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及其意义

2018-10-15刘芮搏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8年1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意义

刘芮搏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不断丰富,对志愿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从志愿者招募、选拔以及管理等几个方面建立起完整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以保证志愿服务能够在图书馆顺利推行。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既有利于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更可以使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意义

所谓志愿者,指的是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其精神具有自愿、利他、无偿三大要义。而志愿服务,主要是民间人士利用其知识和技能,发扬志愿精神,自发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中,通过对大众的无偿服务,使社会公共部门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可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的重要公共场所,人流量巨大,设法为广大读者提供最人性化的服务是其最基本的职能。因此,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可以加深社会对公共图书馆的认识,这更有利于完善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强化图书馆的文化地位,还可以向社会弘扬志愿精神,扩大志愿精神的影响力。为此,公共图书馆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志愿者服务体系,以保证志愿服务可以在公共图书馆有效运转。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体系构建应包括志愿者团队的建设和志愿者管理两个部分。志愿团队的组建包括志愿者的招募和选拔,志愿者管理主要是图书馆对志愿者服务的奖惩措施。因此,本文将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招募、选拔以及管理三个方面来阐述志愿者体系的构建。

一、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招募方式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公共部门对志愿者的需求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由于大众对志愿精神缺乏深刻的认识,因而自愿加入志愿服务团队的人数相对较少,志愿活动规模也相对较小。可以说大多数城市的志愿者人数还无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我国,由于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组织的公益性服务机构,因此采取自上而下,各部门配合的招募方式,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在信息化的时代,公共图书馆可利用其信息传播的优势,在馆内区域、官方网站、微信平台、QQ群以及相关论坛发出志愿者招募的相关公告,以数字信息传递的方式在城市各地募集足够的志愿者,从而快速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志愿团队。媒体作为社会上一支特殊的力量,具有报道覆盖面广、途径多元、公信力强等特点,在社会舆论的宣传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公共图书馆可借助媒体的力量,在网络和电视上向大众介绍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情况,从而可以将志愿者招募至图书馆。并且,志愿者在图书馆工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媒体,让大家更准确、直观地了解图书馆志愿者的基础工作,以加强大众对志愿者工作的认知。

如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志愿者团队,图书馆馆员需要主动深入至社会之中进行志愿者培训工作。在众多的社会团体之中,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对较优的选择。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可以到城市所在的大学及中学进行志愿者培训的讲座,让广大学生们了解志愿服务工作的神圣性,意识到志愿活动对于人生规划的重要性。这既有利于加强志愿者团队素质的建设,也可以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社会,体验到为大众服务的乐趣。也就是说,学生团体可以是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团队的主体力量之一,对于学生们来说,这既是一项好的社会实践,更是锻炼自己、服务他人的良好平台。同时,图书馆可以与社会中的企业、团委等相关政府机构联合起来,从社会各个行业招募志愿者队伍,从而扩大图书馆志愿服务在各个单位的影响力。

由上可知,公共图书馆可以利用其文化传播优势,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由点至面、由中心至四方,涵盖政府机构、学校、社区志愿者的招募宣传网络,打造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的图书馆志愿服务宣传平台,真正将志愿者招募的对象扩散至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二、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选拔标准

既然现代公共图书馆设立志愿者服务是时代的必然选择,那么建立符合公共图书馆要求的志愿者团队则是十分必要的。志愿者团队的建立应当有严格的选拔机制和严密的组织形式。这其中,志愿者人员的选拔是志愿者团队组建的重中之重。为保证志愿者服务能够在图书馆顺利展开,公共图书馆需要建立起由内而外的志愿者服务标准,以确保志愿者团队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为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应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我们知道,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的非政府的行为,帮助大众更好地满足公共服务需求是其主要的使命,因此,志愿者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美德,是以无偿服务大众作为宗旨的一种普世活动。也就是说,一名合格的志愿者理应具备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更应从道德品性方面对自己严格要求。志愿者们不仅要遵守图书馆内的管理规定,更要耐心地辅助馆员做好图书排架工作和读者的服务引导工作。这些是做一名合格的公共场所志愿者的前提。

在此基础上,公共图书馆志愿者应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志愿者服务标准能否满足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发展需要,是摆在众多公共图书馆志愿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社会来说,公共图书馆已经不仅是文献的借阅场所,更是人们参与社会活动、获取精神财富的文化中转站。我们知道,随着物质水平的逐渐提高,充足的精神文明生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馆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足够的文献阅读环境,还能为读者举办社会读书活动提供理想的平台。因此,公共圖书馆逐步成为人们获取精神财富的主要场所。如此,在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招募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志愿者要熟悉馆内图书管理的相关流程。图书馆作为图书的集散中心,图书管理是其最基本的业务。我们知道,由于图书馆内书籍的借阅量较大,图书上架、排架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因此,作为一名图书馆志愿者,应当学习图书的分类方法,明晰书架的所在地,从而可以帮助图书管理员完成图书的排架整理。并且,志愿者还应努力学习图书的借阅流程。现代化、信息化时代部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流程,已经逐渐从过去的手动借阅发展成为自助借还机一体化借阅。然而,部分读者对于操作借还书机的流程还不是很熟悉,在读者人数众多、借阅量大的时段,就需要充足的志愿者帮助读者学习使用借还书机,加快图书借阅的效率。并且,随着信息服务范围的普及,志愿者应能正确引导读者使用馆内数字资源。也就是说,公共图书馆志愿者要具备图书的排架和借阅等图书管理的基本素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二)志愿者要熟悉图书馆内的区域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职能的扩大,图书馆内的空间区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功能区分看,大多图书馆的空间可以分为图书馆借阅区和读者活动区;从年龄结构来看,可分为成人活动区和少儿活动区;从馆内管理看,又可分为职工办公区和读者活动区。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可做到各区域相对独立,不互相干扰,使各自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读者活动区又可分为少儿活动室、读者培训室、报告厅以及创客空间等,因此,对于一部分读者来说,一次性完全熟悉图书馆内的区域所在地是相对困难的。由于大多数读者在参与社会活动时,无法准确找到活动地点,所以帮助读者准确找到活动区域,保证图书馆社会活动的顺利开展,是图书馆志愿者要做的重要工作。

(三)各地公共图书馆还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招募有意愿开展读书活动的志愿者,以丰富图书馆的阅读活动。2006年以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方针,开始在全国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决定了它应当是全民阅读的发起者、组织者、倡导者和社会中坚力量。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图书馆可以募集有学识、有修养的志愿者作为全民阅读领读人,通过读书会、真人图书等形式引导大众,让大家了解历史,了解时政,熟知文化,从而进一步了解国家、社会,使读好书、好读书逐渐成为一种社会风尚。由于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都不尽相同,公共图书馆志愿者的工作也要根据其自身素质进行分配。为能够使图书馆工作人员直接了解志愿者的情况,馆内的技术工作人员和信息管理人员可以在图书馆的官方网站上设置志愿者报名申请链接,其中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历、兴趣爱好,以及对志愿服务的认识等,这样可以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建立起对志愿者的初步认识,能够更好地促进各类志愿者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比如善于沟通的,可以做读者的引领及交流工作;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可以做信息服务的相关工作;文史类专业的,可以做图书的排架、书籍介绍以及文化宣传工作。由此,对于志愿者而言,可以调动他们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提升志愿服务的效率。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公共图书馆对志愿者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对志愿者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知道,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建立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聪明才智,调动其积极性。因此,图书馆对志愿者的管理也应当和工作的馆员一样,在遵循高标准、严要求原则的同时,应当想办法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公共图书馆成为志愿者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舞台。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志愿者管理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三、建立良好的志愿者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招募志愿者起步较晚,很多地方志愿者存在管理松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不仅没发挥出志愿者应有的作用,反而破坏了公共图书馆的形象。因此,为保证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高层次需求,公共图书馆需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通过各种奖惩措施,以確保志愿者团队能够良好运行。志愿者激励机制是以满足志愿者精神的需要,调动、激发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主要原则,满足志愿者精神需求而建立的,是发挥志愿者主观能动性,完善其服务职能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的服务部门之一,其建立志愿者激励机制是政府引导国家群众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团结互助的精神文明社会的主要手段。

志愿者进入公共图书馆进行志愿服务,这就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那么一切就要服从图书馆职工的管理规定。只有当志愿者与图书馆之间形成了良好的管理互动的关系,才能使志愿者快速熟悉图书馆的相关业务,并且图书馆相关的激励措施才能落实到位。为保证每个志愿者公平公正地获取自身的评价,公共图书馆可以建立起一个志愿者数据库,数据库中包含志愿者的基本信息和服务内容,读者可根据馆内系统登录至数据库对志愿者的志愿服务作出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人数越来越多,志愿者工作的任务量较之过去会有巨大的增加。然而,公共图书馆的一些基础志愿服务工作都是相对枯燥,因而,对志愿者加强激励措施,可以大幅度增加他们工作的热情程度和主观能动性。由于志愿服务的特殊性,大多数人从事志愿者活动所希望的都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因此我们不能采用简单的物质手段进行激励,而应最大限度地让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可。为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在公众平台或是馆内电子阅览室建立一个志愿者服务状况反馈平台,让读者可以根据其服务状况进行打分,为每个月得分最高的志愿者,提供图书借阅的期限会延长的政策待遇;将一些志愿者所获得的积极评价公布于图书馆的公众信息发布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平台、LED电子显示屏等,从而使志愿者们切身体会到为读者服务的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如果读者对志愿者的服务水平或是服务态度有意见,图书馆人员可以将这些意见私下交给志愿者本人,让志愿者在图书馆的工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今后他们在其他的工作生活中提供改进的空间。在每年的年末,政府可以组织一次全年最优志愿者评选活动,获得服务评价最高的志愿者可以获得相应的荣誉证书,并且,还会得到媒体界的采访。这些对于志愿者来说,都是十分有效的激励方式。

如要保证志愿者服务的积极性,对其权益的切实保障更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国专门志愿者的法律还不是很健全,志愿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权利受到损害时,缺乏诉求的渠道。一方面,公共图书馆需要出台相关的志愿者权益保障条例;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要完善针对志愿服务的相关法规条例;同时,以公共图书馆为首的地方公共部门,应当组织群众学习体验志愿活动,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志愿工作的内涵,体验志愿工作的艰辛与高尚。

四、公共图书馆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的意义

现在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文化交流中心,读者的分布范围也包含社会各个阶层,呈扩大化的趋势。公共图书馆作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起现代化、高效化、均等化、便利化的服务体系,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方面的需求。志愿者作为连接公共图书馆与社会群众的重要纽带,其选拔标准正符合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要求,帮助图书馆更好地建设自身服务体系,同时,图书馆的服务理念与社会职也能更好地为大众所知。

目前,我国读者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还有诸多不满意之处,因此,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志愿体系建设的目的是使公共图书馆的每一名志愿者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志愿者团队,可以提升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实现志愿服务真正的价值。公共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需要志愿者助力。既然公共图书馆对于志愿团队的组建和选拔有着严格的标准,因而成为图书馆的志愿者,对志愿者本人来说,就是对其能力的认可。如果通过志愿服务取得相应的奖励,无论对志愿者的生活,还是工作,都是一种激励。同时,志愿者可在服务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为其人生以后的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可以说公共图书馆的志愿活动是发挥个人潜质,让个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因此,公共图书馆开展志愿服务,构建志愿标准体系,无论是对公共图书馆来说,还是对志愿者本人来说,都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当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精神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可以起到全面提升公民道德水准的作用。公共图书馆可以作为地区主要的文化传播中转站,有利于将志愿精神美德散播至社会各地,让大众切实体会到志愿精神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广泛开展,可以将志愿精神根植于社會之中。我们志愿者精神在当今社会存在的价值包括培养公民意识、加强公众参与、改善社会风气和道德等。因此,志愿者精神蕴含着不同于其他美德的价值使命,包括对公民意识的觉醒、对美德的传播和对全球化的促进,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志愿精神传播的前提是志愿体系的构建,因此,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加快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加速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步骤。因此,志愿精神的普及是中国成为真正意义上文明大国和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有利于将公共图书馆打造成为社会每个人共有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肖彦.论志愿者精神[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37.

[2]汤更生,朱莺.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特色与推动[J].国家图书馆学刊,2013(3):60-64.

[3]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314.

[4]谭秀文.对图书馆志愿活动的思考[J].山东图书馆学刊,2009(4):80.

[5]柯平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中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定位与服务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149.

[6]肖彦.论志愿者精神[D]长沙: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103.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