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放疗方式对老年子宫内膜癌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8-10-18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放射治疗肌层内膜

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常见妇科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大部分子宫内膜癌病人预后良好,术后存活率较高。妇科癌症病人中睡眠障碍发生率约为55%[1],对睡眠质量影响的因素较多[2]。因此子宫内膜癌病人睡眠障碍问题应引起重视。本研究通过比较近距离放疗和体外放疗2种方式对子宫内膜癌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为临床上改善子宫内膜癌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61例老年(≥60岁)子宫内膜癌病人为研究对象,其中1例病人放弃治疗,2例病人失访,最终纳入研究对象共58例。纳入标准:(1)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2)病人年龄≥60岁,卡氏(KPS)评分≥70分;(3)估计病人生存时间超过6个月;(4)术后需进行放射治疗;(5)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复发性子宫内膜癌;(2)恶性肿瘤确诊前即长期患有睡眠障碍;(3)使用改善睡眠的药物;(4)合并其他部位肿瘤或其他内外科疾病;(5)有放疗或化疗禁忌证;(6)术前接受过化疗、放疗或激素治疗者。58例病人年龄60~77岁,平均(68.73±10.65)岁。按照放疗方法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分别为近距离放疗组(n=26)和体外放疗组(n=32)。2组病人在年龄、学历、疾病严重程度、家庭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与护理方法

1.2.1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行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进行病理学检验,并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病人进行正确的分期、分级[3]。对于宫颈肌层浸润深度<50%且肿瘤分级为1~2级的病人,在充分考虑病人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大小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给阴道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对于肿瘤分级为1级或2级,且子宫肌层浸润深度≥50%或肿瘤分级为3级且子宫肌层浸润深度<50%的病人给予经阴道辅助近距离放射治疗。肿瘤分级为3级且子宫肌层浸润深度≥50%,或浸润宫颈间质的病人给予体外放射治疗。近距离放疗法共分5次进行放射治疗,照射剂量为5.5 Gy/次。对于体外放疗组给予18兆伏光子束的三维适形放疗,盆腔外照射剂量为1.8~2 Gy/次,总剂量为45~50.4 Gy。

1.2.2 护理方法:围手术期给予2组病人相同的护理方法。(1)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用通俗易懂的方法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与注意事项,尽可能降低病人的心理负担。(2)完善常规检查,遵医嘱指导病人做好术前相关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有X线检查、生化检查、免疫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 心电图检查以及盆腔B超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等。(3)做好术前准备,如按照腹部手术的要求做好备皮、肠道准备、阴道准备、尿道准备等工作;指导病人保证足够的睡眠,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等。(4)加强术后护理,主要有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强基础护理,如做好体位、饮食指导等;加强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积极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等。

1.3 睡眠质量评估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子宫内膜癌病人的睡眠质量,该量表是评估癌症病人睡眠质量的较理想的工具,在国内外被广泛采用[4]。该量表共由19个条目组成。总分为各条目之和,总分>5分表示睡眠质量较差。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用PSQI量表分别在4个时间点对病人进行睡眠质量测量。第1次评估时间为术前2 d左右;第2次评估时间为放疗后1个月左右;第3次、第4次测量时间分别为放疗后3个月和放疗后6个月左右。

2 结果

2.1 2组病人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比较 2组病人在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住院时间、婚姻状况、肿瘤直径、病理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人临床病理特征比较

2.2 2组不同时间点PSQI评分比较 在放射治疗前2组病人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近距离放射组PSQI评分均低于体外放射组(P<0.05),且随着时间推移PSQI评分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见表2。

表2 2组不同时间点PSQI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与治疗1个月比较,△△P<0.01;与治疗3个月比较,#P<0.05;与体外放射组比较,▲P<0.05

3 讨论

手术治疗是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术前心理压力、手术过程、术后疼痛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均可影响病人睡眠质量。此外,肿瘤病人体内通常会释放出大量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儿茶酚胺等,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导致病人交感神经兴奋和敏感度更高,从而导致病人睡眠障碍[5]。

本研究发现,2组子宫内膜癌病人术前睡眠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与治疗前相比,2组病人在治疗后睡眠质量均有提高,之后随着时间推移,睡眠质量不断改善,主要表现为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病人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后1个月,分析原因可能为:术后1个月内由于疾病、手术、麻醉等各种因素导致的作息节律变化、疲劳等症状仍然存在,可能会影响病人的睡眠质量[6]。肿瘤病人手术和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在短期内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放疗对肿瘤组织附近的正常组织和器官可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这种损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逐渐修复,从而不断改善睡眠质量[7-8]。

本次研究还发现,与体外放疗组相比,近距离放射治疗组病人PSQI评分在1个月左右即有所改善,但是效果并不能明显提升,治疗3个月,改善效果较显著,到6个月时2组间PSQI评分均值差异又进一步缩小,表明体外放射治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虽然是暂时的,但是至少会存在3~6个月或以上,这与其他研究结果相似[9]。与近距离放疗相比,体外放疗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可能更大,这可能与体外放疗引起的其他邻近组织不良反应更大有关,体外照射无论如何实施,射线束必须穿过正常组织才能到达肿瘤细胞区域,因此,除了肿瘤组织以外,邻近的正常组织不可避免地会吸收一定剂量的射线,且与肿瘤组织射线的照射剂量并无明显差异。体外放射对周围器官,特别是泌尿系统的损伤更大,这些因素均可能是影响体外放疗病人睡眠质量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近距离放射治疗法可能对子宫内膜癌病人睡眠质量有更显著的改善作用,术后选择合适的放疗方式时应将病人的睡眠状况作为参考因素之一,同时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对于接受体外放疗的病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如加强心理干预等,以避免病人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充分提高病人的术后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放射治疗肌层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前腹部超声检测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的临床价值
子宫内膜癌的ADC 值与肌层浸润深度的相关性研究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