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持培智学校学生参与活动与增进沟通的策略研究

2018-10-16徐婧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沟通模式触觉口语

● 徐婧

培智学校的学生由于智能不足,在认知发展、适应性行为等方面都要低于同龄人水平。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39名智障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后,发现超过80%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

沟通障碍让培智学校学生容易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误解,无法正常地参与集体活动。因此,他们需要支持以学习适合的沟通技能,使他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及身边其他人产生正向的影响。

有沟通障碍的培智学校学生与一般人沟通特征的差异

一、创设适宜的沟通环境

创设适宜的沟通环境对于增加沟通障碍学生的沟通机会,学习沟通技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沟通环境应该包括几个常见的特点——高度的沟通动机、熟悉度、被个案重视,另外还应该提供有意义、持续性的互动机会。

(一)在家中和在学校安排可预期的例行活动

学生每天在家或者学校都会经历例行活动,如穿衣、洗澡、吃点心、上厕所、晨点活动、大课间活动、上课等。教师或协助者应尽量将这些活动规律化,以让学生可以预期这些活动的发生。此外,每次例行活动应以相同的步骤进行,让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下一步会发生的事,这样就能在这些活动时间进行沟通教学。

(二)互动游戏

学生的主动沟通行为主要发生在游戏活动中,因此,要增加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参与度并提升沟通质量。

1.选择适合的玩具

为了让游戏活动能够促进沟通技能的发展,协助者和教师在选择游戏工具时要将互动目标谨记在心。比如玩积木、玩具车、过家家等玩具时,需要多人的配合,以制造较多的沟通机会。另外,有沟通障碍的学生可能伴有精细动作的不协调等其他障碍,所以,要帮助他们调整玩具以便于操作(如放大玩具部件的体积,用子母扣固定玩具的主要部件等),或者简化游戏步骤,让学生乐于玩玩具、参与游戏活动,增加沟通的机会。

沟通障碍学生参与例行活动介入计划样例

2.调整游戏中的沟通行为

为了达成沟通的目的,许多游戏活动需要进行一项或多项的调整:①简化主要动作,以让学生的参与有意义;②放慢活动的速度;③将指令缩短、简化,提高重复性;④用语言配合手势动作;⑤配合动作发出语音来鼓励学生的正向沟通行为;⑥使用视觉辅助或具体材料帮助难以参与游戏的学生。

二、在活动中建立沟通轮替行为

晨点活动 供图 徐婧

培智学校的沟通障碍学生在社交活动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在沟通时表现出较好的轮替行为,这也是阻碍他们维持沟通行为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沟通训练前应该在活动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轮替行为。我们设计的活动应该包括触觉线索、视觉线索、暂停、口语回应、行动5项基本元素。

触觉线索:触觉线索提供口语以外的信息,发生在活动前,所有的教师和协助者应该使用相同的触觉线索。

口语线索:口语线索是教师或协助者在提供触觉线索时所说的话。

暂停:在每次的触觉与口语线索后,教师或协助者要暂停10—30秒并观察学生的反应。

口语回应:当学生做出恰当的沟通行为后,教师或协助者要及时给予积极的评论性的口语回应,以鼓励学生维持沟通行为。

行动:活动的每一个步骤,教师或协助者在提供口语回应后表现的行动。

为沟通障碍学生设计的活动举例

使用沟通板辅助沟通 供图 徐 婧

在与学生的活动中,教师或协助者要提供足够的触觉、口语线索的提示,以诱发他们的沟通行为。例如,在音乐活动中做划船的动作,教师可以坐在学生的对面握住他的双手,一边唱歌,一边摇晃身体并带动他的双臂做划船的动作,好像真的坐在船上一样。当这个活动建立以后,教师可以每唱完一句就暂停一下,观察学生的反应,看他有没有发出想要继续这个活动的沟通信号。我们可以采用“行动、暂停以诱发沟通的信号、反应”的基本形式来发展、巩固学生的沟通行为。

三、使用辅助沟通系统提升沟通效率

当有沟通障碍的培智学校学生建立了基本的沟通轮替行为后,还需要借助辅助沟通系统(Augmentative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AAC)来帮助学生丰富沟通内容、增加主动沟通的行为。辅助沟通系统是一个研究、临床、教育实践的领域。它涵盖研究尝试和在必要时补偿因暂时或永久损伤导致语言表达和理解的严重沟通障碍者在活动和参与中的限制,包括口语和书写的沟通模式。这是一种包括“符号”“辅具”“策略”与“技术”等4种成分,以增进个体沟通能力的系统。[1]

符号: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法来表达概念,如图片、手语、文字等。

辅具:应用设备来传送或接收沟通信息,如沟通簿、沟通板、电子沟通仪或电脑等。

策略:个体自我学习或被教师指导而学到能增进个体表现的方法。

技术:传送信息的方法,如直线扫描、行-列扫描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沟通辅具的种类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先进。作为教师或照顾者,需考量学生的障碍程度、动作模仿能力、喜好以及沟通环境等诸多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没有一种最佳的辅助沟通模式适合所有沟通障碍学生的沟通需要;障碍学生与他人沟通时也并非运用任何单一的沟通模式 (如同时伴有手势、图片、口语等)。因此,目前在辅助沟通模式的实践研究中,越来越倾向于研究多重沟通模式的需求和价值。多重辅助沟通模式更适合沟通障碍学生个体的需求与发展。[2]

看星星
江佳霖(江苏省南通特殊教育中心)
指导老师:孙 键

猜你喜欢

沟通模式触觉口语
CICARE沟通模式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CICARE沟通模式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酒中的口语诗
食的触觉
嗅觉、味觉和触觉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钢琴演奏教学中视觉、听觉、触觉的协同研究
口语对对碰
妇科护理中家庭式沟通模式的应用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