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假设的生成依据及其内涵
2018-10-18胡雨晗
摘要:人性假设理论是人类管理活动变革的基础逻辑。然而,每一个人性假设理论的提出都绝非偶然,而是人的实践存在方式、社会文化传统、个人心理需求和价值观三种因素催化下的产物。“创新人”假设的提出与其他人性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具备人性假设生成的必要条件,还拥有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科学理论作为其生成的可能性依据。从必然性与可能性的角度追溯“创新人”假设的产生过程,不仅有助于丰富其深刻的内涵,还有助于创新管理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创新人”假设;“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马克思主义人性论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9-0081-05
作者简介:胡雨晗(1990-),女,陕西商洛人,中共中央党校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人学。人性假设理论是管理模式及管理理论建构的基础和前提。任何人性假设理论的生成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充要条件:其一,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特征,并满足当前社会历史活动的现实要求;其二,对人的本质有着科学的认识和判断。这两个条件中,前者是必要条件,后者是可能性依据。“创新人”假设就是在全球都在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且创新需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人性理论。其与同时代所提出来的其他人性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创新人”假设是以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的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作为理论成立的可能性依据的。因此,“创新人”假设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具影响力的人性理论,而在其基础上所建立的创新管理理论也必将能破解企业发展的现实困境,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所向无敌。
一、“创新人”假设何以必要?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电子信息等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人类社会正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该时代,知识和信息取代了资本和能源成为了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知识生产力也一跃成为一个国家发展生产力、提高国际竞争力和自身实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生产力实质上就是创新生产力,创新就是知识经济的灵魂,只有不断掌握新的知识且不断创新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由此可见,知识经济与创新之间是相互依赖的“鱼水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形成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创新意识。知识经济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第三大经济形态,是对前两种经济形态的承继和扬弃。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分别将土地经营、资本经营作为各自发展的主要动力不同,知识经济形态下“创新”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然而,创新对社会发展的这种驱动作用必然会极大地增强和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使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所谓的“创新”并不仅仅指马克思所说的制度创新,也不仅仅是熊彼特论述的技术创新,它还包括管理创新、生态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理论创新等内容。只有从广义的角度认识创新,才能真正激发全体劳动者将自身的创新意识对象化的决心和勇气,让创新真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知识经济的主导劳动形式是创新劳动。知识经济实质上是一种创新型经济,是通过对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来添加创意刺激创新的经济形态。在该形态下,经济活动不再是传统的以加工制造业为活动的重心,而是将创新与服务,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与服务,作为经济活动的重心。经济活动重心的转变也就象征着劳动的主导形式发生转变,以往的常规劳动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只有创新劳动才能与创新型经济相匹配。首先,从劳动者的视域看,知识经济时代劳动者中拥有专业的科学技术知识及智力水平的劳动者占主导比例,而从事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占从属比例,由此也导致了劳动力从知识含量低的传统经济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新兴产业部门大规模流动的现象,而以从事创新劳动为主的智力服务型劳动者、管理型劳动者及信息技术劳动者等成为了社会劳动的主体。其次,从价值的创造角度来看,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在价值创造中被独立出来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生产部门,而创新劳动也已是人们劳动的主要表现形态。由此,知识经济条件下,人们所从事的劳动中能够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创新劳动已居于主导地位。总之,创新劳动决定了创新型经济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没有了创新劳动也就不会实现人类文明的进步。
3.知识经济凸显了创新的价值。马克思曾在《经济学手稿》中预言过,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会将人类带入到一个全新的经济时代,这时,直接劳动不再是劳动创造的巨大财富源泉,而劳动时间也不再是衡量财富的尺度,现实财富的创造取决于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应用。显而易见,马克思所预言的伟大时代就是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劳动成为了社会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知識及技术的创新成为衡量财富的主要尺度。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形态下,创新与创新劳动成为衡量商品价值及企业经济增长量的主导因素。因而,对于知识经济形态下的企业来讲,提高劳动时间与劳动量已不能使企业的利润得到增长,只有不断运用知识技术创新来提高商品价值、以创新劳动刺激经济总量的增长,才能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在全世界都逐渐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今天,只有抓住机遇重视创新,才能不被时代发展所淘汰。
由此可见,知识经济形态下的社会劳动,无论是劳动主体、劳动形式以及劳动目的,都凸显了创新的作用。换句话说,现时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和财富之本。而对于把追求财富利润最大化作为唯一目的的企业来讲,不创新就意味着灭亡。所以,处在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的企业就应该积极改进自身的管理模式,以调动和激发全体员工参与创新、发挥创新潜力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然而,任何新的管理模式的建构都必须以科学的人性假设作为理论前提。“创新人”假设就是遵循时代特征、满足管理创新要求的人性理论,只有建立在“创新人”假设基础上的管理模式,才能建立一种让全体成员持续创新的管理机制,才能让企业在知识经济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立于不败。
二、“创新人”假设何以可能?
人性假设是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基本看法,它是管理活动展开的基础和前提。所以,只有在对人的本质有了科学、全面的认识后所提出的人性假设才可能是科学有效的理论,才能对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及管理制度的建立和选择产生积极有效的作用。“创新人”假设与其他人性假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基础建立的人性理论。而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又是以对人的本质问题的探讨为基础确立的对人性的最科学、最全面的认识。具体来看,马克思所探讨的人的本质主要从两种思维方式入手,首先,“一切人,作为人来说,都具有某些共同点”[1],马克思以静态的角度通过界定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来给人的本质下一个亘古不变的实体性定义;其次,“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马克思从动态的视角通过对人的社会属性的挖掘给予人的本质以功能性定义,认为人的本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展开和完善的。马克思以动静结合的方式既揭示了人所具有的一般本质,又指出了具有历史性的社会本质,在人的本质观上实现了应然与实然、一般与特殊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打破了“史前社会”将人性静止地囿于主观“假设”的先验状态,指出对人性全面的、现实的、具体的认识“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质,其次还要探索每个具体的时代下历史的发生变化的人的现实本质”[3]。因此,马克思主义人性观是真正具有现实性、合理性、科学性、完整性的人性认识,而基于此所提出的“创新人”假设才是真正科学、权威的人性理论。
1.人的创造性本质规定了“创新人”的来源。人的能动的创造性活动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所谓的人的创造性活动是指人借助实践的中介作用将自己的主观目的、知识、意图、技能等物化到客观对象当中,以实现主观与客观、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必然的统一,从而在客观对象当中复映自己的本质。弗洛姆认为,“生产性的人利用他之力量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实现内在于他之潜力的能力”[4]91;“人的生产性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思想内容以及艺术作品,但是生产性所能够创造的最重要的对象其实就是人自己。”[4]97生产性就是指人的创造性,只有充分发挥主体的创造性潜能,才能刺激经济、文化、艺术以及人自身的不断发展。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强调,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不再是组织外延的扩张,而是组织创新潜能的发挥,如何激发人的创造性本质成为现代管理变革的重心。“创新人”假设将人的创造性提高到人性的最重要的层面,通过对应的管理模式的创新来激发被管理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创新理想。在改革创新的时代浪潮愈加汹涌的今天,培养和发挥知识工作者的创新素养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就像歌德将人的创新本质称作“人的天性的最内在的本质”一样,“创新人”将人的创新本质力量的发挥视为推动社会发展和人性解放最重要的力量。
2.人的需要本质规定了“创新人”的动因。“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马克思所说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即是指人摆脱了纯粹的物欲制约的需要,是在对现状的不满足以及现状无法满足人类不断发展要求的状况下产生的。人的需要高于动物需要的地方在于,人的需要绝不仅限于人的自然属性的单一物质欲望,而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人日渐产生其他需要,新的需要又激发人们以新的实践方式和生活方式来生产满足这些新需要的新对象。由此,人的需要本质是推动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要驱动力量,人的需要的不断满足和实现过程实际就是社会及人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正如马克思将全部历史理解为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历史一样,人性假设的发展演进也是一部关于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的历史。
如图1所示,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与人的五层次需要相关的是管理学的五种人性假设理论,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管理人”假设、“复杂人”假设及“自我实现人”假设,这五种人性假设理论是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发展阶段下的产物。在工业经济时代初期,人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为对物质和资本的需要,但这种需要并非是人的本质需要。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的需要已经超越物质、金钱、社会交往等低层次的需要,而转向尊重、情感表达等精神需要上。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需要层次从初级向高级不断升华,而人的存在方式转向了对劳动能力及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上。通过创新提高劳动能力,在劳动实践中寻求创意和价值,从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发展的最强烈欲求。因而,“创新人”假设是在马斯洛五层次需要理论基础上对人的“现实性”需要及“人的本质力量公开展示”的理论回应。
3.人的共同体本质规定了“创新人”的实践机制。“人的真正本质是人的共同体。”[5]所谓的共同体是指有共同需要和共同目标的人群以一定的形式聚结于一起并通过劳动、分工及相互交往等方式结成具图1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互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处的组织化形式[6]。共同体作为人的类本质的最高实现形式,不仅是指具有共同价值愿景和情感导向的人的集合体,也是现实生活中解决和调停个体利益和组织利益矛盾冲突的基本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人的共同体本质自身的内在机制所规定的。首先,共同体是具有共生性和共在性的现实的人的联合体,其中共同体中的每一位个体成员都是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控制着自身生存条件的主体性存在。其次,共同体是“个人必然从属于结构化的和有组织的团体或单位”[7],而被組织化了的共同体是具有共同的目标导向及共同的意志指向的人群聚集体。再次,在共同体内部,每位个体成员的实践活动、主体意志都是代表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个体作为共同体的一部分而发挥着作用。最后,每位共同体内部的个体成员通过共同体的形式来发挥个性和施展能力,在共同体内外部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创新人”假设作为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人性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人性中的共性特征即创新潜力和创新欲望的概括性抽象总结。在与“创新人”假设相适应的“学习创新型”管理理念中,人被凝结为具有共同价值愿景和团队学习能力的共同体,而该共同体存在的前提是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在共同体的内部,每位个体成员都是独立自主的创新主体,都能依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个人的创新目标,从而与组织目标保持统一,组织也会为个人目标的实现创造必要的物质、环境、制度等的保障。在“创新人”组建的利益共同体中,个体成员都是作为共同体成员的一部分而存在着,并在追求共同体价值愿景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自由全面发展。
4.人的自由本质是“创新人”的价值旨归。“憧憬自由、寻求自由、创造自由是人的最本质属性。”[8]所谓的自由实际上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在对象性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及能动性。自由是人性发展的终极旨归,是主客体高度统一及真、善、美的完美融合。争取自由是人类全部实践活动的终极旨归,而人类争取自由的过程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创新过程。首先,创新与自由都是一种超越,且超越自然必然性的自由需要借助于创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人类是生物界中最资质平庸的生物,既没有狗天生灵敏的嗅觉,也没有鸟类与生俱来的飞翔本领,由于先天的不足导致人类想要在自然界中永恒不朽地存在,就必须借助于人的创新实践活动打破自然必然性的束缚,超越人的本能限制,获得相对自由。其次,创新是实现人的自由的武器。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里,社会只有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时,人类才能彻底地摆脱自然必然性的束缚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也才能真正的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跨越。然而,共产主义社会是否能够实现,这完全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创新又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及生产关系进步的关键,它在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了人的自由的实现。总之,创新与自由的特殊关系规定了“创新人”假设的终极关怀,即人的自由本质的真正实现。
三、“创新人”假设的主要内涵
“创新人”假设是指将人的创新本质视作人性特征的最重要层面,并认为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和欲望,都能通过创新实践实现自身的创新理想的一种人性预设理论,它是当代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发展背景下对真正现实的人的本质深入探讨的结果。“创新人”作为建立在传统人性假设理论基础上的新的人性理论,其超越之处在于,其以哲学为武器打破了以往人性假设理论将人的某一片面性本质视作人的绝对本性的逻辑窠臼,通过对管理活动中人的创新本质的普遍性阐释,论证了“创新人”假设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一,以及意识与非意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本我与超我的统一等。因此,“创新人”假设是具有全面性、超越性、具体性等特征的人性假设理论。
1.“创新人”是一种“利己利他”的人性假设。利己性实际上是人性恶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指人们把为自己谋取私利作为一切行为活动的基本前提和行为宗旨。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将利己性视为人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认为无论在何种境况下,个体自身利益最大化始终是人追求的唯一目标。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尔指出,人非利己只有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发生:“一是人们对物质条件的改善持绝望态度,二是改善物质条件的愿望隶属于其他目标,三是广大的劳苦大众被强制性地处于从属地位。”[9]当前,人的发展依然处在以“物的依赖为基础下的独立性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改善和充沛,人虽已走出处于从属地位的“人的依赖关系”,但尚未达到“改善物质条件的愿望从根本上讲是从属于其他目标”的“自由个性”阶段,而且人也已摆脱被压抑、奴役的生存状态,获得了相对自由[10]。因此,人的利己性是合理的、合乎必然的。但利己性与利他性是一对水火不容的矛盾范畴,管理学界在批判“经济人”只关注人的自然属性的利己主义而否认人有利他性的超验价值追求的同时,还抨击“道德人”完全利他而泯灭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人性本能。“创新人”在从事创新实践的活动过程中既能实现私利维护自身,也能满足他利兼顾集体,实现了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2.“创新人”是一种具有全面性、主体性的人性假设理论。“创新人”假设是一个含括了自身以及以往各类人性假设理论的总系统,而系统内部的每一种人性假设理论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人性某一方面的特点,而作为总系统的“创新人”假设,它既把人的创新本质视为人性的主要矛盾来定义“创新人”的性质,又综合反映了“创新人”的诸多其他人性特征。首先,“创新人”实现了理性与感性的统一。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人”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决定自身行为的,所以“经济人”又被称作“理性经济人”。梅奥认为,“社会人”是以社会需要及其团体归属感为行为动机并受非理性的情感、欲望所支配的感性社会人。而“创新人”由于其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决定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行为既能满足自身感性的情感诉求,又能实现同时满足个人利益和组织利益的理性目标,因而,“创新人”是感性人与理性人的矛盾统一体。其次,“创新人”兼容了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不是在某一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11]人的特性并非亘古不变,而是随着历史发展和社会变更逐渐得以展开和完善。在科学管理时期,由于受机械主义和生物主义哲学观的影响,“经济人”的存在状态如同机器,人处于绝对的受动性状态;而在行为科学管理阶段,人的社会属性得到重视,但“社会人”仍印有机械主义的受动性烙印;在决策管理阶段,“复杂人”和“文化人”克服了以往“见物不见人”的被动状态,开始强调人的主体性及主动性,人性从压抑和受动中得以苏醒和解放。“创新人”作为对传统人性假设的超越,对人的发展状态早已历经人的受动性、能动性阶段,而走向受动性与能动性统一的发展阶段。
3.“创新人”是动态的、具体的人性假设。西方的各人性假设理论都是理论派基于特定历史背景和社会阶段下对管理客体的某种偏向性行事特点的理论概括与总结,其对人性的判定是管理主体的价值及经验偏好和人性理想定位的有机融合,“人”缺乏现实的、具体的社会根基,带有明显的“先验论”和“抽象人性论”特征。管理思想史中的这些人性观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并否定了人性的发展性和生成性,使人成为了脱离社会关系及物质生产的孤立的、静止的人。事实上,人的本性并不是先验的,也不是恒定不变的抽象的人性[12]。“每个人的个性并不是潜藏于背后等待被发现和挖掘的东西,而应该是在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历史环境里通过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不断生成的东西。”[13]“创新人”假设是从哲学思辨的视域认识人的本性所得出的成果,它冲破了传统人性假设带有强烈先验色彩的“先入为主”的人性认知模式,从人的类本性和现实本性的双重视角揭示人性的具体内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9.
[4]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北京:三联书店,199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94.
[6]胡群英.共同体:人的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及其现代意义[J].甘肃理论学刊,2010(1)∶73-76.
[7]阿格尼斯·赫勒.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38.
[8]何小英.创新的哲学释义[J].湖南社会科学,2009(5)∶37-39.
[9]丹尼尔·贝尔,克里斯托尔.经济理论危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72.
[10]孟昭武,肖映胜.和谐人:传统人性假设的批判与超越[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3)∶8-13.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8.
[12]纪晓光,刘德权.管理哲学视域下的人性假设刍议[J].求是学刊,2017,44(5)∶51-57.
[13]韩震.生成的存在:关于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1996∶156.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