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出血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8-10-16张志慧

关键词:钩藤方剂证型

吴 腾,张志慧,刘 丹

(包头市第八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

作为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病变,急性脑出血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1]。这种疾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是影响急性脑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为了评估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价值,本研究将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4岁,平均(57.1±0.6)岁。观察组男28例,女25例;年龄48~75岁,平均(57.4±0.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常规西医治疗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告知患者保持卧床静养,给予患者脱水治疗、降血压及降颅压治疗、对症治疗等。根据患者的症状建立康复方案,指导患者接受康复训练。

1.2.2 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

观察组实施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1)常规西医治疗。与对照组一致。(2)中医治疗。给予患者中医辩证施治,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中医证型选用不同治疗方案:风痰入络型患者6例,给予患者三七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方治疗,方剂构成:15 g天麻,10 g枳壳,10 g云木香,10 g天龙,10 g白附子,10 g决明子等,以250水煎成药汁,分2次依次加入5 g三七粉,给予患者口服。用药频率为每日1剂;肝阳上亢型患者23例,给予患者三七粉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方剂构成为15 g茯神,15 g天麻,10 g钩藤,10 g桑寄生,20 g石决明等。中药方剂服用方法与风瘫入络型患者相同;痰火瘀闭证型患者7例,给予患者三七粉联合羚角钩藤汤治疗,方剂组成:10 g钩藤,10 g山羊角,20 g竹茹,10 g浙贝母等,治疗方法与其他证型患者一致;阴虚风动型患者9例,给予患者三七粉联合镇肝熄风汤治疗,中药方剂由15 g牡蛎,10 g天冬,10 g玄参及15 g牛膝等构成。治疗方法与其他证型患者一致。痰浊瘀闭型患者8例,给予患者三七粉联合涤痰汤治疗,方剂构成:20 g太子参,23 g旱半夏,10 g甘草及10 g陈皮等。用药方法与其他患者一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疗效。观察患者的康复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软件SPSS 22.0为数据的统计工具。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患者的疗效

持续治疗1 w后,评估患者的颅内血肿状况,统计患者的颅内压恢复时间。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s)

组别 例数 颅内压恢复时间(h) 颅内血肿(mL)对照组 36 40.73±8.24 20.36±6.74观察组 53 28.69±5.96 15.03±3.97 t - 9.35 8.02 P - <0.05 <0.05

2.2 患者的康复状况

治疗后,两组康复状况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的康复状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 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对照组 36 32.48±6.16 18.06±3.27观察组 53 34.53±6.17 12.15±2.88 t - 0.35 7.19 P - >0.05 <0.05

3 讨 论

急性脑出血多伴有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差等特征[2]。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急性脑出血发病率逐年升高,且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年轻化特征。早期治疗是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键。常规西医治疗用于急性脑出早期治疗,效果尚可。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新型治疗理念。中医认为,脑出血属中风、厥证范畴,其病机为:风、痰、火、瘀等导致气血逆乱、脑络受损,造成血溢脉外,而新血不生,最终演变为淤血[3]。因此,中医治疗主张给予急性脑出血患者活血化瘀治疗。本研究采用中医辩证法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施治,即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急性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的不同,将其分成不同的中医证型,并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其中,风瘫入络型急性脑出血患者采取三七粉联合祛风化痰通络方治疗,三七具有良好的消肿镇痛、滋补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而祛风化痰通络方则由天麻、云木香、枳壳等中药构成,其中,天麻具有良好的祛风镇痛、镇静息风效果;云木香具有消食健脾、行气止痛等作用;枳壳具有理气解郁、和胃舒肝的效果;将其与三七粉联用,可有效起到祛风通络、化痰解郁的效果;而肝阳上亢型急性脑出血患者则实施三七粉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中药方剂包含石决明、钩藤、茯神等,石决明具有明目清肝、清热潜阳等功效;钩藤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清热的效果;茯神具有渗泄水湿、安神凝心、补虚治劳及消肿利水等功效。而痰火瘀闭证型患者的羚角钩藤汤则由浙贝母、山羊角、钩藤等组成,其中,浙贝母具有化痰清肺、解毒散结、清热止咳的作用;山羊角具有散瘀止痛、清热宁神的效果。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在于[4]:(1)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西医治疗干预患者的病情进展,同时采取辩证施治法减轻患者的痛苦体验,因此,这种方法的疗效更加显著。(2)中西医结合治疗从病机入手,有助于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康复。

本研究将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颅内压恢复时间(28.69±5.96)h、颅内血肿(15.03±3.97)mL,均优于对照组(40.73±8.24)h、(20.36±6.7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充分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其原因可能为:与常规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快速祛除病机,改善出血病灶内环境,进而减轻其临床症状。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12.15±2.88)分,低于对照组(18.06±3.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结果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早期的康复价值,与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医院可于急性脑出血早期治疗中,推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猜你喜欢

钩藤方剂证型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基于UHPLC-MS/MS的钩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
糖尿病前期中医证型及证素特点分析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基于信任模型的中医药方剂相似度计算方法
不同产地钩藤的药用成分含量及不同温度烘干的影响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伤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金匮要略》黄芪类方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