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奇经八脉穴位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2018-10-15邢玉娟陈玉库王建国胡元亮宋大鲁周浩良

中国兽医杂志 2018年6期
关键词:冲脉带脉任脉

邢玉娟,陈玉库,王建国,胡元亮,宋大鲁,周浩良

(1.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 2.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威海264200 ;3.南京农业大学中兽医学研究室,江苏南京210095)

有关奇经八脉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但《内经》中只是记载了冲、任、督、跷的循行分布,明确提出了“奇经八脉”名称是在《难经》中。《难经》中不但提出了“奇经八脉”名称、总结了奇经八脉功能,而且概括了奇经八脉循行,并归纳奇经八脉的主要病症。自此,经络学说才开始形成完整的理论。如《难经·二十七难》曰:“有阳维、有阴维、有阳跷、有阴跷、有冲、有督、有任、有带之脉,凡此八脉者,皆不拘于经,故曰奇经八脉。”“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然。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霶霈妄作,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1]。”说明了奇经八脉不同于十二正经的作用。然在兽医临床中,奇经八脉穴位特别是与正经交会穴位,治疗动物疾病却鲜见报道,现整理奇经八脉穴位及其应用体会,以抛砖引玉。

1 奇经八脉的循行路线

《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阳明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阳维,阴维者,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故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2-3]。”

2 奇经八脉主要作用

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正经犹夫沟渠,奇经犹夫湖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任督冲三脉皆起于会阴,督脉循行于腰背、头面正中,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为“阳脉之海”;任脉循行于人体身前,分布于腹、胸、颊下正中,总任六条阴经,调全身阴经之气,为“阴脉之海”;冲脉起于胞中,挟脐上行,为十二经之海,又为血海;带脉环腰一周,犹如束带,具有约束诸脉的作用;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内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上行于营分。“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主要调节人体的运动,维持人体阴阳之平衡[4-5]。

3 奇经八脉穴位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主要在于十二经脉各有直属孔穴,而奇经八脉中除了督脉、任脉有所属孔穴外,其余的冲脉、带脉、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六脉都是与十四经脉(十二经脉加任、督二脉) 相交会,即只有交会穴,没有本经穴[6]。

3.1 督脉穴位 督脉共28 穴,另有后溪通督脉。“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7]。”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23穴,分别是后海、开风、关后、阳关、安肾、命门、天平、后丹田、脊中、中枢、苏气、灵台、三川、鬐甲、身柱、陶道、大椎、天门、大风门、山根、水沟、分水、抽筋[8],见表1。

表1 动物督脉穴位及其作用

(续)

注:分水穴在上唇外面正中旋毛处穴位皮下是口轮匝肌,与外唇阴不是同一处,应该在外唇阴下面;抽筋穴在外唇阴上方3cm处,所以马的分水、外唇阴两穴应该单列

3.2 任脉穴位 任脉共24 穴,另有列缺通任脉。《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2]。”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10穴,分别是阴俞、脐后、肚口、脐前、下脘、中脘、上脘、巨阙、膻中和承浆穴[8]。见表2。

表2 动物任脉穴位及其作用

3.3 其他经的交会穴位

3.3.1 冲脉与其他经的交会穴位 冲脉共有24 穴,另有公孙通冲脉。与任脉同起于胞中,上循脊里,其浮于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林琪家等考订出人的冲脉的穴位共35穴,包括与任、督二脉相交的会阴穴,和前行支循腹挟脐上行,与足少阴肾经相合的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等11穴,左右共22穴;以及其下行路线与足少阴肾经相合的太溪、复溜、交信、筑宾、阴谷、三阴交6穴,左右肢共12穴[9]。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7穴,分别是阴俞、理中、云门、太溪、复溜、阳陵和三阴交穴[8]。见表3。

表3 动物冲脉与其他经交会穴位及其作用

表4 动物带脉与其他经交会穴位及其作用

3.3.2 带脉穴位 带脉共有8穴,另足临泣通带脉。李时珍说:“带脉者,起于季胁足厥阴之章门穴,同足少阳循带脉穴围身一周,如束带然,又与足少阳会于五枢、维道,凡八穴”[7,10]。其中,带脉穴位于侧腹部,第十一肋骨游离端下方垂线与脐水平线交点处,属白针穴位,与动物带脉穴无论位置、穴位属性、针法俱不相同,马、牛带脉穴在肘后6 cm(牛10 cm)的血管上,唯有维道相当于马的丹田穴[8],见表4。

3.3.3 阴维阳维穴 《难经·二十八难》说:“阳维起于诸阳会也”,“阴维起于诸阴交也”。阳维能“维络诸阳”,所以交会于手足三阳和督脉,阴维可“维络诸阴”,故交会于手足三阴和任脉。阳维穴位32穴,外关通阳维。滑寿说:“阳维所发别于金门,以阳交为郄,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臑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髎,及会肩井,与足少阳会于隐白,上本神、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下至风池、日月。与督脉会于风府、哑门—此阳维起于诸阳会也[11]。”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3穴,分别是风池、天门和外关穴[8]。

阴维有14 穴,内关通阴维。“阴维之郄筑宾,与足太阴会于腹哀、大横,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期门,又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此阴维起于诸阴之交也[11]。”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2穴,分别是内关和肝之俞穴[8]。见表5。

3.3.4 阴跷阳跷穴 《难经·二十八难》说:“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入喉咙,交贯冲脉。”阴跷脉有4穴,照海、交信(亦为阴跷郄穴),另照海通阴跷脉。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没有穴位。阳跷脉有20 穴,跗阳为阳跷脉郄穴。《节要》曰:“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其为病也,令人阴缓而阳急。两足跷脉,本太阳之别,合于太阳,其气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跷脉长八尺。所发之穴生于申脉,本于仆参,郄于附阳,与足少阳会于居髎,又与手阳明会于肩髃及巨骨,又与手太阳、阳维会于臑俞,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及巨髎,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12]。”动物在其相应位置有4穴,分别是居髎、肩髃、睛明和锁口穴[8]。见表6。

表5 动物阴维阳维脉与其他经交会穴位及其作用

表6 动物阴跷阳跷脉与其他经交会穴位及其作用

4 奇经八脉穴位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由于奇经八脉在动物体分布上呈密切联系的交叉网状结构,因而利用奇经的循行分布特点,以针刺相应的腧穴,可以迅速达到调理经络气血及脏腑功能、扶正驱邪的治疗目的。

4.1 督脉穴位 《难经·二十九难》:“督之为病,脊强而厥。”针刺犬、猫的水沟、山根穴,能治疗中风、中暑、支气管炎、休克、昏迷等病症,针刺马、猪、犬、猫的大椎穴,能治疗发热、癫痫等病症[13]。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功能异常皆与督脉有关。如动物排便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便秘和腹泻两个方面,针刺动物后海穴,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尤对于腹泻效果更好。笔者曾遇一例3个月大小的腹泻病猪,主诉腹泻10余天,食欲减少,视诊后躯被稀便污染,身体消瘦,走路蹒跚,用氢氧化铝溶液5 mL后海穴注射,一次愈。再如,某年夏天,一农户家有1头75余公斤白色育肥猪发病,气喘,耳鼻身体俱热,食欲废绝,但喜饮冷水,用青霉素80万IU,注射用水10 mL,稀释后大椎穴注射,每天1次,连续3 d,痊愈。

4.2 任脉穴位 任脉为阴脉之海,总领一身之阴气[14],主要与机体物质摄入、消化、吸收、转化和运输等有关,阴气受损,机体失于滋养,脏腑营养无源。如动物消瘦,食欲减退或废绝,则选择针刺增进食欲、促进消化的上脘、中脘和下脘穴,往往效果显著。一只5岁德国牧羊犬,主诉:病犬一周前发烧,食欲废绝,饮水增多,临床检查,该犬消瘦,被毛粗乱无光,精神沉郁,口色暗红而干。中脘穴白针,配合大椎穴注射青霉素,连续5 d。治疗2 d后,该犬主动寻食,嘱其先不要喂干硬食物,用小黄米熬汤至米熟汤成,取米汤凉后饲喂,5 d后,改喂肉末粥,逐渐正常饮食,痊愈。

4.3 其他奇经穴位 奇经八脉中,除任督二脉外,其余六脉都没有自己的腧穴,但有经气互通的八脉交会穴及与十二经相交的腧穴。因此,八脉与其他经的交会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条奇经的功能与作用,也正是有这些交会穴的存在,使奇经八脉相互间及与十二经的联系更加紧密,充分发挥奇经涵蓄、调节经脉气血的功能。如,马患脑黄,取天门穴,圆利针或火针向后下方刺入3 cm,毫针刺入3~4.5 cm,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作用。天门穴是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阳维脉所交会穴,督脉通于脑、足太阳膀胱经入络于脑,故《备急千金要方》记载风府穴(天门穴)“治脑中百病”。《玉龙经》:“眩晕呕吐者,针风府。”现代研究证明,天门穴浅层有项深动静脉及枕神经支分布,深层为延髓,其间有神经细胞团与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网状结构,其中的上行网状结构也称为上行激活系统,它控制着机体的觉醒、注意、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15-16]。

又如,跷主眼目开合,主治眼睑开合失调、失眠、嗜睡[17]。承泣(睛明)穴位于下眼眶上缘,两眼角连线的内、中1/3交界处,针刺承泣穴能散风清热、疏邪明目,对肝经风热,肝火上炎等引起的目赤肿痛效果良好[18]。所谓“阴跷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为病,阴缓而阳急”,动物的跷脉穴位居髎、肩井穴等,也分别能治疗后肢和前肢相应部位的麻木、骨关节疼痛、风湿等症。

《奇经八脉考》指出:“带脉总束诸脉”。带脉环行腰腹,固束诸经,带脉不和,经气不利,约束失司,则腰痛腹胀。动物的肷俞穴在肷窝部,即肋骨后、腰椎下与髂骨翼前形成的三角区内,动物饥饿时取三角区内最低点,胃肠臌气时取最高点穿刺放气。笔者在治疗牛、马慢草、消瘦时,多在左右肷俞穴施白针,每每收到很好的效果。查带脉之循行,动物的肷俞穴应属带脉,具消食化滞,除气消胀作用[19-21],而正是消食化积、增进食欲,动物脾胃才得以正常运化,五脏六腑得以充足润养,卫气得以充固,带脉功能正常,则约束有职,十二经及其他七奇经之脉气上下运行有序。

《素问·骨空论》云:“冲脉为病,逆气里急”。“一般说来,凡冲脉经过部位之病证,如气急、胸腹痛、气上冲心、胸脘满闷、结胸、反胃、肠鸣、泄泻、脐腹痛、胎衣不下、血崩等病证,在按脏腑十二经气血辨证施治未效时,按冲脉病证辨治,常可收效[22]。”阴俞穴为冲脉与任、督二脉的交会穴,马、牛、猪的阴俞穴能治疗母畜的阴道脱、子宫脱和带下证,公畜的阴肾黄以及垂缕不收等,特别是母畜发生阴道脱和/或子宫脱时,取95%酒精20 mL,每穴注射10 mL,在阴俞穴注射,效果显著。

《针经指南》云:“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也”。任督经穴主治范围广泛,六条奇经虽无本经专属经穴,但其病证可以通过交会穴体现出来,运用八脉交会穴位,可扩大正经的主治范围,丰富针灸的施治内容。目前,中医临床利用八脉交会穴治疗疾病已经非常成熟,如针刺内关(通阴维)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针刺公孙(通冲脉)主治消化系统疾病等,甚至有人认为凡临床取十二正经穴位效果不显著者,均可针刺奇经穴位[22]。而中兽医临床却缺乏这方面的研究资料,对八脉交会穴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即使是应用了某些穴位,也缺乏理论研究的依据,完全可以借鉴中医临床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经验,找寻出对某些疾病有特效的奇经八脉穴位/或交会穴位,以更好防治动物疾病。

猜你喜欢

冲脉带脉任脉
任脉释名浅析*
功能训练联合任脉灸用于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观察
一个睡前养心小妙招
中医名言拾粹
按摩带脉穴治妇科病
从冲脉试析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由释名探析冲脉之循行
从冲脉论治经前期综合征
6字诀养好带脉
八字诀养好带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