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56例儿童白天尿频相关因素分析

2018-10-15傅桐杜悦赵成广侯玲王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查体尿频泌尿系

傅桐,杜悦,赵成广,侯玲,王秀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沈阳 110004)

儿童白天尿频多见于2~12岁儿童,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高发。临床上,许多基层医疗单位主要以泌尿系感染为初步诊断对白日尿频患儿进行治疗,但大部分因无明显疗效而转诊至上级医院。目前,关于儿童白天尿频的诊断和治疗尚没有统一方案。因此,本研究总结了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门诊以白天尿频为主诉就诊的256例患儿的临床特点,旨在探讨儿童白天尿频的常见原因和诊治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于我院小儿肾脏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以白天尿频为主诉的患儿共256例。其中,男155例,女101例;年龄2~12岁;病史为7 d~6个月;排尿间隔为1 min ~1 h;日间排尿次数较以往明显增多,夜间排尿无异常,无明显尿痛,偶尔有尿不尽感。

1.2 研究方法

对全部患儿询问有无皮肤瘙痒史、湿疹史、便秘史、尿路异物病史,并进行全面查体,尤其注意腹部有无压痛、外阴及骶尾部皮肤有无异常表现,并对其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IgE、尿细菌培养 (尿常规结果疑诊为泌尿系感染的患儿行此项检查) 、泌尿系三维彩超+膀胱残余尿量、骶尾部X线平片。

泌尿系感染和镜下血尿的诊断标准均参考第2版儿科学[1]。

2 结果

2.1 256例白天尿频患儿病因分析

256例白天尿频患儿中,过敏体质150例 (血IgE值明显升高) ,镜下血尿20例,泌尿系感染15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2例,慢性阑尾炎2例,尿道肿瘤1例,其他原因尿频65例,失访1例,见图1。

图1 256例白天尿频患儿病因分布图Fig.1 Etiologies for 256 children with frequent daytime urination

2.2 血IgE明显升高患儿组与血IgE正常患儿组相关临床指标的比较

将256例白天尿频患儿根据是否有过敏体质分为血IgE明显升高患儿组 (n = 150) 和血IgE正常患儿组 (n = 106) ,2组患儿相关临床指标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年龄小、有皮肤瘙痒史、有便秘史的尿频患儿血IgE值明显升高,说明年龄小和 (或) 有过敏史的患儿由过敏因素导致尿频的可能性大。给予血IgE明显升高的尿频患儿地氯雷他定 (1~5岁:1.25 mg/次;6~11岁:2.5 mg/次;≥12岁:5 mg/次) 日1次口服7~10 d,同时控制高敏饮食,一般于用药5~7 d后患儿尿频症状明显好转。

2.3 血常规检测结果

256例患儿中,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检测结果均正常;嗜酸性粒细胞升高2例,其中1例患儿泌尿系三维彩超结果示膀胱壁厚2.4 cm,于小儿泌尿外科行膀胱病理活检,结果示嗜酸粒细胞膀胱炎,另外1例患儿泌尿系三维彩超和CT结果均未见异常,仅有嗜酸性粒细胞和血IgE升高,经抗过敏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

2.4 肾功能检查结果

256例患儿中,1例患儿血肌酐高于同年龄正常儿童,门诊建议该患儿住院以进一步诊治,因其家属拒绝而失访,故该患儿诊断不明确。

2.5 尿常规检测结果

256例患儿中,泌尿系感染者15例,给予口服消炎药后症状好转;镜下血尿20例,为进一步明确镜下血尿原因,目前一直于门诊随访中。

表1 血IgE明显升高患儿组与血IgE正常患儿组相关临床指标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the associated clinical indices for groups with increased serum IgE and normal serum IgE levels

2.6 泌尿系三维彩超+膀胱残余尿量检查结果

256例患儿中,除1例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膀胱炎 (检查结果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膀胱病理分析结果可确诊) 外,其余患儿残余尿量均在10~20 mL之间,无显著病理意义。

2.7 骶尾部X线平片检查结果

256例患儿中,共发现骶尾部隐裂34例,因未发现排便异常及活动异常表现,故无显著病理学意义。

2.8 查体结果

经全面查体后,256例患儿中,腹部查体发现有右下腹压痛者2例,嘱家属携患儿于小儿外科就诊后,查全腹CT结果提示患儿存在慢性阑尾炎,予患儿行阑尾切除术后尿频症状消失。阑尾位置临近膀胱,阑尾炎症可能会引起患儿排尿异常,故尿频儿童必须注意腹部查体有无阳性指征。在外阴查体中,发现1例患儿存在尿道肿瘤,且肿瘤已脱垂到尿道口附近,家属携患儿自行前往北京进一步诊治。

2.9 其他原因导致的尿频

256例白天尿频患儿中,有65例患儿上述所有检查均未见异常,考虑其可能由以下原因所致: (1)部分患儿伴有皮肤瘙痒,湿疹,或便秘,这些症状可能是非IgE介导的皮肤黏膜过敏所致,具体原因需进一步探讨; (2) 部分患儿存在高蛋白饮食过多的问题,嘱其改变饮食习惯,均衡膳食,从而减少高蛋白代谢产物对尿路的刺激; (3) 部分年长患儿于考试前会出现尿频症状,其他所有检查均正常,须注意精神心理因素造成的影响,嘱患儿放松心情,调整心态; (4) 部分伴随多动的患儿建议到发育儿科做多动综合征评分,考虑膀胱肌层可能存在多动现象,待明确诊断后再行进一步治疗; (5) 儿童发育过程中的一过性膀胱功能不协调也可能是引发尿频的原因之一,若患儿无其他异常表现,建议动态观察2~3周,必要时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 (6) 高度怀疑膀胱功能异常,伴有尿淋漓、排便异常、下肢活动障碍等症状的患儿,需完善尿流动力学检查、腰骶部核磁共振检查后再做进一步处置。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排尿过程依赖于人脑和脊髓的神经反射机制,当膀胱充盈达一定程度时,膀胱壁受到牵拉,达到一定阈值张力后,传入神经开始兴奋并释放递质,冲动延盆神经上行达骶髓中枢以及大脑皮质排尿中枢。随后,中枢系统产生排尿欲后,发出信号下行至骶副交感神经区,在骶副交感神经节支配下发生排尿反射[2]。

白天尿频临床表现为正常排尿习惯突然改变,在白天的全部或部分时间段出现排尿次数明显增加,排尿频率为数分钟1次到每小时1次不等,每次排尿量较少,但不伴有尿痛、发热、烦渴多饮等症状[3],患儿频繁到卫生间排尿,甚至一直坐在便盆上不能起来。目前,国际上尚无治疗白天尿频的统一方案,有文献[4]报道通过适当的排尿训练能改善儿童白天尿频症状。国内也有研究[5]显示,精神和情感支持对改善尿频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对近1年内256例门诊儿童尿频相关原因及治疗进行了分析总结,旨在为基层儿科医师和专业儿科医师接诊白天尿频患儿时提供诊治参考。

本研究结果显示,儿童白天尿频最常见的原因是过敏体质,此观点既往未见报道。本研究256例白天尿频患儿中,有150例血IgE较正常同龄儿童明显升高,其中大部分患儿年龄偏小,且伴有皮肤瘙痒、湿疹和便秘者居多,故考虑此类患儿之所以频繁排尿,可能是由于尿道瘙痒、尿道过敏或尿道黏膜皮疹对尿路产生了刺激反应。给予抗过敏药物 (地氯雷他定) 口服,同时控制高蛋白饮食后,大部分此类患儿尿频症状明显好转,从疗效方面再次证实了以上观点。因此,对白天尿频患儿,尤其是既往有过敏史者,建议门诊医生检测患儿血清IgE,必要时再行过敏原检查。此外,本研究256例白天尿频患儿中,泌尿系感染仅有15例,所占比例很小,予抗炎治疗后症状好转。对于镜下血尿的20例尿频患儿,考虑部分敏感患儿可因尿中的少量红细胞对尿道产生刺激,从而引起尿频症状出现,需小儿肾脏科专业医师进一步诊查后方能明确病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2例患儿也需更进一步的检查后明确病因。本组患儿中,有2例慢性阑尾炎患儿及1例尿道肿瘤患儿,提示门诊医生在接诊白天尿频患儿时必须注意腹部查体、外阴查体和骶尾部查体有无异常。

儿童白天尿频病因除血IgE导致的过敏和肾脏疾病外,还应注意非IgE介导的尿道过敏、饮食因素 (尤其高敏饮食对尿路的刺激) 、儿童多动综合征(有时可能会出现膀胱肌层多动) 、精神心理因素、膀胱功能异常等多种因素,必要时行尿流动力学和腰骶核磁共振检查,查明病因后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引起儿童白天尿频的首要原因是IgE介导的尿道黏膜过敏。儿童尿频原因复杂,接诊时应仔细询问患儿病史,尤其是过敏史,并注意患儿是否存在尿淋漓及尿痛,夜间是否尿频,是否有排尿困难,是否伴随排尿异常和下肢活动障碍等问题;同时应进行全面查体,尤其注意腹部、外阴和骶尾部查体;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血IgE),若尿频时间较长,应予患儿行泌尿系三维彩超+残余尿量及骶尾部平片检查,病情需要时行尿流动力学和腰骶核磁共振检查,结合病史、查体及相关检查结果,指导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及进一步治疗。

猜你喜欢

查体尿频泌尿系
妊娠期泌尿系急腹症20例临床分析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如何预防泌尿系结石
泌尿系结石治疗的方法及最新进展
健康查体中以人为本服务的应用
健康查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老年男性单膝关节炎误诊为痛风1例
消石饮治疗泌尿系结石32例