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在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10-16陈志华韩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腓骨人性化常规

陈志华 韩穗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骨科常见的类型,多数是受到巨大冲击力所致[1]。患者发生胫腓骨骨折后易累及其它重要脏器发生严重损伤,局部出现明显疼痛、肿胀、畸形,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如缺血、坏疽等,不利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胫腓骨骨折发生突然,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因此,加强对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干预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100例胫腓骨骨折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探讨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利用电脑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0例。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18~66岁,平均(40.40±7.70)岁。常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67岁,平均(40.50±7.9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研究同意书,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行常规化护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患者巡视;遵医嘱为患者止痛等。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应用人性化护理:

(1)术前人性化护理:①观察体征:密切留意患者病情,若患者存在头颅损伤,还需监测其体征,留意患者骨折部位的血运情况。如患者局部明显疼痛、肿胀,需立刻向医师反馈,行骨筋膜室减压处理,以避免截肢。②心理疏导:准确评估患者心态变化,制定个性化心理干预方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注意事项,提高其对疾病的熟悉程度,明确手术治疗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减轻心理负担,提高配合度,介绍成功治愈的案例,提高治愈信心。③饮食与运动护理:以易消化、清淡的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日常饮食合理搭配,严控食盐、脂肪的摄入,多饮用强化钙酸奶。术前需协助患者做好有关检查,禁止饮水,指导患者床上排便;妥善固定患肢,以免发生畸形;适当行脚趾活动、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运动。

(2)术中人性化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各项体征;加强观察输液情况;输血前需仔细核对患者相关资料,并警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规范气压止血带的应用,应用时间不得超过90 min;术者与护理人员默契配合,缩短手术时间。

(3)术后人性化护理:①基础护理:测定患者体温、心电图,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出;加强引流管管理,确保顺畅,观察患者不良反应,以75%酒精消毒骨折部位,2次/天,以防感染。②康复护理:早期行肌肉收缩锻炼,促使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提高患肢稳定性;在骨折恢复期,指导患者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以警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为加快患肢功能恢复,骨折后期适当予以负重练习。患者出院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运动、饮食方案,指导患者正确消毒骨折处,嘱咐其定期复查,掌握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制定护理效果评定标准:(1)显效:骨折处良好愈合,无严重并发症;(2)有效:骨折基本愈合,存在轻微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后明显减轻;(3)无效:骨折恢复情况欠佳,存在诸多并发症。总体疗效=(总病例-无效病例)/总例数×100%。

以本院自拟量表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其中非常满意(>80分)、比较满意(60~80分)、不满意(<60分),总满意度=(总病例-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总疗效94.00%,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常规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可发生在任一年龄段,占全身骨折的15%左右[4]。因巨大外力导致的胫腓骨骨折,具有病情重、截肢风险高等特点[4],且易累及其它内脏器官,严重损伤软组织,并发脓毒血症的几率也较大[5]。对胫腓骨骨折围术期予以合理、科学的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还可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提高生存质量[6]。

人性化护理是现代临床护理中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其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其目的是为了让患者在舒适温馨的环境及人性化的氛围中快速恢复健康,减少住院天数,提高生存质量[7]。人性化护理模式相较于常规化护理而言,在重视疾病护理的同时,以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围绕患者具体情况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护理服务,积极调动患者的配合意识,提高其主观能动性,让患者与医生间密切配合,进一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8]。

表1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姚鹤玲,卫晓花[9-10]对63例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分析,发现经过术前、术后针对性护理后,总有效率达到90.48%。刘畅,梁美珍,李嘉玲,梁晓兰[11-12]观察了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效果,全面护理后的试验组总有效率93.00%,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60.0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总体疗效94.00%,高于常规组的80.00%,且术后护理总满意度96.00%,高于常规组的80.00%。

综上所述,对胫腓骨骨折患者围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较高。

猜你喜欢

腓骨人性化常规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常规之外
崴脚千万莫忽视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