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机构的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上海市松江区调查数据的实证
2018-10-16张政
张 政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20)
一、相关背景介绍及研究综述
机构养老是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一种养老方式。2013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明确提出:“加快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发展。”在人口老龄化和工业化发展快速的今天,家庭养老功能不断的弱化,机构养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家庭养老上的不足。
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实证上,国内许多学者都进行过大量实证调查分析。姜向群(2011)通过实地调查发现,性别、婚姻状况、民族、户籍等对机构养老意愿产生一定影响。高晓路(2012)认为,婚姻受教育程度、房产,身体健康对机构养老意愿产生显著的影响。雷丽华(2015)分析海南省机构养老方式的现状,利用回归分析考察老年人机构养老的需求和机构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高君(2017)主要分析老龄人的失能程度与支付能力对其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偏好的影响。阮凯(2012)在上海市城市机构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研究中提到,大约有14%的老年人愿意到机构养老,有55.7%的老年人对对机构养老不抵触。杨发祥、李卓航(2014)认为,从需求角度分析上海市养老机构床位缺口达8万余张;市场上现有的养老机构与床位缺口严重,难以满足老年人的的需求。根据上海市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对上海市老年人进行养老意愿调查,报告统计显示,老人接受机构养老比例约为15.8%(上海市综合为老服务平台)。
“奶娘踩罡”在整个舞蹈过程中,且歌且舞,舞曲曲谱中反复出现13|16|653|5……和35|15|51|3……这样的旋律,与畲歌常用衬音“哈噜噜”极为相似,因而富有畲歌韵味。[4]这些畲族民歌(歌言)与舞蹈配乐伴奏都大量出现并且重复的旋律与节奏,可以加入到音乐专业必修课视唱练耳、钢琴基础与即兴伴奏的教学中。
本文通过探究松江区的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找出影响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的主要影响因素,充分的发挥好机构养老服务的补充性作用,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所带来的影响。
二、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1.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上海市松江区开展了老年人机构养老意愿需求评估调查,问卷调查主要是由调查人员入户访问式调查。本研究主要将研究的对象的年龄限定于60岁及以上的个体,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91份,其中有效问卷388份,合格率为97%。
在新生儿养育室出现的爆发病例,常起因于无症状的携带产毒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看护员和父母。因此需要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隔离患者,隔离护理及洗手。筛查程序可鉴别患者与接触者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包括卫生保健人员。携带者需外用消毒剂,鼻部携带者可通过局部使用抗菌药物根除。
从表5中我们可以看出,年龄、健康状况、个人收入,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以及失能情况4个变量不同的变量层的显著性各不一样,部分变量层数据出现不显著的现象,没有统计意义。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因素之间对于机构养老愿意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主要采取在α=0.1的显著水平上,对年龄、个人年收入、健康状况、失能情况以及生活满意度分别进行单独分析,在原先的回归模型基础上,研究同一变量不同层次之间对于老年人机构养老愿意的影响大小。对于有i个不同水平的解释变量,假设第i个水平为哑变量,那么模型如下:
表1 养老服务机构影响因素选取及赋值
表2 失能老人等级划分详情表
三、实证分析
1.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性别、年龄、身体状况、文化程度、个人年收入、独居情况、生活满意度、养老保险参与率、失能情况对机构养老需求的影响。首先我们对样本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表3描述的是各个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总共回收有效样本量388份,愿意接受机构养老数量达到78人,比例约为20.1%,高于2017年上海市老年人养老意愿调查数据。
对比且分析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受检人员的各项指标结果,包括:LVM(左室重量)、LIMI(左室重量指数)、LVESD(左室收缩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内径)、LAD(左房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LVFS(左室短轴缩短率)和E/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早期最大运动速度)。
表3 变量描述性分析
从健康状况来看,老年人身体不健康对机构养老需求比健康的需求要强烈,身体不健康入住养老院的概率是身体健康的2.091倍,当老年人的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时候,他们将本能的愿意去接受专业养老机构的照料,将家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风险部分转移给养老机构。身体状况一般的老年人p值不显著,没有统计分析的价值。
其中,对于老人失能情况,本文认为失能老人是60周岁及以上,因为年老、疾病、损伤等导致心理和生理功能受限,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需要他人帮助的老年人。界定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大小,不同的专家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西德尼·卡茨(Sidney Kartz)最早提出自然人的生活自理能力(ADL)量表,主要包括是否独立完成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室内走动、洗澡六项日常活动。本文主要将结合埃里克·斯托拉德(Eric Stallard)和卡茨两位学者的观点,将在原有的生活自理能力量表项目上加入“洗漱”,并规定这七项活动中,全部可以独立完成为能力健全,不能独立完成1—2项的老年人为轻度失能;3—4项为中度失能;5项及以上为重 度失能(如表2所示)。
表4 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模型估计结果
2.5 苏醒期并发症及术后咽喉部疼痛评分 两组患者苏醒过程中均未出现苏醒延迟、喉痉挛、恶心呕吐、苏醒期烦躁等并发症。疼痛评分 (VAS评分),各个时间点B组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5。
2.关键变量。本文的被解释变量为老年人是否愿意进入市场中养老,其中0表示不愿意接受市场机构的养老,1表示愿意接受市场养老。所控制的解释变量主要是与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相关的一些影响变量,包括个人特质、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以及生活情况,所有变量赋值情况(见下页表1)。
表5 机构养老需求主要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
续表
从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来看,生活不满意的老人对机构养老需求强烈,是对生活满意的老人入住养老院概率的3.394倍。当老人们对当年生活不满意,愿意去尝试新的养老模式。而主观上对自己生活满意度一般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对于选择机构养老服务却有所保留。
从个人收入状况来看,老人个人年在收入在15 000元以下和收入高于50 000元的老年人入住比15 000~50 000元之间可能性更大,呈现出倒U型的结构。低收入的水平由于生活水平的低下,愿意尝试新养老模式;而高收入的老人愿意将自己的收入投入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机构中去,更加注重服务的品质。
从老人的失能状况来看,以能力健全影响因素为参照水平层,轻度失能和中度失能老人对机构养老服务的回归系数绝对值逐渐增大,影响程度不断变大。但是在严重失能老人的显著性却无限趋于1,没有统计意义。在调查总共有4位严重失能的老人,都愿意选择机构养老服务,因此在回归模型中,没有统计分析的意义。
2.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将上述的主要不同特征的变量放入到回归模型中,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健康状况、个人年收入、独居情况、生活满意度、失能状况在老年人是否愿意接受机构养老中起到显著性作用,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显著性较高;而性别、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参加养老保险方面对老人选择机构养老服务中没有显著性影响。在变动方向方面,只有独居情况和参加养老保险参与情况的估计值为负值,表示为反方向变动,即非独居的人数增加会导致老年人接受机构养老服务的减少。而参加养老保险情况的p>0.05,对因变量不显著,没有统计意义(见表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果,不断创新,与时代精神相契合,并充分运用到中职德育工作中,以培养出更多理解传统文化精髓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优秀人才。
从年龄变量来看,以60~69岁为参照水平,各个年龄层相对于60~69岁年龄层都具有显著性影响,观测值随着年龄层的递增不断地变大,即老年人的年龄越大,对机构性养老服务需求的可能性越大。
四、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松江松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老年人对于机构养老服务需求的意愿。通过对机构养老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对于机构养老需求的影响主要由年龄、健康状况、个人收入、生活满意度、独居情况、失能情况六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影响。根据上述回归分析的现象,我们可以给出以下几点建议。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属于评价企业资金管理和资金使用的一项重要衡量依据,但现在大部分企业的责任单位为了最大限度上确保自身利益,往往都会存在着误报会计信息、虚增会计信息账面价值的问题,很容易就会直接导致项目汇总的利润出现增高,而实际应收账款的数量久居不下,大量的产生了一些虚无资产。除此之外,企业当中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从业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等等各个因素,都会逐渐的出现相应的失误或者是信息失真的现象,从各个方面严重的影响到了财务决策的质量和效果。
1.加快养老产业和老龄事业的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只有通过不断地鼓励开展养老产业,加大对养老型产业的资助力度,让更多的主体参与到养老保障的队伍中来。同时,我们要积极宣传新时代的养老观,让家庭、社会、国家三方面共同合作起来,树立健康积极的养老理念。
2.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解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实证结果表明,个人年收入的情况对老人的养老方式的选择存在显著影响。为了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推广机构养老服务,就必须要提供多层次的养老选择,让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到机构服务的队列中来,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机构养老服务的补充性养老保障的作用。
3.不断完善机构养老服务质量。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对老人的精神关怀和医疗水平照顾上。实证结果表明,生活满意度和健康情况对老人选择养老院的影响显著。为了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基本健康需求,医疗卫生水平的条件是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条件。同时,由于离家养老,缺少亲情的慰藉,老人急需要精神关怀。因此,国家要着重精神家园的建设,需要联合社会、家庭一起,让老年人住在机构中不感到孤独的存在。
4.成立具有针对性的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退出劳动市场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会退化。回归结果表明,失能老人对于机构养老的需求较大,并且他们对养老机构服务要求较高。因此,国家可以根据老年人退出劳动市场后不同的身体和精神特征,提供不同的养老服务类型,整合社会上闲置的养老资源,提高养老资源的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