.0数据统计软件对比,用百分数%表示,用χ2检验,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用均数()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显。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对比
在经不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94.74%高于对照组78.95%,复发率0.69%低于对照组4.17%,且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复发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有7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流泪4例、畏光3例;对照组有30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畏光9例、流泪9例、眼异物感6例、球结膜充血水肿6例,由此可见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61%低于对照组19.74%,且P<0.05。
2.3 两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对比
经不同手术方法后,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7.95±0.87)d,对照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3.02±0.73)d,由此可见观察组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3.讨论
当前,翼状胬肉已经成为眼科中比较常见的一类疾病,该病是指在结膜或者结膜下组织出现的一类慢性炎症,该炎症并逐渐朝眼角膜发展。当前临床是上治疗翼状胬肉主要采取手术切除的方式,传统手术切除为单纯切除术以及单纯切除并头部转移法,虽然可以取得短期疗效,但是术后复发率较高[2]。
在本文中,对比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分别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结果发现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愈率94.74%高于翼状胬肉手术78.95%,复发率2.78%、不良反应发生率0.69%低于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复发率4.17%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9.74%。其主要是因为在切除胬肉过程中,会损伤或者被一同去除角膜缘干细胞,角膜修复创伤主要依赖周围正常角膜的移行来实现,如此便可能减慢创面速度,便于了纤维血管组织的张入。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用的组织来源于人自身的带角膜缘上皮结膜,能够为手术部位提供自体正常干细胞,促进角膜创面的修复的同时还避免了纤维血管组织和结膜细胞入侵角膜,从而抑制了胬肉复发,因此复发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