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
2018-10-18南亚娟苏玉波
南亚娟 苏玉波
摘要:从青年学生成长和社会价值引领的需求,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来看,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需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工作要求。必须直面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全球化冲击、工作方式方法落伍和队伍建设遭遇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时代问题,从创新工作理念、凸显工作主体、促进个性教育、提升文化感染和增强协同效应几个方面开展新的路径探索,以切实提高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工作实效。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9-0096-05
基金项目:教育部2017年高校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17JDSZK043)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南亚娟(1977-),女,陕西渭南人,西安交通大学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苏玉波(1965-),女,新疆石河子人,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大学生思想教育与实践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专门力量。《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指出,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首条便是“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强调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狀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党的十九大对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作出了新的历史判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对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须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为逻辑起点,展开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创新路径探索。
一、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与国际国内形势及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的学科,时代发展、国家进步、理论创新都会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需要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和工作要求。
1.从青年学生成长的需求看。当代青年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他们而言,大学期间是长身体、长知识和价值观得以固化的重要时期,他们思维活跃,思想开放,习得信息能力强,对网络新媒体等新鲜事物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当他们通过各种渠道遭遇不同理论、观点、思想和意见的碰撞时,由于人生经验和阅历的欠缺,应对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不足,对一些涉及政治和文化的社会敏感问题缺乏立场判断,对利益冲突较难建立合理的价值取向,也因此,青年大学生具有较大的成长和可塑空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全面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既是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提出的“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四点希望的落实要求。高校既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和塑造价值观的熔炉,大学生将在这里初步建立起稳定的价值观系统,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2]。所以,青年学生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也是最终归宿。正如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所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3]培养青年一代根本要依靠教育,“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4]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何为青年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成长环境,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民族复兴的顶梁柱,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使命。
2.从社会价值引领的需求看。当前是我国实现快速发展和深度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社会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巨大而快速的变迁,社会心态也会在短时期出现一定的浮躁和不稳定现象,因此,这一时期社会个体在精神上的需求尤其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聚焦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引领功能将异常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创建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5]因此,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在社会主流价值引领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职责。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如何做好供需对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期盼的同时,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在全社会确立积极向上的价值导向,凝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社会思想条件,当下已经成为现实意义很强的政治课题。唯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立足实际,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获得位置、体现价值和赢得尊重。
3.从思想政治工作自身特点看。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尊重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总书记的讲话突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动态发展性和时代性。思想政治工作是解决人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的问题,提高人的思想觉悟的工作,而人的思想和观点属于思想上层建筑范畴,其发展层次取决于同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因此是动态变化的,这就注定了面向人和人的思想而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不是终结性的,而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承担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必须按照时代要求、遵循育人环境的变化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创新探索。
二、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面临新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需着力应对。
1.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全球化冲击。作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全球化对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冲击在所难免。当下,多元信息跨国界、跨地域的传播正在挑战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而各种思潮的兴起对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价值引领的目标也形成巨大挑战。各种观念和思潮交汇碰撞,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向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新常态”。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物质丰盈的同时,也被多元文化深刻影响。在价值观层面,西方发达国家以文化多元为幌子对青年进行腐蚀和渗透,“普世價值”论、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多元价值观如洪流般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部分青年学生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集体观念淡化和诚信缺失等问题。这与青年一代肩负民族复兴大任,与中国梦的实现是相背离的。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不可阻挡的浪潮,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环境越来越复杂和富有挑战性,“关起门来”搞思想政治教育,显然已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打开门来”搞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的政治思想文化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价值判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才是新时代最明显的特征之一[1]28。
2.工作方式方法仍需与时俱进。尽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重要功能和作用,但视野趋于内向,呈现出“内卷化”表征,比较多的时候局限于把固有的思想意识教化灌输进学生头脑,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我们越来越看到,效果不尽人意[1]28。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方式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不断增强其主动性、吸引力和针对性,不断地与时俱进。一方面问题在于对教育关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清,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面对思想前卫、眼界开阔的新时代青年,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不够时尚新颖具有感召力。尤其是面对主流价值观被反面典型抹黑、被负面信息质疑时,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应对无力。另外,辅导员通过新媒体平台把控网络教育舆情的引导、掌握话语权等关键问题上,还经常是“自说自话”,缺乏有针对性的思想价值引领。所以,打开工作视野,有效运用新媒体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工作平台,主动出击,创造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的话语情境,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增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时代感和工作实效,才能赢得青年,在争夺青年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3.辅导员队伍建设遇可持续发展瓶颈。重教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很多高校还普遍存在。辅导员是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专门力量,承担着青年学生思想和价值引领的重要职责,只有这支队伍在物质和精神上是健康丰盈的,他们的力量才会传导给青年一代。但一些高校长期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度和自觉性不够,以人员配备为例,中央政策虽有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应按照师生1∶200进行配比,但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高校的辅导员队伍长期缺编。同时,工作边界不清晰,“辅导员是个筐,什么都能装”的情况很普遍,大部分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工作之外的大量事务性工作,事务性工作足以烦扰缠身,谈何思想引领和育人?在一些高校,辅导员在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津贴补助等方面遭遇不公正待遇。学校对中央下发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敷衍应对,在实际中以各种理由为借口不予落实,凡此种种,都对辅导员队伍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负面影响。辅导员队伍复杂的学科背景来源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缺乏,以及承担工作中的“泛事务化”特征,使这支队伍在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中步履维艰。如果不从制度层面重视、保障、激励,辅导员队伍就得不到尊严、自信的职业发展,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就会大打折扣,继而走入难以实现发展和虚化的困境。
三、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创新路径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路径探索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中央31号文件强调,“要贴近师生思想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而言,应从创新理念、凸显主体、促进个性教育、提升文化感染和增强协同效应几个方面开展创新工作。
1.创新工作理念。教育部第43号令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辅导员专业化水平和职业能力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它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专业要求,尤其是把“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放在辅导员工作职责的第一位,不但是对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命和责任的明确,更是对辅导员在高等教育中地位的肯定。对辅导员队伍而言,43号令则提出了更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强调“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鼓励辅导员在做好工作的基础上……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然而,综合来看,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辅导员队伍的规模建制,结构特征,还是学术能力、话语权等学术自觉,都尚未具有能够将职业与其他行业区分开来的“自主性”事实[6]。高校辅导员是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青年学生价值引领的重要力量,需要从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高度,以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从工作理念上破壁,开展创新性思维,将辅导员队伍打造成一个思想政治工作学者群体,既掌握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又把握中央最新政策要求,既能通过实践培养,又能通过理论引导的方式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通过贯穿文化传承、道德弘扬、精神激励来设计指导学生实践活动和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在队伍建设中,一定要明晰辅导员工作边界,将他们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和“安全员”“消防员”角色中解放出来,畅通辅导员职业发展道路,同时,坚持让辅导员先受教育,给予他们较多的学习机会以开阔视野深化认知,使他们具备较高的思想理论教育水准和政策解读水平,使这支队伍有能力、切实承担起青年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工作职责。
2.凸显工作主体。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对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够凸显。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突出“以人为本,以人的需要和发展为目的”,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个体价值、个体发展需要才能得到肯定,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才能被充分激发出来,这是增强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实效性的有效路径。首先,学生的主体性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是工作开展的主导者,学生是主动者,师生关系不再对立,而是互为服务和支撑[7],这会增强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感和尊严感。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还要提升学生的主体能力,由“改变人”向“发展人”转变。辅导员通过主阵地教育,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并通过多样的实践活动锻造学生的主体精神,帮助他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就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准确把握当代青年的特点,认识他们的思想主流和本质,正确对待学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甚至是错误的观点,用包容的姿态和疏导的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帮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合格社会公民。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工作思路,还要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注重人文关怀,一切工作以学生成长发展为考量,尊重和关爱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充分预估人的思想成长的复杂和往复性,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开展的反复和细致性。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首先要关注自我成长,按照总书记期望的好老师标准来要求自己,做有理想、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辅导员,才能做好引导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3.促进个性教育。个性化教育不仅是新时代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更是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陈宝生多次强调:“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体系,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需求所在、活力所在、规律所在。” [8]“思想政治工作是最反对千篇一律的,应力避千书一面的‘大一统和千人一面的‘一般齐,要加强对工作、服务和教育对象的供给侧、需求侧研究。”[9]面对来自不同家庭不同成长背景不同地域的大学生,辅导员要通过知心谈话、社会实践、党团教育等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熟悉、了解和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状况,这其实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教育互动过程,这种互动是一种内含了情感的思想交流过程,这正是面向人所开展工作的最大特点,也是开展个性化教育的最基本要求。进入新时代,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互动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有益补充,大数据技术为人的思想行为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能。通过校园大数据,辅导员借助对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甚至价值倾向进行定量分析,可以更加精确、科学地了解和评价学生,可以全过程、全方位跟踪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体情况,从而量身定制更精准有效的教育[10]。因此,新时代的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論教育和价值引领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增强对知心谈话、社会实践及对课堂设计的驾驭能力,不断增强对学生工作大数据的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然后有针对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挖掘潜能,帮助学生有质量地完成学业和综合能力提升的目标。
4.加强文化感染。过于强调政治性使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容易显得枯燥教条,陷入不能入脑走心的现实困境。事实上,有深度有内涵的文化艺术不但能吸引打动学生,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也会触及他们的灵魂,影响和塑造他们的人格品质和精神境界。因此,辅导员在开展思想理论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创造和运用新颖、有感召力的文化活动来激发和凝聚青年学生的思想,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秀影片《战狼2》点燃了观众的爱国热情,有学生亲身经历大家“在电影结束后唱起了国歌”“一边看一边流泪,为有这样的祖国而自豪”,这种优秀文化的感染力可能比课堂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深入人心。西安交通大学大型舞台剧《大树西迁》《向西而歌》,将老一辈教育工作者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播撒在青年学子的心中,从而帮助他们树立爱国奋斗、建功立业的新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去。这些现代文艺作品通过融入“爱国”“奉献”的价值引领元素,借力于时尚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寓教育于无声处,成功提升了思想理论教育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让好的文艺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重视并努力开拓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从而“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5.增强协同效应。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三全育人”强调以系统的思想和理论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求高校的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思想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有机系统,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各要素之间在内部体系中有机联系,互为支撑,协同发展,合力育人,共同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在实际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彼此隔裂,在体制层面开展的整体规划和有机衔接不足。高校的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党团活动、校园文化等,都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这些载体恰恰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各种要素和教育力量相互连接的结合点,但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工作的机理还缺乏清晰明确的认识。表现在各载体因为分属于不同的管理系列,工作运行中各自为政,这种管理和运行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各要素之间缺乏基本的协作和照应,彼此在教育活动的内容、形式甚至时间上出现重叠冲突的现象很多,导致时间、精力和经费的浪费,造成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部的冲突与消耗,未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11]。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辅导员日常教育工作为例,理论课在教学层面属于教务部门,理论课教师在人事层面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学科发展和学术前沿关注度高,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理论阐释和学术研究能力,所以课堂讲解能够做到深入透彻,但因为考核压力,教师在课后与学生沟通互动较少,使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思想行为联系不够,导致部分教师上课针对性、亲和力、感染力不够,很难抓住学生。而辅导员属于学工系统,在学工部的统筹下开展日常工作,虽有对学生思想动态、心理状态把握的职业敏感和自觉性,却因日常事务性工作繁杂琐碎,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同时,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知识储备不足,系统的理论分析和论证能力成为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短板。因此,建立两支队伍的协同机制,使两支队伍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可以互为补充、扬长避短,在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辅导员开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在新时代被赋予了更多的价值和意义,需要以更高的工作标准和要求来回应时代使命和责任。探索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创新路径,就是对时代使命和责任的最好回应。
参考文献:
[1]冯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J]. 中国高等教育,2018(3)∶28-32.
[2]张汉静.高校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N]. 光明日報,2016-12-22.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习近平会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海外委员和中方企业家委员[N].人民日报,2017-10-31(01).
[5]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1-42.
[6]杨建义.以制度安排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基于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1)∶88.
[7]刘继萍.“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一个经典公式正当性的论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1.
[8]陈宝生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802/t20180206_961547html,2018/02/06.
[9]陈宝生.切实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N]. 光明日报,2017-08-04.
[10]蒲清平.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高校辅导员,2018(2)∶20.
[11]刁凤鸣.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的交互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80.
【责任编辑:梁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