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患者效果对比
2018-10-19姚安龙全竹富通讯作者
姚安龙 全竹富(通讯作者)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9)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研究所肝胆外科 江苏 南京 210009)
肝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具有较高的病死率,近年来,肝细胞癌的患者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手术切除肿瘤是肝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方法[1],此次研究我院选取58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究开腹肝癌切除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8例肝细胞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原发性肝细胞癌,排除恶性肿瘤、转移性肝癌、肿瘤侵入患者肝静脉、门静脉及二级分支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38~73(56.73±4.75)岁,均为首次治疗,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开腹肝癌切除术)和观察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各29例,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腹肝癌切除术):确定病灶具体位置后采用“L”形切口或正中切口,常规解剖肝门,完全暴露肿物,常规阻断第1、2肝门或肝下下腔静脉,钳夹法切除肿块后常规止血,最后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
观察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建立气腹12~15mmHg,在患者脐下1~2cm处、剑突下及腋前线上确定穿刺空,脐下置入腹腔镜并标记肿瘤边缘,充分暴露肿瘤,使用超声刀分离肿瘤[2],将切除的肿瘤及肝组织医用标本袋中,对创面进行止血,最后解除气腹,关闭穿刺空和切口。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降钙素原(PCT)、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IL)-6以及免疫球蛋白IgA、IgM及IgG水平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
1.4 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组间比较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t检验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PCT、ICAM-1、IL-6、IgA、IgM及IgG水平产业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PCT、ICAM-1、IL-6水平明显低于进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IgA、IgM及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数据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
注:与对照组比较,术前,P>0.05;术后,P<0.05。
组别 时间 PCT(μg/L) ICAM-1(ng/ml) IL-6(pg/L) IgA(g/L) IgM(g/L) IgG(g/L)对照组n=29术前 3.24±0.48 21.84±3.10 8.84±1.25 4.05±0.532.80±0.35 12.95±1.64术后 9.83±1.34 12.52±0.57 18.75±2.351.60±0.231.53±0.22 6.52±0.88观察组n=29术前 3.17±0.50 21.51±2.95 8.90±1.31 4.06±0.552.79±0.37 12.91±1.67术后 6.25±0.84 6.96±0.733 12.68±2.072.45±0.371.95±0.27 9.75±1.10
2.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实施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进行开腹肝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绝对卧床时间(d) 住院时间(d)对照组 29 273.52±35.20 6.85±1.02 9.05±1.55观察组 29 138.50±19.65 4.61±0.85 7.31±1.08
3.讨论
与传统开腹肝癌切除术进行比较,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操作简便,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对患者组织的损伤较小,能够有效维持患者免疫功能的稳定,减少患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患者绝对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3],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综上所述: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细胞癌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炎性反应,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